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江津,夏商屬梁州,周屬巴國,秦屬巴郡。南北朝時期,南齊武帝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建縣,為江州縣。西魏(553-557年)改為江陽縣,縣治在今江津順江;北周孝文帝元年(557年)縣治遷至今幾江。
隋朝,開皇18年(公元598年),因縣城地處長江之要津而改江陽縣為江津縣。
唐代,武德三年(620年),劃江津縣西部設定萬春縣。
宋朝,乾德五年(967年),撤銷萬壽縣併入江津縣。
元代,至元16年(1279年),屬重慶路總督府自轄的錄事司。
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設定重慶府,江津仍屬重慶。
清朝,江津縣屬四川省,康熙七年(1668年)改設川湖總督,康熙19年(1680年)又改為川陝甘總督治下川東分巡道重慶府。
中華民國時期,民國元年(1912年),重慶蜀軍政府與四川軍政府合併,設重慶撫府,後改為川東觀察使,轄川東南54州、廳、縣,後改川東觀察使為川東道,轄36縣,江津均在其中。民國24年(1935年),屬四川省第三行政督查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49年12月屬四川壁山專區;1950年,壁山專區劃歸川東行署;1951年1月,壁山專區由壁山縣遷往江津縣,改稱為江津專區;1960年,江津專區駐地遷往永川,仍稱江津專區,後改為江津地區;1981年改為永川地區;1983年2月撤銷永川地區併入重慶市,江津縣屬重慶市轄;1992年,江津撤縣設市,為省轄縣級市,四川政府委託重慶市政府代管;1997年,江津市劃歸重慶直轄市管轄;2006年,江津撤市設區,行政管轄範圍不變。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江津區位於長江中上游,在三峽庫區尾端,地處東經105°49′—106°38′、北緯28°28′—29°28′之間。江津區東鄰巴南、綦江,南靠貴州習水,西依永川、四川合江,北接壁山,區境東西最寬處80公里,南北最長處100公里。地質地貌
江津四面高山環抱,境內丘陵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為主,分平階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地質結構為“川東褶皺”和“川黔南北構造帶”的過渡地帶,構造形跡受其影響,軸線多扭曲呈“S”形。地勢南高北低,長江橫貫東西,並繞城而過,呈“幾”安形。
氣候特徵
江津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數年均1207.9小時,常年平均氣溫18.2℃,年平均降雨量為1034.7毫米。
河流水文
江津區屬長江水繫上游幹流區。流域面積大於30平方公里的河流27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200平方公里的有7條,即長江、臨江河、璧南河、塘河、驢子溪、綦江河、筍溪河。
自然資源
礦產
江津區探明礦產有10多種,有大中型礦體8處,優質石灰石儲量2億噸,淺層天然氣儲量500億立方米。
生物
江津區有維管束植物200科1500種,有珍稀保護植物19種;野生動物有11目30科53屬204種,其中脊椎動物71種,列入國家保護的動物23種。
水能
江津區有大小河流38條,可供開發水能400多萬千瓦。
(以上資料,為截止於2013年底的數據)
人口民族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江津區常住人口為123.31萬人。
人口
性別
2010年,江津區常住人口中,男性為62.85萬人,占總人口的50.97%;女性為60.46萬人,占總人口的49.03%,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3.95。
年齡
2010年,江津區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0.14萬人,占總人口的16.33%;15-64歲的人口為85.07萬人,占總人口的68.99%;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8.10萬人,占總人口的14.68%。
民族
2010年,江津區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123.07萬人,占總人口的99.8%;少數民族人口2456人,占總人口的0.2%。
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11月,江津區轄4個街道、2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幾江街道。
幾江街道 | 德感街道 | 鼎山街道 | 雙福街道 | 支坪鎮 |
珞璜鎮 | 白沙鎮 | 油溪鎮 | 李市鎮 | 先鋒鎮 |
慈雲鎮 | 杜市鎮 | 石蟆鎮 | 蔡家鎮 | 吳灘鎮 |
賈嗣鎮 | 永興鎮 | 龍華鎮 | 石門鎮 | 柏林鎮 |
