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氣納三焦”、“血歸包絡”,是子午流注納甲法中陽日陽時開陽經穴,陰日陰時開陰經穴的開穴規律。三焦為陽氣之父,包絡為陰血之母,十二經脈配屬十個天干,此二經則寄屬於壬癸二乾。陽乾注腑,甲、丙、戊、庚、壬為陽乾,在井、榮、俞、經、合開完之後,“重見”陽乾,必須氣納三焦,在三焦經必開一穴;陰乾注髒,乙、丁、己、辛、癸為陰乾,在井、榮、俞、經,合開完之後,“重見”陰乾,必須血歸包絡,在包絡經必開一穴,這樣才符合十二經脈氣血流注規律。
例如甲日戌時開膽經井穴竅陰,經丙子、戊寅、庚辰、壬午到甲申時,即為“重見甲”,因甲乃陽日,則氣納三焦,必開液門穴,甲屬陽木,液門屬水,即水生木(他生我)的意思。乙日酉時開肝經井穴大敦,經丁亥、己丑、辛卯、癸巳到乙未時,即為“重見乙”,因乙乃陰日,則血歸包絡,必開勞宮穴,乙屬陰木,勞宮屬火,即木生火(我生他)的意思。其餘各經依此類推。
推算納甲法的關鍵是掌握天干記日、地支記時。首先推算當天的天干,根據天干與經脈的配合關係確定值日經,再按經生經、穴生穴規律,推出開取的其他五輸穴;取穴時辰用地支推算。許多書籍為了全面完善,常常介紹年、月、日、時乾支的推算,這些方法有的類似,有的重複,造成讀者抓不住主要問題,產生思維的混亂。“經生經、穴生穴”這一規律的體現,如例,在開取脾(土)經的井(木)穴之後,取肺(金)經的滎(火)穴,脾土生肺金,井木生滎火;同樣開下一經五輸穴腎(水)經輸(土)穴太溪,為肺金生腎水,滎火生輸土。在取輸穴時要“返本還原”,取值日經上的原穴。
中醫套用
“氣納三焦”為子午流注納甲法陽日陽時開陽經穴的開穴規律,納甲法開穴的推算法,雖很周密,但在臨床運用時,決不能脫離具體病症,固定不移的在某時只取某穴治療,而應在逐日按時開穴的基礎上,根據病情及開穴的主治功能,適當運用。這樣才能發揮流注針法的特點而獲最佳療效。正如李梴在《醫學入門》中所說;“必適其用為貴……必穴與病相宜,乃可針也。”因此在納加法的臨床運用上,必須注意按時開穴、定時開穴、配穴與手法等問題,茲分述於次:
(一)按時開穴
凡病人前來就診的時日,其開穴恰與病情相適合,當即在此時辰及時取穴治療,如牙痛病人,於戊日庚申時來診。即可取二間穴配合谷穴治療。
(二)定時開穴
選擇與病情相適應的開穴,預約病人按開穴時辰前來就診,叫做定時開穴,一般慢性病人就診時之開穴,不適合病情,即可用定時開穴的方法。例如慢性咽炎病人可約定在己日辛未時取魚際穴治之。運用此法可參看按穴尋時。
(三)配穴治療
不論是按時開穴或定時開穴,都應適當配穴,可先針灸開穴,後針灸配穴。但配穴不宜過多。
(四)補瀉手法
子午流注針法,由於注重經脈氣血盛衰開闔的周期性逐日按時定穴進行針治,以調和氣血,補虛瀉實,所以在手法套用上,主要強調使用迎隨補瀉手法,必要對加用提插、捻轉補瀉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