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9號探測器

水手9號探測器

水手9號(Mariner 9),是NASA的太空探測衛星,用於探索火星,也是水手計畫的一部份。經過半年多的飛行,於1972年1月3日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其近火點為1390千米,遠火點為17920千米,運行周期為12小時34分鐘。這是人類派往火星考察的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1972年10月27日,水手9號耗盡能源而墜入火星大氣中。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水手9號
國家:美國
太空船:Mariner Mars '71 / Mariner-I
太空船質量:558.8 公斤
行政單位及任務規劃:JPL - NASA
發射載具:宇宙神-半人馬座SLV-3C
發射地點:卡納維爾角空軍基地
世界標準時間:1971年5月30日22:23:00
建造地點:水手9號上的紫外線光譜儀由大氣太空物理實驗室所建造。
任務目標:繪製70%火星地表地圖及研究火星大氣及地表的變化。
詳細介紹:
水手9號於1971年5月30日發射飛向火星,並於同一年11月14日抵達,成為第一個環繞除了地球以外第一顆行星的太空船─僅僅小幅度領先蘇聯的火星2號及火星3號,它們都在一個月之內抵達。經過好幾個月的沙塵暴後它終於傳回令人驚訝的地表清晰照片。
水手9號探測器是八面柱體,帶有4塊太陽能電池帆板.質量976千克,內裝兩台電視攝像機、電子計算機、信息儲存系統、紅外輻射計、紅外干涉攝譜儀和紫外攝譜儀
美國“水手9號”飛船沿火星外層空間軌道飛行,成為火星的第一顆人造衛星,環繞火星軌道進行長期考察。“水手9號”成功拍攝了火星全貌,發回7329張照片,確認火星上並不存在運河,火星的一個半球上有許多環行山,外貌很象月球,另一個半球則比較平坦。

設計目標

水手9號設計為延續進行從水手6號及7號的大氣研究,並且繪製超過70%火星地表,以之前火星任務都未有的最低高度(1500公里)及最高解析度(1公里/像素 x 100米/像素)。紅外線輻射計用來偵測熱源做為火山活動的證據。兩個火星的衛星也同時被分析。水手9號最後超越它的設計目標。
水手9號為第一艘環繞地球以外行星的太空船。它攜帶的儀器酬載與水手6號及7號相似,但因為控制太空船進入火星軌道需要較大的推進系統,它的重量比水手6號及水手7號加起來還重。

飛船經歷

當水手9號抵達火星時,大氣布滿了灰塵使地表模糊不清。水手9號的電腦因此由地球規劃暫停繪製地表直到幾個月後沙塵暴停止。總計在軌道上349天,水手9號傳送了7,329張照片,涵蓋了超過80%的火星地表。照片揭露了河床、隕石坑、巨大的死火山(如奧林帕斯山 ,太陽系中最大的已知火山)、峽谷(包括水手谷,超過4,000公里長)、風與水的侵蝕作用及沉澱、鋒面、霧以及其它。火星的兩個小衛星佛伯斯及帝摩斯也有照相。水手9號任務的發現成為了後來維京人計畫的基礎。巨大的水手谷峽谷系統因水手9號的成就而命名。
水手9號太空船傳回的5400萬份資料以及7329張火星影像提供了分析火星大氣組成、密度、壓力及溫度,及火星表面全部的地貌情況,行星的重力情情況。水手9號太空船發現火星上具有火山及峽谷(其中最著名就是4800公里長的火星大裂縫),此外還發現火星南半球淺留有古老的隕石坑,而在北半球的地形則較新,此任務還攝得火星上的火山詳細影像以及火星上塵暴的相關資資料。1972年10月27日水手9號耗盡能源而墜入火星大氣中。

水手計畫

第一次成功發往火星的行星探測器是美國1964年11月28日發射的“水手4號”。次年7月,“水手4號”飛近這顆紅色行星,距離表面9,846公里。該探測器攝取了22張火星的特寫照片,它首次確認了火星表面隕石坑的存在。1969年美國兩艘宇宙飛船“水手6號”和“水手7號”飛向火星。“水手6號”主要在火星赤道地區,“水手”7號在南半球。兩架飛船都飛過火星,拍取了210張高解析度的照片。這些照片揭示出火星表面受到侵蝕的跡象。
“水手9號”在經歷了5個半月的飛行之後,於1971年11月13日抵達火星。這是第一次行星際宇宙飛船真正圍繞另一行星作軌道運行。數星期內,由於大規模的塵暴將整個行星遮得嚴嚴實實,“水手9號”無法拍攝火星表面的照片。但是,在近一年的努力之中,“水手9號”繪製出了火星的地形,攝得火星的衛星火衛一火衛二的照片。
“水手9號”發射回來的7,329張照片揭示出一顆寒冷的布滿塵埃的行星,有著坑坑窪窪的表面,被死火山、大峽谷和極冠所統治著。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樣一個發現:看似乾涸已久的河床在某一時期曾擁有豐富的水源。發向地球的照片反駁了火星上存在運河的觀點,使科學家作出結論,這顆紅色行星上並沒有生命存在的明顯跡象。
其他“水手號”系列行星探測器“水手1號”、“水手2號”和“水手5號”被發往金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