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20畝(其中:地720畝),人均耕地0.52畝,主要種植蔬菜、水果、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0427.4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1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魯沙梨、蘋果、桃、桔子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3691.6畝,其他面積25617.7畝。有高嶺土、沙、石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7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有路燈。全村有378戶通自來水,有37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378戶通電,有21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7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56%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68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錫城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建有集貿市場1個。全村有汽車54輛,拖拉機34輛,機車52輛。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1戶;裝有太陽能農戶81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99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有3個自然村已通路;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68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378戶,共有鄉村人口1393人,其中男性648人,女性745人。其中農業人口1393人,勞動力861人。該村以彝族、漢族為主,是哈尼族、壯族、苗族、土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095人,漢族239人,其他民族59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90人,占總人口的13.7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393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1人,占總人口的1.52%,五保戶3人,占總人口的0.22%。據有關資料顯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1個,面積為6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3.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2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3所,中學生就讀於箇舊十四中學。國小校舍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6人,在校學生108人,距離箇舊十四中2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74人,其中小學生108人,中學生66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3個,共有黨員26人,少數民族黨員20人,其中男黨員20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由村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組成,下設白沙坡、小馬拉格、水塘寨3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3個,共有團員70人。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上級黨委政府有關政策規定,該村重要的公共事務,財務收支,集體企業和財產的承包以及租賃,集體基建項目投資和招投標,計畫生育,救災救濟,優撫政策,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問題以及民眾關心的事項。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到2006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94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668.44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方式公開財務。
農村經濟
該村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9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15萬元,占總收入的163%;畜牧業收入532萬元,占總收入的9.5%(其中出欄肉豬2914頭,肉牛17頭,肉羊87頭);林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1.22%;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4081萬元,占總收入的72.9%;農民人均純收入5410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78萬元,外出務工130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0人(占勞動力的5.46%),在省內務工39人,到省外務工11人。
新農村建設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依靠地處市區北郊,與乍甸、大屯、馬礦、松礦相鄰的區位優勢,緊緊抓住中央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好時機,先後爭取上級資金,對3個村小組道路實施了硬化。並加強民眾文化活動室的建設,引導村民發揮各自的優勢,做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形成水塘寨小組3000多畝蔬菜種植基地,白沙坡小組以道路運輸及養殖業為主,小馬拉格小組擴大魯沙梨基地規模,使廣大民眾穩步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