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一、針灸術語,“氣街理論”之氣街。
氣街有四,又稱四街、四氣街。是脈氣所行的路徑,經脈之氣匯聚和流通的共同通道。《靈樞·衛氣》:“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靈樞·動輸》:“四街者,氣之徑路也。”說明頭、胸、腹、脛各部都有氣的經路。《靈樞·衛氣》:“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沖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意指經氣在頭部的都聯繫腦;經氣到胸部的都聯繫胸和背俞;經氣到腹部的都聯繫背俞和腹部的沖脈;經氣到下肢的都聯繫氣沖部。因此,這些部位的穴位,除能主治局部和有關內臟病變外,還能治療四肢的部分疾病。
二、氣沖穴別名。
《素問·氣府論篇》:“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氣街動脈各一。”王冰註:“氣街,穴名也。在歸來下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作氣沖穴別名。
三、指腹股溝動脈搏動處。
此處當氣沖穴所在。《靈樞·經脈》載:胃足陽明脈……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中醫套用
一、氣街理論的意義和套用
氣街理論,以十二經標本為基礎,反映了經絡系統在人體頭、胸、腹、脛循行分布中相互交通的關係,主要說明了經絡的橫向聯繫,體現了經絡在人體各部聯繫形式的多樣性。氣街將人體自上而下分為頭、胸、腹、脛四部,從而將各部所屬的臟腑、器官、經穴緊密聯繫為一體,使各部形成相對獨立的功能系統。頭氣街以腦為中心,胸氣街以心肺為中心,腹氣街以肝、脾、腎及六腑為中心,臟腑氣血通過氣街而直達於外,灌注於諸經;諸經氣血也可借氣街直達於內,以養臟腑。氣街是臟腑和諸經氣血橫向輸注的捷徑。
臟腑通過氣街而前後相連,在軀幹部胸氣街將胸膺與背部相連貫,腹氣街將腹與背腰部相連貫。滑伯仁說:“臟腑腹背,氣相通應”。通應之路當是氣街。氣街以橫向分布為主,聯絡前後,溝通臟腑體表的內外關係,縱貫人體上下,成為經絡聯繫的統一體。
《靈樞·動輸》說:“夫四末陰陽之會,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相合,相輸如環”表明了四街在經脈運行中的另一含義。意為經脈及絡脈循行中,遇邪侵襲而被阻絕時,可通過四街,側行旁通,或從四末陰陽之會處,相輸如環,以保持經脈運行之如環無端。這是經絡理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
氣街理論,著重闡述頭、胸、腹、脛部是經氣匯合共同循行的通道。氣街是縱橫交錯的網路狀通道,與諸經脈臟腑器官組織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關並廣泛地聯繫。
分布於氣街部位的腧穴,既能治療局部疾病,又能治療相關內臟的疾病。手足三陽經及督脈均循行至頭面,分別與腦、頭面、五官相聯繫,其氣輸注於頭面部腧穴。如《靈樞·海論》以腦為髓海,其腧穴上在百會、下在風府;《靈樞·根結》手足各陽經在頭頸部的“入”穴。手三陰經均循行至胸,分別與肺、心、心包相聯繫,其氣輸注匯聚於胸部和背俞穴;足三陰經均循行至腹,分別與肝、脾、腎及六腑相聯繫,其氣輸注匯聚於腹部和背俞穴。因此,凡分布在相應氣街部位的腧穴,可治療各相關部位的疾病。如臨床上頭痛、頭暈疾患,可取頭氣街之腧穴百會、風池等穴治療;胸滿、咳喘,可取胸氣街之腧穴中府、肺俞等穴治療;腹痛、腹瀉,可取腹氣街之腧穴中脘、天樞、胃俞、脾俞、大腸俞等穴治療;下肢痿痹,可取脛氣街之腧穴髀關、伏兔、足三里等穴治療。《靈樞·衛氣》在論述氣街的主治功能時指出“所治者,謂頭痛眩仆,腹痛中滿暴脹,及有新積”,說明了氣街主治之特點。
同時,氣街橫貫臟腑經絡,縱分頭、胸、腹、脛的網路狀分布特點也擴大了十四經穴的主治範圍,各經穴不僅能治療臟腑本經脈的病症,而且還可以治療其他臟腑經脈的病變。氣街理論,開創了分部主治之先河,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可謂氣街所通,主治所及。
此外,氣街理論解釋了針灸理論與實踐中的許多困惑,對於針灸臨床腧穴配伍有重要指導意義。針灸臨床上採用的俞募配穴法、前後配穴法、近部取穴法等,均以氣街理論為依據。在“頭氣有街”理論啟示下發展起來的頭針、耳針、眼針、鼻針、面針等療法,在臨床治療中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二、氣沖穴別名
氣沖:Qì chōng(ST30)
定位: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腹內斜肌→腹橫肌。淺層布有腹壁淺動、靜脈,第十二胸神經前支和第一腰神經前支的外側皮支及前皮支。深層:下外側在腹股溝管內有精索(或子宮圓韌帶)、髂腹股溝神經和生殖股神經生殖支。
主治:①腹痛。②陽痿,陰腫,疝氣。③月經不調,不孕。
操作:直刺0.5~1.0寸,不宜灸。
三、腹股溝動脈搏動處。
此處氣街代指的體表部位為氣沖穴體表部位,為氣沖穴定位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