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本書共分為十二章,分別是:第一章 民族經濟學的主體、對象、主義、方法、主題、內容、範疇、體系;第二章 經濟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關係;第三章 民族經濟的政治機制與文化內涵;第四章 民族經濟制度;第五章 民族經濟體制;第六章 民族經濟結構與運行機制;第七章 民族經濟的經營管理;第八章 民族經濟關係與交往;第九章 民族經濟發展;第十章 現代經濟大趨勢中民族經濟發展的共性與特性;第十一章 中華民族經濟的現代化;第十二章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民族經濟學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是建立在第四層次具體專題研究基礎上,對第三、二層次研究成果的不斷概括。其成果是以下三個層次的一般性前提。並在三層次的研究中加以檢驗和修正。由此這四個層次構成一個整體系統,並在從具體到抽象和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進程中共同發展。
研究對象
廣義上
從廣義上來說,民族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可以根據研究的需要,研究世界上各個民族的經濟問題,既可以把一個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專門研究對象,也可以把一些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專門研究對象。這就是說,民族經濟學是以某些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自己的專門研究對象的。如果脫離了具體民族,就社會和國家範圍來研究經濟問題,那就不是民族經濟學。
狹義上
從狹義上來說,民族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指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的經濟問題,它既可以把一個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專門研究對象,也可以把一個民族地區(包括若干個少數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專門研究對象,還可以把所有少數民族的經濟問題作為綜合研究的對象。其作用是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等分支學科所無法替代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民族經濟學學對於東西部差距、不同民族間經濟差距、民族地區可持續發展、加速發展戰略、西部經濟開發、西部人力資源開發、邊境開放與邊境貿易、西部生態、民族地區城鎮化與鄉鎮經濟等問題的研究,都取得了公認的理論建樹,在實踐中形成了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科理論體系。
研究成果
民族經濟學誕生以來,研究成果豐碩。1994~2002年國內主要學術期刊發表的民族經濟方面的論文(包括同西部多民族省區經濟有關的論文)累計約6200多篇;在國家圖書館資料庫中 , 1980—2002年國內公開出版的研究少數民族經濟、民族地區經濟的學術著作約168部。
民族經濟學學科極為重視專業性教育,大力培養各級各類民族經濟人才。已經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中央民族大學、蘭州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雲南大學等約 30所高校中形成了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的人才培養體系。
《民族經濟學》課程,已經被國家教育部規定為本科民族學專業必須開設的專業理論課程。民族經濟學是重慶三峽學院的重點建設課程,也是重慶市在建精品課程。《民族經濟學》課程於2002年以來,作為民族學專業本科學生必修的專業課程之一,分別於2002年9月,2003年9月,2004年9月,2005年9月向本科學生開設。2002年民族經濟學被列為民族學專業的核心課程,2003年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教學大綱和教案。2004年再次對教學大綱和教案進行修訂, 2005年獲準學校批准編寫《民族經濟學簡明教程》。
學科性質
現在關於民族經濟學的學科性質的探討,綜合一下,主要有以下幾種代表性的觀點。
1.第一種觀點認為:民族經濟學是一門強調民族問題與經濟問題之間相互關係的學科,它的研究重點放在民族學科與經濟學科的交叉點上,其學科性質具有邊緣性、交叉性和中介性的特點。這種觀點的主要側重民族問題和經濟問題的研究,代表是李竹青、那日主編的《中國少數民族經濟概論》。
2.第二種觀點認為:民族經濟這個概念或範疇,它的本質特徵是具有二重性,即民族因素和經濟因素二者融合為一體。民族經濟學是介乎民族學和經濟學之間的一門中介學科,或者說是研究民族與經濟兩者相結合區間的一門邊緣學科,還可以說是研究人類社會不同形態條件下的民族因素和經濟因素兩者交叉互動過程特點與規律的一門交叉性學科,或者說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學科。這種觀點竭力從不同角度深刻解釋民族經濟學,主要代表是施正一老師的《民族經濟學教程》
3.第三種觀點認為:民族經濟學就是研究多民族國家內民族集團與單個民族的經濟生活及居住區域經濟成長與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及其一般規律的一門科學。這種觀點屬於狹義的理解民族經濟學的性質。主要代表是李忠斌編著的《民族經濟發展新論》。
4.有人還認為,民族經濟學的提法本身就不準確,與區域經濟學有很多重複的領域,但我們應該看到,民族經濟學主要研究重點是民族學科與經濟學科的交叉,而區域經濟學則側重於從地域與經濟的關係方面的研究,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別。
