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鼩鼱

水鼩鼱

水鼩鼱,別名:水耗子,拉丁文名:Neomys fodiens。是本種食蟲目、鼩鼱科、鼩鼱屬食蟲類中體型較大的一種,營水陸兩棲的物種,體長76-82mm。尾下、足下及趾緣有長毛為其明顯特徵。軀體背腹面毛色迥然有別,頭部及背面呈棕灰色,腹部均為灰白色。以水生昆蟲為食,偶爾也食兩棲類和小魚。廣泛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北部。 保護級別:已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單,評估等級為易危VU。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吻尖。耳和眼均小,隱於毛中。尾短,約為體長的2/3,尾下有發達的櫛狀毛。頭及體背棕灰色,腹部灰白色,微染土黃色。足及趾緣有長毛形成的梳狀櫛毛。頭骨眶前孔較大。頷骨顴突甚發達。  

棲息環境

常棲於林區的河邊草叢中。

生活習性

是一種哺乳動物,體形偏小。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河流、小溪和池塘之間遷徙,從不在一個地方長時間停留。它們在池塘里潛水,捕捉蠑螈和蝌蚪為食。   以水生昆蟲為食,偶爾也食兩棲類和小魚。

生長繁殖

5—6月間繁殖,每窩6—10仔。一般秋天活動較為頻繁,會冬眠。偶爾會伴有“吱吱”鳴叫聲,有點像老鼠叫,但比老鼠叫的要小聲。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北部。中國僅見於吉林省敦化,黑龍江省朗鄉,貴州省威寧縣,貴州省貴陽市;國外尚見於蒙古、朝鮮和俄羅斯及歐洲許多國家。

種群現狀

水鼩鼱 水鼩鼱

水鼩鼱自1955年首次在吉林省發現,晚近又在黑龍江省發現。表明水鼩鼱在我國是一稀少物種。迄今所知,採得標本極少,尚無有關種群動態的確切信息。

保護級別

水鼩鼱列入國家有關動物保護名錄。已知吉林省敦化市有2個自然保護區,即雁鳴湖和六頂山自然保護區,可能得到一定保護。

國際上將此種列為“低危/需予關注”(Stone,1995)。鑒於本種在我國之稀有,不同於一般標準的瀕危狀況,這裡仍作“稀有”級。

分布

廣泛分布於亞洲及歐洲北部。國內僅見於吉林省敦化,黑龍江省朗鄉;國外尚見於蒙古、朝鮮和俄羅斯及歐洲許多國家。  

鼩鼱科動物種類盤點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脊椎動物亞門> 哺乳綱> 真獸亞綱> 食蟲目>鼩鼱科。鼩鼱科是食蟲目種類最多,分布最廣的一科,擁有食蟲目半數以上的種類。現存24屬,312種。鼩鼱科成員大多形似長嘴的老鼠,除極地 、大洋洲和一些大洋島嶼外,各大陸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