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失衡

氣血失衡包括了三個方面,即氣的失常,血的失常,氣血關係失常,屬中醫病機範疇。氣的失常一是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形成氣虛的病理狀態。二是氣的某些功能減退及氣的運動失常,出現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損太過,致血的濡養功能減弱而引起的血虛;二是血液運行失常而出現的血瘀、出血等病理變化;氣血關係失常主要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以及氣血兩虛等幾方面。

解讀

氣血失衡指氣、血的生成、功能、運行異常及氣血關係異常,它包括了三個方面,即氣的失常,血的失常,氣血關係失常,屬中醫病機範疇。

(一)氣的失常

氣的失常,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氣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過,形成氣虛的病理狀態。二是氣的某些功能減退及氣的運動失常,出現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或氣脫等氣機失調的病理變化。

(二)血的失常

血的失常,一是因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損太過,致血的濡養功能減弱而引起的血虛;二是血液運行失常而出現的血瘀、出血等病理變化。

(三)氣血關係失常

氣和血之間具有相互資生、相互依存和相互為用的關係。氣對於血,具有推動、溫煦、化生和統攝的作用;血對於氣,則具有濡養和運載等作用。故氣的虛衰和升降出入異常,必然影響及血。如氣虛則血無以生化,血液因之虛少;氣虛則推動、溫煦血液的功能減弱,血液因之運行不暢而滯澀;氣虛統攝血液的功能減弱,則血液因之外逸而出血;氣機郁滯,則血可因之而瘀阻;氣機逆亂,則血可隨氣上逆或下陷,出現上為吐血、衄血,乃至厥仆,下為便血、崩漏等症。

同樣,血的虛衰和血行失常時,也必然影響及氣。如血虛則氣無所養而衰少;血脫,則氣無所依而隨血脫逸;血瘀則氣亦隨之而郁滯。

故臨床氣血關係的失調,主要有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以及氣血兩虛等幾方面。

中醫套用

一、氣的失常

1、氣虛

氣虛,指一身之氣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狀態。形成氣虛的原因主要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養,或肺脾腎的功能失調而致氣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勞倦內傷,久病不復等,使氣過多消耗而致。

氣虛常見精神萎頓、倦怠乏力、眩暈、自汗、易於感冒、面色㿠白、舌淡、脈虛等症狀。偏於元氣虛者,可見生長發育遲緩,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於宗氣虛者,可見動則心悸、呼吸氣短等症。

營衛氣虛和臟腑、經絡氣虛的病機,則各有特點,臨床表現亦各有不同。

根據氣分陰陽的理論,氣虛可表現為偏於陰氣虛或偏於陽氣虛的不同。陰氣虛則涼潤作用減退而見熱象,所謂“陰虛則熱”;陽氣虛則溫煦作用不足而見寒象,所謂“陽虛則寒”。若熱象與寒象皆不明顯,則為氣虛的表現。不管陰氣虛還是陽氣虛,都可兼見倦怠乏力等氣虛的表現。

由於元氣主要由先天之精所化,是人身最根本、最重要的氣,是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故元氣虧虛可引起全身性氣虛,而無論何種氣虛亦終將導致元氣虧損,特別在小兒和老人表現得最為明顯。

2、氣機失調

氣機失調,是指氣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氣滯、氣逆、氣陷、氣閉、氣脫等病理變化。

升降出入,是氣的基本運動形式。氣的升降出入運動,推動和調節著臟腑經絡的功能活動和精氣血津液的貯藏、運行、輸布和代謝,維繫著機體各種生理機能的協調。氣的升降出入失常,則能影響臟腑經絡及精氣血津液等各種功能的協調平衡,病變涉及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等各個方面。一般地說,氣機失調可概括為氣滯、氣逆、氣陷、氣閉和氣脫等幾種情況。

(1)氣滯:氣滯,是指氣的流通不暢,郁滯不通的病理狀態。

氣滯,主要由於情志抑鬱,或痰、濕、食積、熱郁、瘀血等的阻滯,影響到氣的流通;或因臟腑功能失調,如肝氣失於疏泄、大腸失於傳導等,皆可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氣機不暢或郁滯,從而導致某些臟腑、經絡的功能障礙。氣滯一般屬於邪實為患,但亦有因氣虛推動無力而滯者。

