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日本民主黨成立於1998年4月27日,勢力從戰後的一個小黨漸漸增強到今日的第二大黨。日本民主黨由四個由自民黨分裂出、成立較早的反對黨合併而成,這四個政黨包括了,日本民主黨,好統治黨(Minseito),新進黨(ShintoYuai)和民主改革黨。
日本民主黨於成立之初在眾議院有九十三席,在參議院則有三十八席。通過大選逐漸壯大起來,2000年與日本自由黨合併後,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僅次於自民黨的日本第二大政黨2003年10月22日,在民主黨主席的演說之中發表聲明,並表示由自民黨所組成的日本政府應該放棄軍事武力及許多重大的左派主張使得民主黨獲得眾多日本人民的支持。因此,民主黨的議席更快速的成長為178席。並成為自由民主黨的主要競爭對手。
歷史沿革
新進黨成立以來,就很快在和自由民主黨中被埋沒,日本小型政黨的前景不妙。而新黨先驅的幹事長鳩山由紀夫在1996年1月分析下次眾議院大選時指出,新黨先驅很可能只有2—4名候選人當選,他提議組成以新黨先驅、社會民主黨為中心的,同時包括部分新進黨員和自民黨員的新政黨。
1996年4月1日,鳩山和新進黨總務會長代理船田元進行會面,就組成新黨的問題達成共識。時人將這將要組成的政黨稱為“鳩船新黨”。不過船田最終因為政見問題沒有加入。與此同時,鳩山和熱心於一同組織新黨的新黨先驅代表武村正義在多項問題上存在分歧——尤其是在參加新黨的方式問題上,鳩山主張新黨應該以普通市民為中心,不應該簡單地合併原有政黨,不應是“選舉互助會”,而是應該以個人參加為主,通過每個個人的判斷來決定其意志;而武村則堅持在黨內協商的基礎上,新黨先驅全體加入新黨。
鳩山大力批判“自民·社會·先驅”聯合政權,打出“徹底改革日本政治、行政”的旗號;而武村則堅持繼續參加聯合政權。最終鳩山宣布退出先當先驅,以及拒絕武村加入新黨。同年9月11日,“民主黨設立委員會”結成,發起者有鳩山由紀夫、菅直人(新黨先驅)、鳩山邦夫(由紀夫的胞弟,新進黨)、橫路孝弘、岡崎富子(社民黨)等。9月28日,民主黨正式成立,政綱是推進行政改革,將官僚主導政治轉變為市民主導;強調地方分權;將日本建設成面向21世紀的先進已開發國家。成立之時,民主黨擁有57名國會議員(52名眾議院、5名參議院),是國會內僅次於自民黨和新進黨的第三大黨。民主黨還同時設立“二人代表制” ,鳩山由紀夫負責黨務,菅直人負責政務。同年10月底眾議院總選舉,民主黨取得52席,與選前一樣,沒有變化。而內閣總理大臣橋本龍太郎在選後即暗示可以考慮民主黨代表入閣,不過民主黨拒絕,並表示將實行“閣外監督”。
民主黨黨內的鳩山和菅的矛盾一直存在。鳩山一直強調民主黨的個人參與的重要性,但是菅希望民主黨能成為大政黨,而且主張和自民黨聯合執政。菅本人在民主黨成立之後也一度繼續留在政府內閣中擔任厚生大臣,而正是他擔任厚生相期間處理愛滋病對策問題為他贏得了良好的名聲,他也因此成為民主黨的頭號人物,在1997年擔任第二任黨代表,而鳩山則轉任幹事長。
隨著更多新進黨員脫黨加入民主黨,民主黨也不斷壯大。1997年12月,鳩山、菅和新進黨的細川護熙、鹿野道彥、羽田孜舉行會談,就下年的參眾兩院選舉合作達成共識,決定在參議院選舉前成立新黨。
1998年1月7日,民主黨和太陽黨、國民之聲、新黨友愛、民主改革連合、五人黨組成院內會派“民主友愛太陽國民連合”(民友連)。同年4月27日,民主黨和民政黨、新黨友愛、民主改革連合正式合併成新民主黨。
2003年9月,民主黨與小澤一郎領導的自由黨再次合併為一個新的民主黨,使民主黨的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同年11月9日,日本舉行第43屆大選,在眾議院480個議席中,主要執政黨自民黨由原來的247席降至237席,跌破眾議院議席的半數;而民主黨取得了長足進步,由137席增至177席。日本政壇由此進入了兩大保守政黨抗衡的時代。
2004年7月,日本第20屆參議院選舉,民主黨獲得50席,不僅超過執政的自民黨,且刷新了在野政黨在參議院選舉中所獲議席的歷史紀錄。這一結果顯示日本兩大政黨主導政壇的趨勢更加明朗。2004年7月,民主黨在日本參議院選舉中再次獲勝,總席位增至109個席位,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
