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鎮。位於安岳縣境中部,距安岳縣城區19公里。幅員面積64.39平方公里,轄31個行政村,275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居委會,4個街道居民小組。全鎮總戶數10781戶,人口4.5萬,其中非農業人口6030人。鎮人民政府駐Y316鄉道場鎮段。全鎮年末耕地面積1913.8公頃,其中田1054.93公頃。全鎮以農業經濟為主,主產水稻、小麥、紅苕;經濟作物有檸檬400公頃,青花椒466公頃,銀杏300公頃,油菜302公頃 。養殖以生豬為主,兼養雞、鴨。鎮內有高級中學校1所為四川省安岳縣永清中學。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永清鎮位於安岳縣境中部,距安岳縣城區19公里。東與高升鄉、坪河鄉為鄰,南與乾龍鄉、魚龍鄉、興隆鎮接壤,西與共和鄉、思賢鎮相連,北與永順鎮、岳新鄉為界,幅員64.39平方公里。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川中丘陵地帶淺丘地貌,幅員面積64.39平方公里。場鎮區內有龍潭街、順河街、河壩街、武聖街、同心街、青雲街、青龍街、李家街、水巷街、公園巷、田家巷、糧油巷等街道。

永清鎮交通便利,岳林路(岳陽鎮-永順鎮 -永清鎮-高升鄉-林鳳鎮);永興路(永清鎮-永隆鄉-興隆鎮);永坪路(永清鎮-坪河鄉);永橫路(永清鎮-乾龍鄉-橫廟鄉);興乾路(乾龍鄉-魚龍鄉-興隆鎮);永思路(永清鎮-永隆鄉-福堰村-六碑村-思賢鎮)。全鎮通村水泥路10.5公里,其中,青龍街到石碾村付家坡3.1公里,五桂八組到嗚陽村蔣明仲處1.8公里,李家街至流湖村二組1.2公里,大墳壩至箍井村八組黃林壩2.4公里,大岩村磚廠至福堰村七組周家溝2公里;村民小組通公路總里程131公里;街道整治1.2公里;硬化街道0.7公里。客運站1個,建築面積3125平方米,客運車輛25台,有開往成都、重慶班車4台。開往安岳縣城、永順、永隆、乾龍、橫廟、高升、坪河等鄉客運車輛21台 。

建制沿革

永清鎮在清代為安岳縣喜井鄉轄地,舊稱流湖鋪。

清道光時(公元1821-1850年),安岳縣設喜井鄉等10鄉, 改流湖鋪為永清場 全縣設設36個場。

清末,安岳縣設喜井鄉等10鄉,永清場等38個場 。喜井鄉轄永清場、興隆場、陳家場、橫廟場共4個場,治陳家場,今安岳縣協和鄉(鎮)場鎮。

民國初,永清場屬喜井鄉。

民國21年(公元1932年),安岳縣廢喜井鄉等原10鄉名,全縣設43鄉、場、鎮 。改永清場為永清鄉。

民國24年(公元1935年)初,安岳縣設4區,轄43鄉。同年8月鄉改聯保,增設駿豐、來西、永隆等10聯保。全縣設53保 。永清鄉析置永清聯保、永隆聯保。

民國29年(公元1940年),安岳縣53保復為43鄉,並保留沒有場址的瑞雲、忠義、羅漢3聯保為鄉。全縣設2鎮44鄉 。永清聯保、永隆聯保合併復為永清鄉

1950年,屬永清鄉人民政府。

1951年,析置永隆鄉。

1955-1957年,安岳縣先後調整為10區1鎮78鄉,並以區公所駐地定命區名 。永清鄉、永隆鄉屬永清區。

1958年,安岳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全縣建立10箇中心人民公社、3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 。同年,撤銷永清區建立永清中心人民公社。永清鄉改永清人民公社 、永隆鄉改永隆人民公社,屬永清中心人民公社。

1961年,安岳縣設10區1鎮71個公社 ,永清中心人民公社復設永清區。永清公社、永隆公社屬永清區。

1984年,安岳縣撤銷永清公社、永隆公社復置永清鄉、永隆鄉, 屬永清區。年底,全縣設10區5鎮88鄉 。永清區代管由公社復鄉的有永清鄉、永隆鄉、永順鄉、翻身鄉、高升鄉、乾龍鄉、橫廟鄉、坪河鄉共8個鄉。

1986年,安岳縣撤銷永清、周禮、李家、馴龍、鎮子等5個鄉的建制,改為鎮。 年底,全縣設10區10鎮83鄉。 永清鎮、永隆鄉屬永清區。

1992年,安岳縣撤區並鎮。撤銷永清區公所等全縣10個區、67個鄉鎮的建制。新建12個鎮,擴建20個鄉鎮(其中有8個鎮),保留6個鄉的建制,全縣共有38個鄉鎮改為縣直轄。 永清區代管的鄉鎮全部析出自建、合併或撤銷。永清鎮、永隆鄉(原鄉政府駐店子村)行政區域合併置永清鎮,縣直轄。

1995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安岳縣新建20個鄉鎮的建制。安岳縣在原永清區設工作委員會(簡稱永清工委), 永清鎮屬之。

2001年,安岳縣撤消永清工委,建立永清管理委員會(簡稱永清管委), 永清鎮屬之。

2003年,安岳縣設10個片區管理委員會22個鎮47個鄉,其中永清管委片區轄永清鎮(含原永隆鄉)、永順鎮(含原翻身鄉)、高升鄉、乾龍鄉、橫廟鄉、坪河鄉共6個鄉鎮。