氣滯的病理表現有多個方面:氣滯於某一經絡或局部,可出現相應部位的脹滿、疼痛。氣滯則血行不利,津液輸布不暢,故氣滯甚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飲水濕等病理產物。由於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調整全身氣機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故臟腑氣滯以肺、肝、脾胃為多見。肺氣壅塞,見胸悶、咳喘;肝鬱氣滯,見情志不暢、脅肋或少腹脹痛;脾胃氣滯,見脘腹脹痛,休作有時,大便秘結等。氣滯的表現雖然各不一樣,但共同的特點不外悶、脹、疼痛。因氣虛而滯者,一般在悶、脹、痛方面不如實證明顯,併兼見相應的氣虛徵象。

(2)氣逆:氣逆,指氣升之太過,或降之不及,以臟腑之氣逆上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逆,多由情志所傷,或因飲食不當,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濁壅阻所致,亦有因虛而氣機上逆者。

氣逆最常見於肺、胃和肝等臟腑。在肺,則肺失肅降,肺氣上逆,發為咳逆上氣。在胃,則胃失和降,胃氣上逆,發為噁心、嘔吐、噯氣、呃逆。在肝,則肝氣上逆,發為頭痛頭脹,面紅目赤,易怒等症。由於肝為剛髒,主動主升,而又為藏血之髒,因此在肝氣上逆時,甚則可導致血隨氣逆,或為咯血、吐血,乃至壅遏清竅而致昏厥。故《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

一般地說,氣逆於上,以實為主,但也有因虛而氣逆者。如肺虛而失肅降或腎不納氣,都可導致肺氣上逆;胃虛失降也能導致胃氣上逆。

(3)氣陷:氣陷,指氣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過,以氣虛升舉無力而下陷為特徵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陷多由氣虛病變發展而來,尤與脾氣的關係最為密切。若素體虛弱,或病久耗傷,致脾氣虛損,清陽不升,或中氣下陷,從而形成氣虛下陷的病變。氣陷的病理變化,主要有“上氣不足”與“中氣下陷”兩方面。

“上氣不足”,主要指上部之氣不足,頭目失養的病變。一般由於脾氣虛損,升清之力不足,無力將水谷精微上輸於頭目,致頭目失養,可見頭暈、目眩、耳鳴等症。正如《靈樞·口問》說:“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中氣下陷”,指脾氣虛損,升舉無力,氣機趨下,內臟位置維繫無力,而發生某些內臟的位置下移,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脫肛等病變。由於氣陷是在氣虛的基礎上形成的,而且與脾氣不升的關係最為密切,故常伴見面色無華,氣短乏力,語聲低微,脈弱無力,以及腰腹脹滿重墜,便意頻頻等症。

(4)氣閉:氣閉,即氣機閉阻,外出嚴重障礙,以致清竅閉塞,出現昏厥的一種病理狀態。

氣閉,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濁等閉塞氣機,使氣不得外出而閉塞清竅所致。氣閉的臨床所見,有因觸冒穢濁之氣所致的閉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氣厥,劇痛所致的痛厥,痰閉氣道之痰厥等等,其病機都屬於氣的外出突然嚴重受阻,而陷於清竅閉塞,神失所主的病理狀態。氣閉發生急驟,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為特點,多可自行緩解,亦有因閉不復而亡者。其臨床表現,除昏厥外,隨原因不同而伴相應症狀。

(5)氣脫:氣脫,即氣不內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氣脫多由於正不敵邪,或慢性疾病,正氣長期消耗而衰竭,以致氣不內守而外脫;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氣隨血脫或氣隨津泄而致氣脫,從而出現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狀態。氣脫可見面色蒼白、汗出不止、目閉口開、全身癱軟、手撒、二便失禁、脈微欲絕或虛大無根等症狀。

氣脫與亡陽、亡陰在病機和臨床表現方面多有相同之處,病機都屬氣的大量脫失,臨床上都可見因氣脫失而致虛衰不固及機能嚴重衰竭的表現,但亡陽是陽氣突然大量脫失,當見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等寒象,而亡陰是陰氣突然大量脫失,當出現大汗而皮膚尚溫、煩躁、脈數疾等熱性徵象。若無明顯寒象或熱象,但見氣虛不固及機能衰竭的上述表現,則稱為氣脫。因此,氣脫若偏向陽氣的暴脫,則為亡陽;若偏向陰氣的大脫,則為亡陰。

