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民治民兵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兩個時期的組織和活動,在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消滅蔣家王朝的偉大鬥爭中做出了一定貢獻,不愧是龍華革命老區人民的好兒女,現將一些活動情況回憶提供如下:
抗日戰爭時期,民治鄉的民兵組織於1940年在樟村成立,主要有地下黨工作同志文貫(葵涌壩崗人,現離休在家)、趙學等開展活動,民眾抗日熱情不斷高漲。根據當時形勢與任務,名稱上沒有稱民兵,而是稱樟坑村自衛隊(當民治鄉政權成立後改稱抗日自衛隊)。1942年後,隨著鄉政權公開建立,在地下黨工作同志的宣傳教育和發動下,望天湖、白石龍、雷公徑、江雅園、楊尾等自然村相繼成立自衛隊組織。當時革命形勢雖處低潮,但廣大青壯年抗日熱潮不減,爭相報名參加自衛隊組織。樟坑村自衛隊員1942年開始組建時只有20多人,後發展到40多人。各村自衛隊成立後,區鄉政權及時組織他們培訓軍事知識和學習文化知識,幫助和指導他們提高政治、軍事素質。當時曾以樟坑村為中心,用10天時間集中各村自衛隊員在下午學軍事政治。
民治鄉抗日自衛隊(民兵)1940年至1945年抗日鬥爭中,有一些事跡很值得回顧:
1、敢同敵人戰鬥。自衛隊主動出擊同日偽敵人打伏擊戰兩次。一次是1941年民治的“烏石崗”伏擊戰,據知用紙殼梘(鳥槍)打死打傷日本兵各1名,日本派人從死傷員身上檢查,知道是民兵用鳥槍打的。後來日敵在第二趟掃蕩報復中,放火燒望天湖村民房屋10多間。另一次約1942年在樟坑村外圍,這次是跟著游擊隊打的,戰鬥結束後參加清理戰場,放火燒毀了樟坑炮樓。
2、1945年10月,遵照區武裝部門和民治鄉政府指示,以“民治鄉抗日自衛隊”的名義會同地方部隊參加南頭、深圳日敵投降的受降工作(當時的具體領導鄧望、鄧貢析、鄧×清)。直至10月底國民黨新一軍路過深圳(隊伍當時住湖背向西祠堂),形勢開始惡化。隊伍接何富儒、張子修同志通知撤回龍華牛地埔,約在11月初隊伍暫時疏散。
3、為使人民民眾在日偽敵人掃蕩時及時疏散隱蔽,民治鄉以樟坑自衛隊為中心,組織了雷公徑(現在民樂)、江雅園、楊尾、長嶺皮、龍華、清湖等村自衛隊,同時在各主要路口設定瞭望崗哨,如雷公徑負責深圳方向,長嶺皮負責南頭方向,楊尾、坂田負責石岩和布吉方向,清湖負責觀瀾、石岩方向,龍華負責各崗哨,發現來敵,便以打銅鑼吹響螺角、哨子等信號,通知民眾及時疏散隱蔽,免受損失,敵人走後亦用上述信號告訴大家平安回家。
4、在形勢惡劣或遇上農忙,自衛隊員及時組織幫耕互助。
1940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五年時間裡,民治鄉抗日自衛隊雖不是全脫產的隊伍,但在那戰火紛飛年代,招之能來,來之能戰,不愧是龍華革命老區的好兒女。
在解放戰爭時期,1947年,隨著惠東寶人民護鄉團的成立,民治鄉的民兵以樟坑村原自衛隊為基礎,地方黨指派鄧望、鄧×清以民兵的名稱,於1948年初正式成立武裝基幹民兵,直接隸屬區武裝部門領導。為了提高隊員政治軍事素質,區武裝部門派何富儒同志負責指導。1948年粵贛湘邊縱隊成立之後,在整個解放戰爭大好形勢影響下,隊伍不斷壯大(共有70多人),槍枝彈藥得到三團支持,民兵們勇敢戰鬥。為了鼓舞士氣,團部曾強同志從三虎隊抽調一挺磨盤機槍,配備給部隊。為了長革命志氣滅敵人威風,隊伍曾獨立伏擊來掃蕩的國民黨軍隊。1949年初,在亞寄山(長嶺皮村背後大山)一次伏擊戰中,隊員吳美清犧牲(長嶺皮村人),吳珠妹頭部受傷,經一個星期搶救無效死亡。這次戰鬥雖死兩人,同志們沒有受影響,反而士氣更高,在5月份配合雙虎隊攻打平湖炮樓偽鄉公所挑選突擊隊時,大家踴躍報名,後因敵情摸不清沒有去打。1949年下半年,為了配合全國解放,隊伍基本全脫產集中訓練,1949年10月約12日,根據周吉同志指示,會同三虎隊、五虎隊、稅警連參加寶安地區的解放工作,當時民基連主要任務是進駐解放寶安西鄉。1950年初,寶安地區解放之後,成立了寶安縣大隊,民基連改編為寶安縣大隊第三隊。當時,隊伍中大部分是不能長期脫產的,改編時除部份骨幹留下,大部分復員回鄉,從此,基幹民兵算完成歷史任務。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民治鄉的民兵為龍華人民爭了光。1950年初,中央召開全國民兵英模大會,龍華選派代表鄧賢新同志(樟坑村老黨員,原民兵領導人之一)參加,並接受毛主席授予中國自己製造新式步槍一支(據說此槍在“文化大革命”時被紅衛兵收繳,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