街道概況
歷史沿革
平涼地區具有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也是上海近代工業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建國初期有大小各類工廠165家;建於1937年的平涼路八埭頭,江浦路六埭頭,曾以小規模、門類齊全、沿街密布成為東區商業娛樂中心而繁榮半個世紀之久。
上海開埠前,地境屬上海高昌鄉。清同治二年(1863年)劃入美租界。同治八年(1869年)9月為英美租界。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英美租界合併稱公共租界。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隸榆林區。1960年屬楊浦區。
地境原系黃浦江邊荒僻農村。清代嘉慶至同治年間,先後形成楊家宅、浜灣斗、左家宅等自然村。
同治八年闢築楊樹浦路。至民國19年共築有巴特維亞路(今平涼路)、華盛路(今許昌路)、韜朋路(今通北路)等11條道路。
地境水陸交通便利,中外客商紛至沓來,開設工廠。光緒十七年(1891年)官商創辦華新紡織新局和倫章造紙局。光緒二十一年,英商開設怡和紗廠。光緒二十六年開辦瑞瑢船廠。
道路、工廠的興建,人口激增,推動住宅建設。光緒三十四年天主教會在韜朋路建造房屋八埭以及光明里。至民國22年。房地產商在境內共建61條舊式里弄。其中包括公大、蘇倫、裕華、恆豐等工房,面積27萬餘平方米。之後,蘇、皖等地農民來滬謀生,大量搭建棚戶簡屋,形成大片棚戶區。
宣統二年(1910年)境內商店集中在太和街。之後,八埭頭成為公共租界東區商業中心。光緒三十三年,韜朋路東建有三星牛奶場。宣統二年,楊樹浦路建有菜場。民國9年,開設福康典當。民國10年在巴特維亞路、汾州路口開設菜場,提供攤位。民國13年後,當鋪、南貨、百貨、綢布、鞋帽等商店林立。著名的有同保康藥店,滬東狀元樓菜館。民國17年建成平冷盤場(今滬東購物中心)。民國26年前,開設了老大同南貨店、豐泰百貨店、三泰米店、天然浴室等9家,並開設如意樓茶館。1949年前,布店有協泰祥、大榮祥等11家,鐘錶店有天福祥、久康等7家,百貨業有同新、九雲等8家。尚有茶館、戲院、書場等文化設施。八埭頭一帶,入夜,燈火通明,熱鬧異常。附近有耶蘇堂、天主堂、私人家庵和世恩義務國小。日偽時期,房屋遭破壞,耶蘇堂遷出,國小停辦。市場一度冷落。抗戰勝利,始逐步復甦。
商業繁榮的八埭頭曾是流氓幫會的混跡之地。本世紀20年代有“薄刀黨”、“小涼山”等流氓組織。日偽時期流氓頭子江阿芳、吳錦章等勾結偽警人員,組織“俠誼會”,橫行不法。開賭、設毒、敲詐錢財,通北路134弄33號江陰茶館是其活動據點。反動會道門遍及整個地區。
1978年後,改革開放,地區內經濟發展較快。上海手錶廠1982年產量突破500萬隻,1985年產值4.2億元。第五毛紡織廠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1985年總產值為9390萬元。上絲一廠、三廠,已成為外銷為主的專業廠,1986年的出口占總產量的93%,1989年創利稅264.60萬元。
文化資源
地區曾有中學3所,經調整現有及市東中學等各類中國小23所。幼稚園5所,託兒所8所。文化設施有滬東電影院、兒童公園、街道文化中心、圖書館、少兒圖書館、老年樂園等。街道內還有腫瘤醫院、平涼街道醫院以及回教堂、天主教堂。厚實的歷史文化和教育資源為平涼的優勢凸現增添光彩。
道路交通
平涼路街道便捷、優越的水陸交通資源成為平涼發展的巨大助推器。浦江沿岸約2公里,且朝向為最佳;楊樹浦港親水岸線,楊浦大橋、大連路隧道為兩翼,輕軌明珠線在楊浦的兩個車站均在平涼。
早期形成的道路網路沿用共有26條,東西向幹道為楊樹浦路、平涼路、長陽路,南北向幹道為大連路、許昌路、江浦路,其餘為中小道路,T字路口32處居各街道之首。境內秦皇島路有通往浦東其昌棧的輪渡。
資源優勢
平涼路街道地域雖小,但資源豐富優勢明顯,城市形態又一次面臨歷經由南往北後,再由北往南的歷史性動遷建設機遇,具有得天獨厚的可持續發展的強勁態勢。
1、近代工商業作為再生資源成為東外灘開發的絕對優勢。區域內企業360多家,職工人數近4000人。楊樹浦路以南地區的水廠、船廠、菸草博物館、紡織工業以及1937年形成的東區(八埭頭)商業街。
2、厚實的歷史文化和教育資源為平涼的優勢凸現增添光彩。有15座在宋太平興國年間建成的古剎太平教寺、天主教堂、基督教第二祈禱會堂,佛教觀音堂、福慧寺、天寧寺、福田庵等,2座伊斯蘭教清真寺及市東中學等各類中國小23所。
3、國企產業結構調整成為都市工業發展的新生資源。如紡科院、手錶廠、正廣和、紡織廠等都可以發展成為都市型工業園。