二、血的失常

1、血虛

血虛,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

失血過多,新血不能生成補充;或因脾胃虛弱,飲食營養不足,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礙;或因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因素而致營血暗耗等,均可導致血虛。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腎主骨生髓,輸精於肝,皆可化生血液,故血虛的成因與脾胃、腎的關係較為密切。

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都依賴於血的濡養而維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血虛就會出現全身或局部的失榮失養,功能活動逐漸衰退等虛弱證候。血虛者氣亦弱,故血虛除見失於滋榮的證候外,多伴氣虛症狀,常見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無華、神疲乏力、頭目眩暈、心悸不寧、脈細等臨床表現。

心主血、肝藏血,血虛時心、肝兩髒的症狀比較多見。心血不足常見驚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脈細澀或歇止等心失血養的症狀。肝血虧虛見兩目乾澀、視物昏花,或手足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症。若肝血不足,導致沖任失調,又可出現婦女經少,月經愆期,閉經諸症。

2、血運失常

血液運行失常出現的病理變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遲緩,流行不暢,甚則血液停滯的病理狀態。血瘀主要表現為血液運行郁滯不暢,或形成瘀積,可以為全身性病變,亦可瘀阻於臟腑、經絡、形體、官竅的某一局部,從而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但無論病在何處,均易見疼痛,且痛有定處,甚則局部形成腫塊,觸之較硬,位置比較固定,如腫塊生於腹內,稱為“症積”。另外,唇舌紫暗以及舌有瘀點、瘀斑,皮膚赤絲紅縷或青紫,肌膚甲錯,面色黧黑等,也是血液瘀滯的徵象。導致血瘀的病機,主要有氣虛、氣滯、痰濁、瘀血、血寒、血熱等。

血寒,是指血脈受寒,血流滯緩,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狀態。多因外感寒邪,侵犯血分,形成血寒;亦可因陽氣失於溫煦所致。

血寒的臨床表現,除見一般的陰寒證候外,常見血脈瘀阻而引起的疼痛,和手足、爪甲、皮膚及舌色青紫等表現。若寒凝心脈,心脈血氣痹阻,可發生真心痛;寒凝肝脈,肝經血氣瘀滯,可見脅下、少腹、陰部冷痛,或婦女痛經、閉經等。寒阻肌膚血脈,則見凍傷等症。寒瘀互結釀毒於內,可生症積。總之,隨寒邪阻滯血分的不同部位,而見不同的臨床表現。

(2)出血:出血,是指血液逸出血脈的病理狀態。逸出血脈的血液,稱為離經之血。若此離經之血不能及時消散或排出,蓄積於體內,則稱為瘀血。瘀血停積體內,又可引起多種病理變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可致氣隨血脫而引起全身功能衰竭。

導致出血的病機,主要有血熱、氣虛、外傷及瘀血內阻等。氣虛不攝、瘀血內阻及外傷導致出血的機理,前面已有介紹,此處僅敘述血熱。

血熱,即熱入血脈之中,使血行加速,脈絡擴張,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狀態。血熱多由於熱入血分所致,如溫邪、癘氣入於血分,或其他外感病邪入里化熱,傷及血分。另外,情志鬱結,五志過極化火,內火熾盛郁於血分,或陰虛火旺,亦致血熱。血熱病變,除一般熱盛的證候外,由於血行加速,脈絡擴張,可見面紅目赤,膚色發紅,舌色紅絳,經脈異常搏動等症狀。血熱熾盛,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常可引起各種出血,如吐血、衄血、尿血、皮膚癍疹、月經提前量多等。心主血脈而藏神,血熱則心神不安,可見心煩,或躁擾不安,甚則神昏、譫語、發狂等症。血熱的臨床表現,以既有熱象,又有動血為其特徵。

因為血液主要由營氣和津液組成,熱入血脈不僅可以耗傷營氣、津液而致血虛,而且可由熱灼津傷,使其失去潤澤流動之性,變得濃稠,乃至乾涸不能充盈脈道,血液運行不暢而為瘀。

三、氣血關係失常

(1)氣滯血瘀:氣滯血瘀,是指因氣的運行郁滯不暢,導致血液運行障礙,出現血瘀的病理狀態。

氣滯血瘀多因情志內傷,抑鬱不遂,氣機阻滯,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氣的疏泄作用在氣機調暢中起著關鍵作用,因而氣滯血瘀多與肝失疏泄密切相關。臨床上多見胸脅脹滿疼痛,瘕聚、症積等病證。肺主氣,調節全身氣機,輔心運血,若邪阻肺氣,宣降失司,日久可致心、肺氣滯血瘀,而見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表現。

