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氰化亞金
英文名稱:Gold (I) cyanide
英文別名:Gold (I) cyanide (99.9%-Au);gold monocyanide;GoldIcyanideyellowpowder;(cyano-kappaC)gold
CAS號:506-65-0
EINECS號:208-049-1
分子式:AuCN
危險性:劇毒,污染環境
分子量:222.984
編號系統
CAS號:506-65-0
MDL號:MFCD00003437
EINECS號:208-049-1
RTECS號:暫無
BRN號:暫無
PubChem號:24855354
物性數據
1. 性狀:黃色粉末。六角形。無嗅。
2. 密度(g/ cm3,25/4℃):7.14
3. 相對蒸汽密度(g/cm3,空氣=1):未確定
4. 熔點(ºC):未確定
5. 沸點(ºC,常壓):未確定
6. 沸點(ºC,8kPa):未確定
7. 折射率:未確定
8. 閃點(ºF):未確定
9. 比鏇光度(º):未確定
10.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ºC):未確定
11. 蒸氣壓(kPa,25ºC):未確定
12. 飽和蒸氣壓(kPa,60ºC):未確定
13. 燃燒熱(KJ/mol):未確定
14. 臨界溫度(ºC):未確定
15. 臨界壓力(KPa):未確定
16. 油水(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未確定
17. 爆炸上限(%,V/V):未確定
18. 爆炸下限(%,V/V):未確定
19. 溶解性:不溶於水
特徵
檸檬黃晶狀粉末。比重7.12。加熱分解。在空氣中穩 定。在潮濕狀態中對光敏感。不溶於水、稀酸、乙醚、乙醇,溶於氨水、氰化鉀、氫氧化鉀、硫代硫酸鈉和硫化銨溶液。與鹽酸共熱逸出氫氰酸。由二氰合金(I)酸鉀(或 鈉)水溶液與鹽酸經50℃加熱而得。
生態學數據
該物質對環境可能有危害,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2
4.可鏇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23.8
7.重原子數量:3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12.8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2
性質與穩定性
按規格使用和貯存,不會發生分解,避免與氧化物接觸。在陽光下閃光,在潮濕環境中慢慢分解、密度7.14g/cm3。不溶於水、醇、稀酸。溶於NH3、NaCN溶液。
安全信息
危險運輸編碼:UN 1588 6.1/PG 2
危險品標誌:極毒危害環境
安全標識:S7S28S29S45S60S61
危險標識:R32R26/27/28R50/53
研究現狀
採用活性炭吸附提取氰化亞金離子,既能減輕環境污染,實現清潔生產,還能提高金的回收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活性炭吸附提取氰化亞金離子的機理到當前為止依然沒有統一的認識,基本存在兩種觀點:
(1)金以氰化亞金離子的形式被吸附,沒有化學反應的發生;(2)氰化亞金離子在吸附過程中分解為氰化金,發生了化學反應. 除了對機理的研究,也有不少對活性炭吸附提取氰化亞金離子的性能研究. 大部分研究建立在工業實驗的基礎上的. 以活性炭作為吸附劑的吸附行為的模擬研究比較少。
Liu 等和劉金昌等以固體為吸附劑、液體為吸附質,通過建立實驗室規模的活性炭吸附溶液中鎳離子的單塔吸附模型,研究了進料流量、進料濃度、傳質係數對活性炭吸附鎳離子的影響,結果顯示單塔吸附數學模型模擬計算出的結果比較準確. 劉本旭等以氣體為吸附劑、液體為吸附質,利用 Aspen Adsorption 軟體研究了乾燥氯化氫吸附脫水過程中,傳質係數和操作壓力的變化對穿透曲線的影響,研究表明隨著傳質係數的減小穿透曲線由陡峭變得平緩。曹俊雅等以固體為吸附劑、氣體為吸附質,通過將吸附過程分為 2段,研究了將含有 CO, H,CH,HO,CO及少量烴類的粗合成氣經過變壓吸附提純後作為與丁烯反應生產 2-丙基庚醇的原料氣,研究表明採用裝載矽膠和活性炭的複合床層以及 NA 型絡合吸附劑的床層組成的兩段變壓吸附過程可以實現對粗合成氣中H2和 CO 的提純。