2005年,安岳縣撤消永清管委, 置永清鎮,縣直轄。永清管區代管的鄉鎮均析出自建縣直轄鄉鎮。

行政區劃

永清鎮現轄大岩村、新光村、柑子村、三元村、鳴陽村、五桂村、流湖村、河店村、石牆村、箍井村、六角村、福堰村、石碾村、古房村、明二村、店子村、青華村、連山村、六碑村、盤龍村、新莊村、雙山村、攔溝村、江橋村,武聖社區 共31個行政村,275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4個街道居民小組(龍橋街、武聖街、水巷街、順河街)。永清鎮人民政府駐Y316鄉道場鎮段,現有店子、永清2個場鎮 。

行政代碼

512021108001 121 武聖社區

512021108200 220 大岩村

512021108201 220 新光村

512021108202 220 柑子村

512021108203 220 三元村

512021108204 220 鳴陽村

512021108205 220 五桂村

512021108206 122 流湖村

512021108207 220 河店村

512021108208 220 石牆村

512021108209 220 箍井村

512021108210 220 六角村

512021108211 220 福堰村

512021108212 220 石碾村

512021108213 220 古房村

512021108214 220 明二村

512021108215 220 店子村

512021108216 220 青華村

512021108217 220 連山村

512021108218 220 六碑村

512021108219 220 盤龍村

512021108220 220 新莊村

512021108221 220 雙山村

512021108222 220 攔溝村

512021108223 220 江橋村

自然環境

永清鎮屬淺丘地貌,地勢東低西高,海拔279.3~503.6米;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春雨少,夏秋雨水較多。全年無霜期310天,年平均氣溫17.6℃,年總降雨量1025.8毫米。森林覆蓋率45%,退耕還林400公頃,荒山造林33.3公頃,植被資源以柏樹及其它雜樹喬木為主,水資源小清河穿鎮而過,正常年份不斷流。礦產資源以頁岩為主、石油天然氣較為豐富。旅遊資源佛爾岩為唐宋時期微雕石刻群,保存完好,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經濟狀況

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2014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6844萬元,比上年增長9.5%。其中第一產業14469萬元,第二產業7244萬元,第三產業1513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191元,增長12.4%。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全鎮以農業經濟為主,主產水稻、小麥、紅苕,經濟作物有檸檬400公頃、青花椒466公頃、銀杏300公頃、油菜302公頃。糧食生產繼續保持良好態勢,為全縣評為2014年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增磚添瓦。新規模定植檸檬146.7公頃,檸檬鮮果總產2500噸,產值4000萬元以上,青花椒、銀杏、水產、中藥材、蔬菜、安岳油綠豆等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基地規模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全年出欄生豬3.8萬頭,小家禽40.77萬隻,分別增長3%和2.8%。

集餐飲、娛樂、休閒、住宿、商務於一體,星級標準酒店2個。完善商業網點布局,推進特色商業街建設。綜合農貿市場建設完成,面積8000平方米。規模以上民營企業有2家,年產值1億,規模以下企業7戶,年產值8千萬。

全年招商引資項目2個,到位資金910萬元,開發商住房2.4萬平方米。有製鞋廠、機磚廠、預製件廠、草紙廠、酒廠、機械廠、榨油廠、竹製品廠等25家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421戶。業主租賃土地栽植檸檬、青花椒333.33多公頃。興辦養豬專業合作社7個,養兔合作社1個,塘庫堰養魚131公頃。年產成魚126噸。

行動電話普及率40%;無線通訊網路覆蓋率95%;廣播轉播站1個;廣播網路覆蓋率100%;閉路電視4505戶;郵電所1個,通郵覆蓋率100%。

小Ⅰ型、小∏型水庫各1座,能正常蓄水1座,蓄水量15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50公頃,山平塘159口,石河堰13處,電灌站5處,紅層找水打井1421口,新建沼氣池180口。自來水供應基本滿足,日供水1000立方米。

社會事業

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四川省安岳縣永清鎮]

永清鎮轄區內學校3所,其中中學1所,高中教學班3個,國中教學班16個,學生782人,教師94人。九義校1所,國中教學班3個,學生117人,教師11人。國小教學班8個,學生375人,教師14人。鎮小1所,教學班33個,學生2249人,教師62人,其中幼兒教學班4個,學生417人,教師4人,村小5所,教學班11個,學生160人,教師11人。私立民辦幼稚園13所,幼兒學生407人,教師15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國中入學率達98%。國家甲級一等綜合性衛生院1所,建築面積7612平方米,年均門診8.79萬人次,年均住院3480人次,村級醫務站25個,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3.3萬人,占農業總人口100%。

按時足額發放優撫金82.7萬元,救災救濟10.8萬元,“五保”供養金40.88萬元,敬老院1處,全鎮參加社會養老保險4874人,其中農村2474人。落實“安身”工程18戶,並對652戶1051名城鄉居民發放低保金75.58萬元,做到應保盡保 。

全年實施醫療救助93人,發放醫療救助金11.8萬元。

對無技術城鄉居民進行技術培訓832人次。對明二村、石碾村實施新村扶貧開發,對六角、福堰、石牆、蓮山、青華、攔溝等村實施耕地整理項目,使這8個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較快發展,項目區居民生產生活條件得以改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