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出膚冷

脾胃虛弱變生百病,必以食物調補。 脾胃屬土,又分陰陽。 ”因此,食補脾胃貴於腸胃通暢。

標題

一、脾胃屬土補之以甘·

二、脾胃陰陽調以溫(熱)涼(寒)·

三、脾胃升降補貴於通·

《內經》云:“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蓄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由此可見,藥物主用於治病,食物才是用於調補身體。《蠢子醫》亦云:“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這更說明了藥補不如食補。脾是氣血生化之源,胃為水谷受納之海。脾胃虛弱變生百病,必以食物調補。因此,認識食物調補脾胃,無論對於調補脾胃虛弱或是虛弱體質,亦是配合藥物治療脾胃虛弱變生的百病都有重要意義。

一、脾胃屬土補之以甘

五行學說定論,脾胃屬土。土主稼穡,稼穡作甘,故甘入脾,《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腎欲鹹、此五味所合也。”《素問·宣明五氣篇》說:“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為五入。”五味入口,藏於腸胃,以養五臟氣,各以所欲而所歸,惟脾喜甘而甘入脾,脾胃虛弱必以所欲之甘味食物以補之。所以髒氣法時論說:“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人之所生,全賴脾胃後天之本。人之所活,必食米麵穀物充養脾胃,脾胃無谷氣充養,則中氣不足,神疲乏力。正如《靈樞·五味篇》說:“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在臨床上我們常見到飲食不足而引起飢嘈、頭昏、乏力、心慌短氣,汗出膚冷、面色蒼白、脈細微弱的低血糖病人,給飲糖水之後可以很快減輕或消除症狀因為糖是水谷說精,味甘,能補脾胃,脾胃得補,中氣復,故病癒。

必須指出,甘補脾胃應有分寸。如有濕熱困於脾胃,以米麵谷麥補之,是屬必要。若予糖、蜜補之,就不當了。在臨床上也常見到濕熱內蘊同時並見脾胃虛弱的肝炎病人大量食用糖蜜而病情加重或遷延不愈。因為甘能助濕滿中,濕郁生內熱,濕熱膠結,病邪不去,病必不愈。

二、脾胃陰陽調以溫涼(熱寒)

脾胃屬土,又分陰陽。脾為已土屬陰,其體濕,其用用陽,譬如濕土之地非陽光照之,則無以生萬物。胃為戊土屬陽,其體燥,其用陰,猶如燥土之地非雨露滋之,也無以生萬物。脾胃生理,二者相需,脾之濕每賴胃陽以運之,胃之燥又賴脾陰以潤之,燥濕相得,生化萬物。

然脾與胃又各有陰陽之偏衰。脾為濕土,同類相召,易感濕邪,濕為陰邪,易損脾陽,出現食入不化,飲食不為肌肉,雖食而瘦,或下痢完谷,或停痰積飲等證,食宜甘溫則能升脾陽。燥火消灼,亦可竭至脾陰不足,出現膚乾肌瘦,大便乾結,或消渴等證,食宜甘涼以滋脾陰。胃為陽土,同類相召,易為邪火所傷,耗竭胃汁,出現口乾喜飲厭食,胃脘灼熱嘈雜而痛,大便燥結難通等證,食宜甘涼養胃陰而潤燥邪。如飲冷太過,寒濕所傷,胃陽不振,出現口淡不思食,或雖食不能化,中脘板痛,或朝食暮吐等證,食宜甘溫,溫胃陽以化寒濕。

如對脾胃虛弱不辨陰陽,進食甘補不分溫涼,是不能達到調補脾胃效果的。如顧某某患幽門腺癌,經西醫手術後仍然泛嘔痰涎不能進食,脘腹膨脹,形瘦神疲,並出現呃逆嚴重凶兆,中醫辨證為脾腎陽虛,經中藥溫補脾腎治療,脾腎陽氣得復,身體康復八個月。時值盛夏自認為西瓜是解暑佳品,吃了沒有壞處,當他飽嘗一頓西瓜之後即吐瀉交作,腸嗚腹痛腹脹,終至完全不能進食(請西醫會診診斷為幽門腺癌復發梗阻)三月後病故。這是因為西瓜是甘寒之物,病人素來脾腎陽虛,雖經治療康復,但進食甘寒之品再次感受寒邪之後脾胃陽氣更虛,使人體免疫功能降低,而幽門腺癌復發。這就充分說明甘補脾胃必辨陰陽,調以溫涼。

三、脾升胃降補貴於通

脾升胃降是脾胃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脾氣升清,胃氣降濁。飲食入胃賴脾臟消化,水谷之精又歸於脾,敷布全身。水谷之濁氣下注大腸,排出體外。脾主藏而不瀉,胃主瀉而不藏。吳昆說:“脾胃宜利而惡滯。”因此,食補脾胃貴於腸胃通暢。臨床上凡見脾胃虛弱多是納運失常。所以調補脾胃選擇食物宜清淡流汁飲食,待納運功能逐漸恢復之後尚可進補葷腥油膩血肉有情之品,同時進食山楂製劑食品以助運化。萬萬不可以一見脾虛便予大補。進食高梁厚味,脾運無力,食積胃府,出現脘腹膨脹,上下不通,適得其反,變生百病。如陸某某患急性胃腸炎,吐瀉三日,住院用西藥輸液及抗生素治療,精神萎弱,臥不能立,還囑禁食,仍水瀉不止,遂請中醫治療。按中醫辨證治療並囑進食焦粳米麥粉粥,一天后吐瀉止,三天后精神好轉,能外出散步。後來自認為體虛,進食鯽魚湯以調補,食後腸嗚便瀉又發,脘腹膨脹,再予前法調理一周,病癒,精神轉佳。

尾語

個人體會,認識和掌握食補脾胃的三個方面,對調補脾胃虛弱或配合藥物治療脾胃虛弱產生的各種病證無疑是有益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