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小景圖

江山小景圖

這幅《江山小景圖》卻是介於二者之間,上留天,可見山峰,下不留地,山腳陸地均被省略。這標誌著一個過渡期,這可以分析出,這是李唐前期較後一個階段的作品。

作品欣賞

李唐是北宋畫院復入南宋畫院的大畫家,這對他的畫風有了很大的影響。

北宋的山水畫在構圖上大多是全景式“上留天,下留地”當中立意定景。

及至南宋,山水畫構圖,往往截取對象的一角一段,這與南宋人半壁江山的心理有關。

政治形勢對畫風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作品分析

畫面上部,江水粼粼,空闊曠遠,風帆出沒其間。

畫面下部,橫列一排山峰,高低參次,連綿不斷。山峰上叢林密布,宮觀樓閣,半隱半現。一條欄桿小徑,彎彎曲曲地從右下方趨向左上方,隨著山勢的高低,忽藏忽露,繞過山後又現於遠處,終於到達了山頂,形成了畫中山巒不分的軸心線。體現出畫家對山巒之美的感受,在宋代山水畫中,以山徑的動向,引出審美層次的表現形式,還是比較普遍的。

這幅畫在畫法上,仍然採用北宋以前的常用畫法,卻畫得相當隨意,預示著李唐的變化快要到來。所以,後人評價他“變化多,水石用魚鱗紋,有盤渦動盪之勢”。

此畫雖然用斧劈,但有的線條較長,外輪廓也比較刻露。山石的凸亮出與凹暗處,對比較為強烈,用筆仍方而硬,剛而堅。

從用筆看,這幅畫應該是介於北宋和南宋之間的作品,這也正是它的價值所在。

作者簡介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

北宋末南宋初畫家,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

初以賣畫為生,宋徽宗趙佶朝(1100~1125)補入畫院。

1127年金兵攻陷 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顛沛流離,逃往臨安(今杭州),以賣畫度日。

南宋恢復畫院後,李唐經人舉薦,進入畫院,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時年近八十。

擅畫山水,變荊浩、范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

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並以畫牛著稱。

李唐的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圭、蕭照等師法,在南宋一代傳流很廣,對後世影響很大。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清溪漁隱》、《長夏江寺》、《採薇》等圖。

《採薇圖》,絹本,淡設色,縱27.2厘米,橫90.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畫商末伯夷、叔齊不食周粟,避於首陽山採薇(俗名野豌豆),最後餓死的故事。藉以頌揚民族氣節,間接地表達了他反對民族投降屈服的立場,有的題跋也指出此畫是“為南渡降臣發”。畫面採用截取式構圖,圖繪半山之腰,蒼藤、古松之陰,伯夷與叔齊採摘薇蕨,其間正在休息對話的情景。兩位主人公畫得筆墨勁秀,衣紋簡勁爽利,神態生動,殷殷淒淒,若聲出絹素。樹石筆墨粗簡,墨色濕潤,已開馬遠、夏圭法門。畫中石壁上有“河陽李唐畫伯夷、叔齊”題款兩行。畫後有元人宋杞、明人翁允文、項元汴,清人永瑆、翁方綱、阮元、吳榮光等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