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
陳翔:字仲麟,汝南邵陵人也,與劉表、范滂、孔昱、范康、檀敷、張儉、岑晊並稱“江夏八俊”。祖父珍,司隸校尉。翔少知名,善交結。察孝廉,太尉周景辟舉高第,拜侍御史。時正旦朝賀,大將軍梁冀威儀不整。翔奏冀恃貴不敬,請收案罪,時人奇之。遷定襄太守,征拜議郎,遷揚州刺史。舉奏豫章太守王永奏事中官,吳郡太守徐參在職貪穢,並征詣廷尉。參,中常侍璜之弟也。由此威名大振。又征拜議郎,補御史中丞。坐黨事考黃門北寺獄,以無驗見原,卒於家。
劉表
劉表:(142-208)字景升,山陽高平(今山東鄒城)人。東漢末年名士,漢室宗親,荊州牧,漢末群雄之一。
范滂
范滂(pāng)(137—169)東漢官員。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區)人。少厲清節,舉孝廉。曾任清詔使、光祿勛主事。按察郡縣不法官吏,舉劾權豪。見時政腐敗,棄官而去。後汝南太守宗資請署功曹,嚴整疾惡。桓帝延熹九年,以黨事下獄,釋歸時士大夫往迎者車數千輛。靈帝初再興黨錮之獄,詔捕滂,自投案,死獄中。
孔昱
孔昱:字世元。東漢末名士,魯國魯縣(今山東曲阜)人,孔子的第19世孫,孔宙七子之一,孔褒、孔晨、孔謙、孔融的兄弟。江夏八俊之一。
黨錮名士領袖,與劉表和汝南陳翔,字仲麟;同郡范滂,字孟博;渤海范康,字仲真;山陽檀敖,字文友;同郡張儉,字元節;南陽岑桎,字公孝八人稱“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
孔昱的七世祖孔霸(字次儒),在漢成帝時歷任九卿,封褒成君。孔霸的後代至孔昱這一代,爵位始終傳襲不絕,家族中擔任九卿、諸侯國相、刺史、太守總計五十三人,列侯七人。
孔昱自國小習孔氏家學,大將軍梁冀徵召他做官,孔昱不作回應。太尉舉薦賢良方正,孔昱因為回答問題不合皇帝的意思,於是稱病辭去,後來因黨錮之禍被禁止做官。漢靈帝即位,以公車征拜孔昱做議郎,補官為洛陽令。孔昱因為老師去世,辭去官職,死在家裡。
范康
范康:東漢末名士,渤海人,字仲真。與劉表、陳翔、范滂、孔昱、檀敷、張儉、岑晊並稱“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另有元朝范康[約公元一二九四年前後在世]字子安,杭州人。(疑郎范居中之父,號玉壺)生卒年均不詳,約元世祖至元末前後在世。明性理善,講解能詞章,通音律,因王伯成有李太白貶夜郎,乃編杜子美游曲江以配之,又作竹葉舟一劇,(均錄鬼簿)今猶存。而游曲江則佚。太和正音譜評為“竹里鳴泉”。
檀敷
檀敷:東漢末名士,黨錮名士領袖。與指劉表、陳翔、范滂、孔昱、范康、張儉、岑晊交好,並稱“江夏八俊”。字文有,山陽人。年輕時是儒生,家境困苦而甘於清貧,不接受鄰里的施捨恩惠。被舉薦為孝廉,被公府接連徵召,都沒有應徵。建立精舍教授學生,從遠方來的人有幾百人。桓帝時,博士應召,沒有應徵。靈帝即位,被舉薦方正,他的答卷符合時宜,多次升遷擔任議郎,補任蒙縣令。因為郡守不是好人,棄官而去。家中沒有產業,子孫合穿衣服出門。八十歲時,死在家裡。
張儉
張儉(115-198),字元節,山陽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人。漢桓帝時任山陽郡東部督郵,宦官侯覽家在山陽郡,其家屬仗勢在當地作惡,張儉上書彈劾侯覽及其家屬,觸怒侯覽。黨錮之禍起,侯覽誣張儉與同郡24人共為部黨。朝廷下令通緝,張儉被迫流亡。官府緝拿甚急,張儉望門投止,許多人為收留他而家破人亡。直到黨錮解禁才回到家鄉
岑晊
岑晊:字公孝,東漢末棘陽人。才高而有大志,五經六藝,無不洞貫,被南陽太守成瑨聘為功曹,不畏權勢,不避豪強,當時人們說“南陽太守岑公孝,弘農成瑨但坐嘯(閒坐無事)。”意思是成瑨把公務都交給了岑晊辦了,岑晊似乎成了南陽的太守。與劉表和汝南陳翔,字仲麟;高平范滂,字孟博;渤海范康,字仲真;高平張儉,字元節;山陽檀敷,字文友;魯國孔昱八人稱“江夏八俊”或“八及”。“及”者,言其能導人追宗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