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永州在湖南的南部,古稱零陵,緣名於舜帝。瀟湘二水在這裡交匯,是由湘入桂的要道。古代的永州是歷代王朝放逐貶官的蠻荒之地,公元805年冬天的一個黃昏,因永貞革新失敗而被放逐的柳宗元逆湘江而上,悄然來到了永州赴任永州司馬。柳宗元到了永州以後,由於一心盼著北歸,一直沒有尋找固定的住所。他最初寄居在永州城南瀟水東岸的龍興寺,此後不久又從龍興寺搬到了高山寺。
高山寺在唐代稱為法華寺,建於唐代中期,寺廟的規模要比龍興寺大很多。每當黃昏來臨,寺廟擊鼓鳴鐘的時候,在全城都可以聽到,故名“山寺晚鐘”,是永州八景之一。
公元809年,柳宗元到永州已經五年,按照唐代慣例,貶官二至五年後可以“量移”,也就是調任一個好一點的地方,恰逢這一年又冊立太子大赦天下。但朝庭明文規定,“八司馬”不在寬赦之列。北歸無望的柳宗元就從高山寺搬了出來,定居在瀟水西岸的冉溪,並把冉溪改名為愚溪。
柳宗元之所以把它稱之為“愚”,意思就是自己太愚蠢了,得罪了朝庭才來到這種蠻荒之地,因此,這裡的山水也跟著自己變愚了。其實,他用的反語,只是藉此表達自己的憤怒罷了,其它稱為“愚”的還有愚丘、愚泉、愚溝、愚池、愚堂、愚亭、愚橋,合愚溪稱為“八愚”,並作八愚詩刻在溪石上。今天能夠看到的只有愚溪和愚橋,還有重修的愚亭。
柳宗元的《八記》是山水遊記的典範,文簡意賅,各自成篇,但又前後連貫。人們對永州的印象也大多是這些遊記所形成的。但《八記》描寫的景物因年代久遠,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小石城山還與原景較為接近,其餘的西山、西小丘、袁家溝、石渠、石澗、鈷母潭,甚至最負盛名的小石潭都已經很難看到它們的原貌了。
小石城山在明代的時候修了一座“芝山庵”,所以又名芝山,今天的永州市芝山區也就得名於此。
安史之亂後的唐王朝已經是日薄西山,不幸的王朝總上演著不幸的宮廷往事卻也總製造著一種無心插柳的文壇盛宴。誰也沒有想到,包括柳宗元自己,這段在中國歷史上極為平常的貶謫往事,成就了柳宗元,也給永州留下了最深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