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氣象服務科技創新體系是提升氣象服務能力的關鍵,也是氣象服務業務持續發展的保障。建設氣象服務科技創新體系,必須以滿足國家需求為出發點,以不斷提高氣象業務服務能力為目標,整合各方面資源,調整業務服務和科技開發體系結構。
氣象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
建立以全國各類氣象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國家重點實驗室、部門開放實驗室、各級氣象業務單位以及有關企業為主體的氣象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體系。重點開展以下內容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
(1)研究氣象災害風險區劃,制定災害風險規避與防禦措施。研究氣象災害風險評估指標和辦法,建立定量化評估系統。
(2)研製公共氣象服務基礎信息收集系統和產品製作平台。分析社會公眾的氣象服務需求,研究高影響行業氣象服務指標體系,建立面向政府、公眾、高影響行業的氣象服務與氣象科普產品製作與分發新技術和新方法。研製颱風、暴雨、乾旱、高溫熱浪、低溫冷害、雷電、冰雹、大風、沙塵暴等災害天氣及其次生災害的精細化預警服務產品。
(3)研究並推廣特色農業氣候資源精細化利用技術。開展名特優農產品適宜生長區選擇研究,分析評估其氣候生產潛力與風險。研究建立特色農業氣候資源精細化利用的業務服務系統,並開展示範套用與服務。
(4)研究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關鍵技術,建立和完善各種手段綜合運用、覆蓋城鄉社區、立體化的信息發布渠道,實現氣象預警信息進社區、進農村、進企事業、進學校。研製功能完備的災情信息共享平台和應急移動氣象台,建立災害天氣現場直播系統和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提高災害信息收集、處理和應急服務能力,
(5)開展氣象服務學科建設。鼓勵並支持開展氣象服務的學科體系研究,逐步建設比較清晰的氣象服務學科體系結構,為氣象服務的學科發展奠定基礎。積極引導高等院校建設與氣象服務業務發展相適應的學科,逐步在高等院校增設與氣象服務相關的課程。支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科研院所與有條件的單位建立實習實訓基地,鼓勵建立氣象服務人才培養基地。
氣象服務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
從機制上鼓勵氣象服務科研成果向業務服務轉化。科研和業務單位要分工協作科研單位特別是國家和部門重點實驗室、相關高技術企業的研發中心要把著力點放在自主創新上,力爭取得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成果業務單位要做好科技成果轉化、效果檢驗以及業務評估與反饋等工作,要把業務套用成效作為檢驗和評估科技成果的重要指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健全和完善科研項目緊密圍繞業務服務發展需求的立項機制、科研成果套用轉化機制,集中資源,積極推進科研成果的中試、最佳化升級和套用培訓,做好業務化試驗,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
(2)業務單位尤其是國家級業務單位,要樹立開放合作的理念,積極引進能夠提升自身業務服務能力的成熟科技成果,承擔科研成果的業務化試驗、檢驗、評估和套用工作,參與成果宣傳推介和套用培訓。做好需求分析和成果引進套用計畫。
(3)充分利用教育培訓的平台,有計畫地開展高新技術和成果套用的培訓工作,推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套用。
氣象服務科技創新平台
建設氣象服務科技創新平台,積極推動多部門間的合作,大力推進技術支撐和技術集成工作。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則,完善資源共享的政策法規體系,加快科研儀器、設備、數據等資源共享,打破當前條塊分割、區域分散、相互封閉、重複建設的格局,使科技資源和成果發揮出最大效益。要在借鑑國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各類氣象數據、科技成果、業務服務等標準,建立和完善國家氣象服務標準體系。
氣象服務科技的管理
建立科技主管部門與行業管理部門相結合、面向氣象服務業務發展的科技項目管理機制,實行從立項開始的全過程追蹤管理,加強項目的規範化管理I完善科技評價制度,建立針對科研機構、科技人員的信用評價體系完善成果登記制度,建立全行業共享的科技成果資料庫和信息發布制度加強科技人員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專利意識,加強專利申報、軟體登記和標準制訂,推動氣象服務領域出現更多自主創新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此外,還要加強科技投人的管理,提高科技投人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