朱楊鎮 | 嘉平鎮 | 中山鎮 | 塘河鎮 | 西湖鎮 |
夏壩鎮 | 廣興鎮 | 四面山鎮 | 四屏鎮 |
經濟
綜述
2013年,江津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6.6億元,同比增長14.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6.4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00.1億元,增長17.4%,其中工業實現增加值260.0億元,增長16.2%;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0.1億元,增長10.2%。三次產業比重調整為13.6:61.7:24.7。
第一產業
2013年,江津區糧食種植面積152.9萬畝,減少0.2萬畝;油料種植面積10.9萬畝,增加1.2萬畝;蔬菜種植面積49.1萬畝,增加2.1萬畝。糧食產量66.5萬噸,增加0.7萬噸,增長1.1%,其中,稻穀產量36.8萬噸,增產2.1%;玉米產量13.4萬噸,增產2.2%,紅薯產量11.1萬噸,減產0.3%。蔬菜產量75.7萬噸,增產5.9%;花椒產量2.6萬噸,減產1.9%;水果產量21.6萬噸,增產8.3%,其中柑橘產量14.5萬噸,增產9.5%。肉類總產量9.8萬噸,增長2.9%,其中豬肉產量7.5萬噸,增長2.1%。生豬年末存欄66.2萬頭,增長1.1%;生豬出欄101.3萬頭,增長1.2%;家禽出欄1104.2萬隻,增長4%;禽蛋產量2.4萬噸,增長2.5%;水產品產量1.7萬噸,增長1.8%。
第二產業
2013年,江津區工業總產值1100億元,增長22.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05.8億元,增長24.0%。至2013年末,江津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3家,產值上億元的企業156家,其中:1-10億元企業136戶,10億元以上的20家。至2013年末,江津區資質以上房地產開發企業76戶。2013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96.2億元,增長87.4%。其中住宅完成投資65.6億元,增長91.9%;商業營業用房完成投資11.3億元,增加13.5%;辦公樓完成投資0.3億元,增長8.8%;其它用房完成投資19.0億元,增長174.5%。
第三產業
2013年,江津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4.5億元,增長15.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37.1億元,增長29.7%;零售業零售額114.4億元,增長13.7%;住宿業零售額1.2億元,增長27.4%;餐飲業零售額21.8億元,增長5.7%。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5192萬元,增長7.7%。其中,郵政業務總量12670萬元,增長14.4%;電信業務總量72522萬元,增長6.6%。接待國內外遊客900.4萬人次,增長34.2%;入境遊客6.2萬人次,增長18.0%。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0億元,增長35.9%。銀行各項存款(含外幣)餘額496.6億元,增長18.9%。其中,個人儲蓄存款357.0億元,增長14.0%;銀行各項貸款(含本外幣)餘額266.8億元,增長19.9%。社會事業
教育
截止2013年底,江津區有高等教育學校9所、中等職業學校3所、普通中學50所、國小179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教師717人,普通中學教師5176人,國小教師3916人,特殊教育學校教師21人。
江津區境內高校主要有: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江津校區、重慶交通職業學院、重慶電訊職業學院、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等。
科技
2013年,江津區開發12個市重點新產品,12個市級高新技術產品。新申請專利683件,獲授權專利633件,其中工業類授權專利389件,發明專利授權20件。
文化
截止2013年底,江津區有文化館、圖書館、陳列館、檔案館各1個,名人故(舊)居7個,藝術表演團體5個,電影放映隊42個,鎮街綜合文化站28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各1座,電視差轉台2座;館藏圖書30萬冊,館藏檔案239074卷、資料3682冊,檔案數位化加工2147萬頁;出版發行報紙295期590萬份。
衛生
截止2013年底,江津區有醫療衛生機構788家(含村衛生室500個、診所237個),其中區衛生局直屬醫院3家、衛生院26家、婦幼保健院1家、疾病防治控制中心1家、衛生監督機構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個。衛生技術人員4972人,執業(助理)醫師2698人,註冊護士1671人。醫院和衛生院床位6213張,其中區級以上醫院2560張,鎮街衛生院2651張。