4、老城區豐富的土地資源為重繪平涼藍圖提供了多維發展空間。現有可供開發地塊35幅,總量為1640畝。其中:工廠用地425畝,二級以下舊里土地928畝,其餘為道路用地。
5、便捷、優越的水陸交通資源成為平涼發展的巨大助推器。浦江沿岸約2公里,且朝向為最佳;楊樹浦港親水岸線,楊浦大橋、大連路隧道為兩翼,輕軌明珠線在楊浦的兩個車站均在平涼。
發展展望
功能定位
根據區的總體規劃,以楊浦大學城建設為重點,圍繞“一岸、一街、一區”的開發,結合平涼的自身特點,功能定位為:
1、與“一岸、一街、一區”相匹配的現代樓宇經濟圈,形成新的社區中心。
2、依託國企集聚社會資源,以集約化方式實現都市型工業向科技型、專業型、效益型轉變。
3、房地產業向老城區舊里多元化推進,形成智慧型化、人性化、生態型高檔居住區。
產業導向
1、商業服務業依託區域優勢向社區推進。沿平涼路連線“一街、一區”在區行政中心形成八埭頭商業街,建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社區中心,提升區域三產含量。通過輻射,服從服務於“一岸、一街、一區”的發展和滿足社區民眾日常生活需要,形成以樓宇、區域商業、服務業為綜合體的社區經濟鏈。
2、都市工業依託國企集約化集聚社區資源,以混合型經濟為導向向科技型、專業型、效益型園區轉變。平涼現有5個都市型經濟園區,總建築面積達17萬平方米,占園區總面積近1/4。紡科園以區“一業特強”為產業導向,從研發入手,成果展示,逐步形成以“大紡織”為特徵的平涼路紡織一條街;表業加工引進瑞士手錶業的生產概念,結合社區規劃,力爭進入樓宇;大學生科技創業園利用區域內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較集中的優勢,鼓勵原創,引導創新,以改革為導向,以服務為抓手,吸引一批,留住一批,帶動一批。
3、房地產業向老城舊里多元化推進。通過整街坊規劃和開發,形成“三帶”(文化遊覽、樓宇辦公、生態居住)和“兩翼”(休閒街、服務區)並舉的高檔社區。
楊浦區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規劃中的平涼地區有“一帶”(黃浦江濱江帶平涼段),“一街”(江浦路休閒街楊樹浦路至長陽路段),“一區”(現代服務區平涼部分)。根據這一戰略思路,街道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是:
1、根據區的總體規劃和周家嘴路以南地區結構規劃,組織力量,落實資金,化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編制平涼路街道社區建設發展控制性詳規與分類規劃。
2、結合經濟發展、文明社區創建、市容環境建設、社區管理平台搭建、幹部隊伍建設,全方面、多角度宣傳和貫徹區委、區府關於以大學城建設為重點的總體發展戰略,做好平涼的事,當好區域發展的配角。
目標舉措
1、抓住“一岸”、“一街”、“一區”發展機遇,整合街道資源,細化市對區“11863”政策在本街道的優勢和潛力。完善信息儲備,調整強化工作舉措,增強社區經濟發展內勁。吸引和集聚社區和社會資源與資金,參與“一岸”、“一街”、“一區”及周邊地區的投資、經營活動,做大做強都市型園區工業。
2、運用好區分類指導、差別政策,做好平涼“三資聯合,股權運作”的新型三區聯動工作。在園區建立通過資產、資本結合、聯姻復旦、同濟等高校知識成果資源,實行股權運作的“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並形成規模。
3、加大力度引進興辦企業,引進有檔次、有規模的工業、企業和餐飲娛樂企業,不斷增加自有稅源,最佳化街道稅收結構,平衡非地稅產業與房地產稅收,增加街道的經濟總量,努力壯大街道可支配財力。
4、環境整治以市容環境為龍頭,整合資源,建管並舉,實施“東西聯動,南北呼應,逐步滲透,有序推進”工程,實現社區總體形象由“老而不破,舊而不髒,雜而不亂”向“和而不同,樂而不竭,安居樂業”的轉變。
社區建設
1、突破單一的直線管理模式,健全社區各方參與,共建協調的組織網路;
2、挖掘一批資源共享,適應民眾需求的社區文化娛樂設施;建設一支樂於奉獻,專業、業餘結合的社區志願者隊伍。
3、完善“一個體系保障,一個網路覆蓋,一個口子上下,一個視窗服務,一個基金托盤”的社區救助工作機制。
4、提升居住安全度、化解社區矛盾能力、外來人員法律素質、社區單位和居民生存安全意識,加大在幹部中開展“001”工程的監察管理力度(為民居民辦事“0”成本,幹部工作“0”投訴,辦結答覆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