氣滯可導致血瘀,血瘀必兼氣滯。由於氣滯和血瘀互為因果,多同時並存,常難以明確區分孰先孰後。如閃挫外傷等因素,就是氣滯和血瘀同時形成。但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氣滯血瘀,辨彆氣滯與血瘀的主次則是必要的。

(2)氣虛血瘀:氣虛血瘀,是指因氣對血的推動無力而致血行不暢,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狀態。

氣虛血瘀,較多見於心氣不足,運血無力而致的驚悸怔忡、喘促、水腫及氣虛血滯的肢體癱瘓、痿廢。另外,老年人多血瘀,且多氣虛,故氣虛血瘀病機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義。氣虛和氣滯可與血瘀並存,三者相互影響。

(3)氣不攝血:氣不攝血是指由於氣虛不足,統攝血液的生理功能減弱,血不循經,逸出脈外,而導致各種出血的病理狀態。

由於脾主統血,所以氣不攝血的病變,主要表現為中氣不足,氣不攝血的咯血、吐血、紫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症,同時兼見面色不華、疲乏倦怠、脈虛無力、舌淡等氣虛的表現。因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主升,所以脾不統血的病機,易見肌衄及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證。

氣攝血的功能,雖以脾之統血功能為主,但亦與其他臟腑之氣的盛衰有關。比如肺氣、肝氣、腎氣以及胃氣虧虛,也可減弱氣之統攝功能而發生出血。

(4)氣隨血脫:氣隨血脫,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時,氣也隨著血液的流失而急劇散脫,從而形成氣血並脫的危重病理狀態。

各種大失血皆可導致氣隨血脫,較常見的有外傷失血,嘔血和便血,或婦女崩中,產後大出血等因素。血為氣之載體,血脫則氣失去依附,故氣亦隨之散脫而亡失。症見精神萎靡、眩暈或暈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溫,或有抽搐,或見口乾,脈芤或微細。

氣隨血脫如能及時救治,則可轉危為安,繼而表現氣血兩虛的病理狀態。如病情惡化,可出現亡陰亡陽,發展為陰陽離決而死亡。

(5)氣血兩虛:氣血兩虛,即氣虛和血虛同時存在的病理狀態。

氣血兩虛,多因久病消耗,氣血兩傷所致;或先有失血,氣隨血耗;或先因氣虛,血化障礙而日漸衰少,從而形成氣血兩虛。“氣主呴之”,“血主濡之”。氣血兩虛,則臟腑經絡、形體官竅失之濡養,各種機能失之推動及調節,故可出現不榮或不用的病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肌體失養及感覺運動失常的病理徵象,如面色淡白或萎黃、少氣懶言、疲乏無力、形體瘦怯、心悸失眠、肌膚乾燥、肢體麻木,甚至感覺障礙、肢體痿廢不用等。

四、氣失常的辨證論治

1、氣陷證

主症:內臟下垂,如子宮脫垂、脫肛等,伴倦怠乏力,少氣懶言。

副症:肌無力,瞼廢,囟陷,胃脘隱痛,重墜喜按;久泄久痢,其瀉如注,完谷不化;腹部墜脹,氣短不足以息,努力呼吸有似於喘;癰證漫腫無頭,頂陷難收,潰膿質稀;崩中下血,長期不愈,血多質稀;胎動易滑,或習慣性流產;尿頻色清,時有便意,頭暈眼花,神疲嗜臥,不耐煩勞。

舌脈:舌淡苔白,脈弱。

治療法則:益氣升陷

代表方劑:補中益氣湯、升陷湯、舉元煎、提肛散。

2、氣滯證

主症:脹悶疼痛。

副症:頭脹痛,眩暈,面部時時發熱,眉棱骨痛,精神抑鬱,胃脘、腹部脹痛,常連兩脅,按之痛減,噯氣頻繁,或嘈雜吐酸,或疝瘕,或腹部脹滿中空無物;或大便不爽欲便不得,或腸鳴腹瀉,泄後痛緩,隨後又作,惱怒加甚;胸中氣滯,攻沖作痛,遊走不定,呼吸牽掣作痛,俯仰轉側不利;或心前區憋悶、絞痛,重則牽及肩臂內側,氣窒呼吸不暢;腰痛脹滿,連及腹脅,似有氣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遠;或遍身疼痛,遊走不定;婦女經前或經行時腹部脹甚於痛,或兼胸乳等處脹悶不舒,經行澀滯不暢,或經行後期;或者經閉。

