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隱

民隱

民隱,是漢語辭彙,拼音是mín yǐn,釋義為民眾的痛苦。

引證詳解

《國語·周語上》:“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隱,痛也。”

漢 張衡 《東京賦》:“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訪萬機,詢朝政,勤恤民隱,而除其眚。”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振民隱,脩國章。”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東南之幽阻,懼民隱之不聞。”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太史採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清·孫嘉淦《三習一弊疏》:“懷保之願宏,而後知民隱難周。”

清 錢謙益 《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陳必謙授文林郎制》:“勞勩服官,以勤恤民隱為事。”

1.

《國語·周語上》:“先王非務武也,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韋昭 註:“隱,痛也。”

2.

漢 張衡 《東京賦》:“乃羨公侯卿士,登自東除,訪萬機,詢朝政,勤恤民隱,而除其眚。”

3.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振民隱,脩國章。”

4.

清 姚鼐 《聖駕南巡賦》序:“皇帝承基,至仁究物,念東南之幽阻,懼民隱之不聞。”

5.

鄭觀應 《盛世危言·日報》:“太史採風,行人問俗,所以求通民隱達民情者,如是其亟亟也。”

6.

清·孫嘉淦《三習一弊疏》:“懷保之願宏,而後知民隱難周。”

7.

清 錢謙益 《南京江西道監察御史陳必謙授文林郎制》:“勞勩服官,以勤恤民隱為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