貯存方法
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酸類、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提取步驟
1)金廢料經過預處理並用王水溶金後過濾,所得濾渣中含有AgCl,可用氨水溶出後進一步回收銀。濾液用FeSO還原。為了得到顆粒度小的還原金粉,所用FeSO4的濃度應儘量大,使金粒子的生成速度遠遠大於生長速度,並加入聚乙烯醇(PVA)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阻止金粒子的團聚。可重複上述步驟以提高所得金粉的純度。將所得金粉加入飽和NaCO溶液煮沸,使粗金中的難溶和微溶鹽如CaSO4等轉化為碳酸鹽沉澱。水洗至無SO2-後,再分別用鹽酸和硝酸煮洗。
(2)氰化鉀鼓氧氰化:將純化後的還原金粉(過量10%)加入到氰化鉀飽和溶液中,在反應器底部鼓入經鹼液純化的空氣,加熱至80℃。空氣的鼓入量以整個反應體系均勻冒泡為原則,不宜過大而使大量水分喪失。反應24h後,將未反應的金粉轉入下一循環使用。將反應混合物過濾後在鏇轉蒸發儀中蒸發保留原體積的1/10,母液冷卻,結,120℃烘乾。取樣分析產品含金量> 68.2%。
(3)鉑的回收:分金的溶液中加入適量過氧化氫溶液然後加固體NHCl鹽或飽和NHCl溶液直至繼續加NHCl時無新的黃色沉澱形成。濃度為50g/L的HPtCl溶液,每升消耗固體NHCl約100克。過濾,將所得的黃色氯鉑酸銨沉澱,用10%的NHCl溶液洗滌數次抽濾後放於坩堝中在馬弗爐內緩慢升溫先除去水份然後在350~ 400℃恆溫一段時間,使銨鹽分解。待爐內不冒白煙升高溫度,並控溫在900℃煅燒一小時冷後得到粗鉑。也可用水合阱直接還原氯鉑酸銨得到鉑粉將氯鉑酸銨緩慢地投入到水合阱(1+ 1)溶液中並注意通風排除生成的NH氣。過濾、灼燒後得鉑粉母液補充水合阱可再用於氯鉑酸銨的還原。
氰化亞金鉀的製備
氰化亞金鉀以前用作化學分析試劑和製藥工業,但近年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廠家用作新型鍍金化工材料。在過去鍍金製品首飾和鐘錶一直採用氯化金轉化為氰化亞金鉀進行電鍍,此法生產污染較大,生產周期長,工效低。而使用氰化亞金鉀可現配製現用於電鍍。且污染性較少,故當前電鍍工業為提高工效已逐步使用氰化亞金鉀取代氯化金轉化法鍍金工藝。
(一)黃金級化法
將金粉和氰化鉀溶液在雙氧水或氧氣存在下反應生成氰化亞金鉀。
(二)留酸金法
將黃金壓成薄片剪碎。用稀鹽酸洗淨烘乾。放在瓷皿或燒杯內置通風櫃中以一克金需要比重1.19的濃鹽酸8毫升和比重1.42的濃硝酸2.7毫升配製成王水溶液在不超過100℃時緩緩加熱,使金全部溶解,再加入少量濃鹽酸排除棕紅色的氧化氮氣體。在70“一80℃下不斷攪拌使溶液緩緩蒸發直到形成棕褐色濃稠漿狀物(氯化金)為止。冷卻備用。
用5倍體積的蒸餾水溶解血紅色的濃稠物,然後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加入氨水(以每克純金需濃氨水10毫升)使金氯酸生成雷酸金沉澱,加熱除去過量的氨,除氨時不斷補充水以防沉澱乾燥。然後抽滬用熱水水洗3一4次即得雷酸金。雷酸金製備過程中,需保持一定的濕度,以防發生爆炸。將雷酸金沉澱物連同滬紙一起放入15一20%的氰化鉀溶液中緩緩加熱溶解即得到無色透明的氰化亞金鉀溶液。
(三)電解法
把金作為陽極和設定相應的陰極。將氰化鹼電解溶液於槽中,在兩電極通電進行電解。在溶液中直接生成氰化金離子,與電解液中的氰化鹼反應生成氰化亞金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