舌脈:舌色正常或稍暗,苔白或黃,脈沉弦、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行氣疏滯。

代表方劑:香蘇散、四磨湯、木香調氣飲、烏藥散、加味烏藥散、逍遙散。

3、氣逆證

主症:咳逆喘息,肺氣上逆,呃逆,噯氣,噁心,嘔吐,反胃,頭痛,眩暈,昏厥(中風),嘔血,奔豚。

副症: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久咳,煩悶欲絕;胸隔痰滿,咽喉有聲,如水雞之鳴;肺脹,目如脫狀,息奔上氣,痞痰滿膈中,氣息奔急,喘息有聲;沖沖而氣急,喝喝而息數,張口抬肩,仰首挺胸,氣滿支心,心下悶亂,不欲聞人聲,休作有時,乍瘥乍極,呼吸短氣,手足厥逆,內煩結痛,溫溫欲吐;氣撞心疼吐蛔;胸中痞氣,上沖咽喉不得息;氣痞不宣,煩滿,懊�,虛煩不得眠;胸脅滿脹;急躁易怒,口苦吐酸,食能下咽,衄血,唾血。

舌脈:因其病因複雜,舌脈無明顯特徵。

治療法則:肺氣上逆宜肅肺止咳平喘;胃氣上逆宜和降胃氣;肝氣上逆宜平肝降逆;腎氣上逆宜平沖降逆。

代表方劑:肺氣上逆宜桂枝加厚朴、杏子湯、小陷胸湯、小青龍湯、蘇子降氣湯;胃氣上逆宜旋復代赭湯、小半夏湯、橘皮竹茹湯;肝氣上逆宜鎮肝熄風湯、龍膽瀉肝湯。腎氣上逆宜奔豚湯。

4、氣閉證

主症:神昏猝仆,不省人事,牙關緊閉,高熱昏迷,痙厥。

副症:猝然暈厥,四肢僵直而厥冷,兩手握固,胸滿氣喘,呼吸氣粗,面青;或者面赤,唇紫舌紅;或喉間痰鳴,口吐涎沫;或飽食後,突然昏厥,口不能言,肢不能舉,腹鼓而噯氣腐臭;或中暑昏厥,身熱汗出,氣喘不語,牙關微閉或口開;或者身熱神昏,躁擾不寧,妄言妄見,煩渴面赤,揚手擲足,循衣摸床,撮空理線;或昏迷煩躁,不知所苦間有神清之時,懶於動作,目喜閉或目開不欲見光,身熱不揚,渴不欲飲;或氣閉結胸,心下硬痛,手不可近;或氣喘不得平臥,卒然聲音嘶啞或失音,耳聾;或小便點滴而出或點滴不出;或大便不通,氣閉關格。

舌脈:舌淡或紅,苔白或黃或膩,脈伏、沉、弦、沉、滑、弦數、滑實、弦勁等。

治療法則:啟閉開竅

代表方劑:通關散、搐鼻散、蘇合香丸、安宮牛黃丸、五苓散、大承氣湯、大陷胸湯、神仙解語湯、羚角鉤藤湯。

5、氣脫證

主證:呼吸微弱而不規則,昏迷或昏仆,汗出不止,肢厥身涼,面色蒼白,口開目合,手撒身軟,二便失禁。

舌脈:脈微欲絕,舌質淡白,苔白潤。

治法:益氣回陽,扶正固脫

代表方劑:參附湯。

6、氣虛證

主症: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頭暈目眩,自汗,活動時諸症加甚。

副症:反覆感冒,長期不愈;咳嗽聲低,氣短虛怯;喘促息微,氣不得續;久病呃逆,短促聲低,心悸神怯;泄瀉日久,形體消瘦,納食不佳,肢體困怠;年高便秘,便溏不燥;小便作淋,少腹氣墜,里急後重,逼墜作痛;癃閉,遺尿;驚悸,怔忡,健忘,癲癇,痴呆,眩暈,頭痛綿綿不已,時有間歇,喜按;虛勞,麻木;素常體弱,突然昏倒,重者可見口開目閉、手撒遺尿、肢體鬆弛、鼻鼾吐沫,或汗出喘促等。