交通
江津區地跨長江兩岸,緊臨渝黔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渝蓉鐵路、渝黔鐵路,是川東南、黔北通往重慶的必經之地。
公路
截止2013年底,江津區公路里程累計4063.6公里,其中一級公路50.5公里,二級公路422.3公里,三級公路150.1公里,四級公路2104.7公里,等外級公路1335.9公里。境內高速公路76.6公里,其中繞城高速28.6公里,江合高速48公里。截止到2013年,通過江津區的主要交通線路和樞紐有:江津長江大橋、江津觀音岩長江大橋、粉房灣長江大橋、幾江長江大橋(在建)、迎賓長江大橋、白沙陀長江大橋、地維長江大橋、新白沙沱長江特大橋、210國道、渝昆高速、渝黔高速、重慶繞城高速、渝瀘高速等。
鐵路
成渝、渝黔鐵路交匯江津境內達135公里;鐵路總里程達135公里,有火車站15個,其中三級站3個。
水路
長江黃金水道127公里東西貫穿全境,有國家級深水良港5個,常年可停泊5000噸以下的船舶和萬噸級船隊,水域通航里程超過350公里。
景區景點
四面山風景區
四面山風景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屬丹霞地貌核心景區之一,有保護完好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共有8大景區、128個景點。
黑石山景區
黑石山景區位於江津區白沙鎮南郊,為重慶市級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有鶴年堂、聚奎書院、川主廟、寶峰峙等。
滾子坪森林公園
滾子坪森林公園位於江津區塘河鎮,景區面積約25平方公里,為重慶市市級森林公園。
大圓洞國家森林公園
大圓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江津區境內,面積3459公頃,主要景點有岩墓石刻、古棧道、大圓洞碑、天馬寺以及孔子廟、蓋堂寺、鄭興廟、白馬寺等。
中山古鎮
中山古鎮位於江津區南部的渝、川、黔交界處的筍溪河畔,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屬歷史文化類人文風景區。
名優特產
江津白酒
江津白酒以老白乾酒為代表,被評為四川七大名酒之一,獲國家輕工博覽會銀獎。
江津廣柑
江津廣柑有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農產品地理標誌),主要品種有錦橙、先鋒橙、冰糖柑、津華橙、春橙、五月紅等。
天府花生
天府花生產自江津,為地方特產,外形有如鷹嘴,身瘦,羅鍋腰。
江津米花糖
江津米花糖原為太和齋米花糖,始創於1910年,被四川省商業局評定為1979年度優質產品。
著名人物
聶榮臻(1899-1992)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楊小勇(1958年-)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歌劇院演員。獲得過文化部首屆全國聲樂比賽二等獎、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等。
湯虎(1954年-)版畫家。作品絲網版畫《火雲鳥》、《戲魚》、《雪山之花》分別入選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國際青年美術作品展和全國三版畫展。
江淵(1400-1473)明朝工部尚書,著有《錦榮集》、《觀光集》及江津前八景、後八景詩。
劉江生(1948年-)報告文學作家、詩人。作品《21世紀:我們做成功者》榮獲第二屆“中國時代新聞人物”優秀報告文學特等獎。
城市榮譽
2012年3月,全國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江津區被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榮譽稱號,也是第五次獲此殊榮。
2012年6月,“中國長壽之鄉·重慶江津”新聞發布會暨授牌儀式上,中國老年學學會秘書長翟靜嫻宣布授予江津區“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2013年6月,第二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縣(市)表彰大會在浙江省紹興市隆重召開,江津區在開展國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工作中措施得力、成效明顯,榮獲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區”稱號。
2013年12月,江津區受到國家地震局表彰,授予“2013年全國地市級防震減災工作綜合考核先進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