總之,在中國,沒有民族經濟的發展,中國經濟的發展就不能充分協調,沒有民族經濟的發展,民族地區人們的生活水平就很難提高,沒有民族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和諧社會和新農村建設就不是全面的建設。因此,無論是在實踐中,還是理論研究中,我們要加倍努力,促進民族經濟學的發展和完善。
圖書目錄
序
第一章 民族經濟學的主體、對象、主義、方法、主題、內容、範疇、體系
一、主體:各民族有意識的勞動者
二、對象:在明確經濟的民族性前提下研究民族的經濟發展與關係的矛盾
三、主義:在社會主義本質和原則指導下的各民族勞動者經濟意識的概括
四、方法:實證與抽象的辯證統一
五、主題:探討各民族勞動者自主發展經濟的目的、方向、根據、條件和方式
六、內容:揭示和論證民族經濟發展及民族經濟關係中的矛盾
七、範疇:民族經濟矛盾的層次與主幹概念規定
八、民族經濟學的體系
第二章 經濟的民族性和民族的經濟發展與經濟關係
一、民族是歷史形成的人類社會存在方式
二、民族是經濟的必要社會形式和屬性
三、經濟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四、民族經濟發展的動因與動力
五、民族內部的經濟關係與矛盾
六、民族間的經濟關係與矛盾
第三章 民族經濟的政治機制與文化內涵
一、民族與國家:統一與差異
二、民族經濟受國家政治制度的制約
三、、民族經濟受本民族特殊政治體制、政策等制約
四、民族經濟以民族文化為內涵
萬、國家的統一文化對民族經濟的制約
六、文化變革對民族經濟的促進
第四章 民族經濟制度
一、民族經濟制度的劃分標準:民族勞動者素質技能和社會地位
二、民族經濟制度的內容:勞動力所有權和生產資料所有權及其派生的權利體系
三、民族經濟制度的演進:以民族勞動者的社會地位和權利為標誌對社會歷史發展階段的劃分
四、民族經濟制度和國家經濟制度的統一
五、民族經濟制度與國家經濟制度的差異
六、變革經濟制度是民族經濟發展的首要條件
第五章 民族經濟體制
一、民族經濟體制的界定
二、近現代民族經濟體制的具體形式
三、不同制度的民族經濟體制的比較
四、民族經濟體制改革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五、經濟體制改革應充分考慮各民族經濟的特點
六、自主積極的經濟體制改革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第六章 民族經濟結構與運行機制
一、經濟結構是經濟體制在總體經濟過程中的具體化
二、民族經濟結構功能的動態發揮:運行機制
三、民族經濟結構在國家經濟結構中的地位
四、社會主義現代民族經濟結構的核心:各族勞動者素質技能結構
五、民族經濟的投資結構
六、民族經濟的就業結構
七、民族經濟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八、民族經濟的流通、分配、消費結構
九、民族經濟的區域結構
十、民族經濟結構的合理是運行機制最佳化的根據
十一、調整經濟結構,最佳化運行機制,促進民族經濟發展
第七章 民族經濟的經營管理
一、民族經濟的制度、體制、結構決定其經營管理
二、各民族文化對經營管理的制約
三、經營管理的權利和義務
四、個體生產的經營管理
五、私有企業的經營管理
六、公有企業的經營管理
七、民族經濟中多種經營管理方式並存及其相互制約和演化
第八章 民族經濟關係與交往
一、民族間經濟關係是民族經濟學的重要內容
二、國內民族經濟關係
三、國際民族經濟關係
四、密切交往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
五、民族經濟國際交往中的主權和利益衝突
六、民族經濟在交往中的融合與發展
第九章 民族經濟發展
一、民族的興衰取決於經濟發展
二、民族經濟發展的根據在能否確立提高勞動者社會地位的制度
三、變革經濟制度,改革經濟體制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由之途
四、更新觀念是民族經濟發展的必要內容
五、民族經濟發展中的自主與開放
六、民族經濟發展與民族特點的保持和傳承
第十章 現代經濟大趨勢中民族經濟發展的共性與特性
一、資本全球化主導的現代工業化
二、工業化是現代化民族經濟發展的普遍趨勢
三、現代工業化的實質是勞動者素質技能的提高與發揮
四、不進行工業化的民族經濟必然衰亡
五、在工業化中落後的民族經濟只能居依附地位
六、工業化先進民族經濟發展的前途在於否定資本統治制度
七、工業化落後民族經濟發展的出路在於加速度提高勞動者社會地位和素質技能
八、社會主義:現代世界各民族經濟發展的共同趨勢
第十一章 中華民族經濟的現代化
一、中華民族是歷史形成的經濟、政治、文化統一體
二、中華民族經濟中的支民族成分
三、中華民族經濟歷史上的先進與現代的落後
四、主權完整和自主發展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五、社會主義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指導
六、工業化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根本任務
七、城市化是中華民族經濟現代化的必然趨勢
八、中華民族經濟發展中各支民族的和諧互動
第十二章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一、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的規定與分布
二、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差異
三、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應以勞動者為主體
四、社會主義是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的指導思想
五、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的主題是人的現代化主導的可持續發展的全面工業化
六、中國少數民族經濟體制的改革:一般性和特殊性
七、民族區域自治法在少數民族經濟體制改革與發展中的規範作用
八、以提高勞動者素質技能為中心,調整經濟結構,完善經營管理,擴大交往,實現少數民族經濟的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