舌脈:舌淡苔白,脈虛弱無力。

治療法則:益氣補虛。

代表方劑:四君子湯、人參益氣湯、玉屏風散、補中益氣湯、參附湯。

五、血失常的辯證論治

1、血虛證

主症:面色萎黃,或淡白無華。

副症:口唇、眼結膜、爪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月經延期或閉經。

舌脈:舌淡苔白,脈細無力或細澀。

治療法則:補血為主。

代表方劑:四物湯、歸脾湯、當歸補血湯。

2、血脫證

主症:突然大量失血,或慢性失血久而不愈。

副症:面色蒼白,夭然不澤,頭暈眼花,心悸怔仲,氣微而短,四肢清冷,甚則昏厥、不省人事。

舌脈:舌淡白,脈空虛或芤,或微細欲絕。

治療法則:益氣養血固脫。

代表方劑:獨參湯、參附湯、人參養榮湯。

以止血者,必致敗絕陽氣,適足以速其死爾。”

3、血瘀證

主症:疼痛,腫塊,出血。

副症:其疼痛如針刺刀割,痛有定處,拒按,常在夜間加劇;其腫塊在體表者,色呈青紫,在腹內者,堅硬按之不移;其出血或反覆不止,色澤紫暗,夾有血塊,或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黧黑,肌膚甲錯,口唇、爪甲紫暗,或皮下紫斑,或肌表絲狀如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婦女可見經閉或崩漏。

舌脈:舌質紫暗,或見瘀點、瘀斑,脈細澀。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少腹逐瘀湯、膈下逐瘀湯、身痛逐瘀湯、通竅活血湯、復元活血湯、補陽還五湯。

4、血熱證

主症:身熱,心煩。

副症:口渴不喜飲,身熱夜甚,甚則神昏,躁擾發狂,以及發斑吐衄,尿血便血,女子月經過多或崩漏,其出血具有勢較急,量較多,色深紅的特點。

舌脈:舌質紅絳,脈細數。

治療法則: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安神。

代表方劑:清營湯、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

艱於流布,發熱致疲,尤易易也。”

5、血寒證

主症:惡(畏)寒,怕冷,手足清冷。

副症:肢體麻木,皮肢不澤,喜暖,心腹胃脘冷痛,得熱痛減,面色青黑或蒼白,婦女可見月經愈期,痛經。

舌脈:舌淡暗,脈細緩或沉遲。

暗淡,脈細緩沉遲。

治療法則:溫陽散寒。

代表方劑:理中湯、陽和湯、參附湯。

六、氣血失調的辨證論治

1、氣血兩虛證

主症:面色㿠白或萎黃,心悸氣短。

副症:頭目眩暈,失眠健忘,多夢自汗,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發色不澤,唇甲淡白;或食少納呆,飲食無味,形體消瘦;或手足麻木,肌膚不仁。

舌脈: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或緩而無力。

治療法則:補氣養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八珍湯。

2、氣滯血瘀

主症:刺痛拒按,痛處不移,面色晦暗或黧黑。

副症:胸脅脹悶,走竄疼痛,性情急躁或抑鬱;或譫語,或發狂;或脅下痞塊,堅硬不移;或口唇爪甲青紫,肌膚甲錯;或口渴但欲嗽水不欲咽;或皮膚紫斑,或肌表有絲狀血縷,或腹部青筋外露,或下肢青筋脹痛;或大便色黑如柏油;或痛經,閉經、惡露不盡,血色紫暗夾有血塊。

舌脈:舌紫暗或有瘀斑,脈細澀或沉澀,或結代。

治療法則: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代表方劑:血府逐瘀湯、身痛逐瘀湯、復元活血湯、少腹逐瘀湯、通竅活血湯、膈下逐瘀湯等。

3、氣不攝血

主證:吐血,便血,皮下瘀斑,崩漏,氣短,倦怠乏力,面色白而無華。

舌脈:舌淡,脈細弱等。

治療原則:補氣攝血。

代表方劑:歸脾湯加減等。

4、氣虛血瘀

主證:神疲乏力,氣短,動則益甚,顏面微浮,或半身不遂,大便稀溏或便秘不暢,小便清。

舌脈:舌質黯,苔白。

治法:補氣活血

代表方劑:補陽還五湯等。

5、氣隨血脫

主證:面色蒼白,汗出肢冷,舌淡無華,精神萎靡、眩暈或暈厥、冷汗淋漓、四末不溫,或有抽搐,或見口乾。

舌脈:舌淡,脈芤或微細。

治法:益氣固脫。

代表方劑:獨參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