從2006年4月起,小澤一郎出任民主黨領導人。2009年5月11日,小澤一郎因其首席秘書涉嫌違反《政治資金規正法》,迫於壓力宣布辭職。5月16日,民主黨舉行該黨代表(即黨首)選舉,時任幹事長鳩山由紀夫擊敗對手副代表岡田克也當選新一任代表。
在2012年12月17日的新一輪眾議院選舉中,以57個席位慘敗(主要對手自民黨獲得294個議席),重新回歸在野黨行列。2012年12月25日日本前經濟產業大臣海江田萬里當選民主黨新黨首,任期到2015年9月。
傾向主張
日本民主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構築新自由社會。對內主張建立自由、透明和公開的經濟社會體系,並推動其日趨完善和成熟發展。主張在著力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要兼顧社會公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在對外關係中,主張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發展與世界各國的友好關係,營造和平、自由和公開的國際環境。在雙邊關係中主張優先考慮與美國的同盟,並努力培養與中國、韓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的友好互信關係。 日本民主黨的以“建立自由與安心的社會”為號召,政策包括要求日本政治“脫官僚”,反對“政治精英、政府官僚、產業界三者緊密結合的鐵三角關係”、建立透明與公正的規範、實現共生社會、國民主權原則、在國際上建立可信賴的國家。現在作為日本的在野黨。民主黨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可是,小澤一郎主張,天皇參拜靖國神社。
民主黨屬溫和保守型政黨,主張推行民主、穩健的政治路線,並主張加強與亞洲各國開展外交活動,深化經濟關係,強調對華發展友好合作關係。該黨支持基礎主要為工會組織和市民工薪階層,其黨員主要為年輕的職業人士,包括政府官員、律師、醫生、銀行家和新聞工作人員等。
主張修憲和強化日美同盟
前黨首前原的政策主張保守色彩較重。他積極主張修改日本憲法,強調應該刪除憲法第九條第二款,要求日本擁有陸海空戰爭力量,日本應該擁有集體自衛權,主張強化日美軍事同盟關係。
前原被稱為“日本的布萊爾”,他關於稅金等政策的主張也被認為與布萊爾的“第三條道路”相仿。但外界對前原誠司能在多大程度上貫徹其重建民主黨的宣言表示疑慮。當選黨首後,前原表示不會維護“勞動組合”及業界團體這些民主黨歷來支持層的既得利益,他宣稱,“如果民主黨與勞動組合及業界團體的意見相異,會毅然提出並有與其對峙的勇氣”。不過,民主黨內舊社會黨和舊民社黨勢力與“勞動組合”關係歷來深厚,而且黨內舊自民黨勢力也多受到業界團體的照顧,外界對前原誠司如何才能發揮“勇氣”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結構人事
人事
設有最高顧問、代表(主席)、副代表(副主席)、幹事長、國會對策委員長、常任幹事會議長、選舉對策委員長、幹事長代理、總務局長、役員事長、組織委員長、代議士會長、參議院議員會長、參議院幹事長、參議院國會對策委員長以及全國各地之常任幹事長。
組織結構
民主黨是代表市民工薪階層利益的溫和保守型政黨,主要支持基礎是工會組織。有黨員約3萬人,另有黨友約5.5萬人。黨員主要由年輕的業界專業人士組成,有官員、律師、醫生、銀行家、記者等。黨員江田五月現任日本參議院議長,是日本首位反對黨成員任該職位。
經費來源
公費補助、黨員繳交之黨費以及政治捐獻(包括個人、法人以及政治團體)。
黨內治理
面對黨內錯綜複雜的派系勢力,前原誠司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強團結,率全黨與占全部議席三分之二以上的自民黨較量。他表示,在決定黨的高層名單時不會考慮搞派系平衡,也不顧及老少之分,會“以才取人”。但黨首選舉中微弱得票差距已經證明前原的治黨路程不會風平浪靜。面對黨內菅直人、鳩山由紀夫以及小澤一郎三大實力派陣營,前原是否能有所作為取決於與這些老字輩政治家的融合程度。不過,明年9月就是前原此任屆滿之時,其間沒有選舉,因此無法用選舉成敗來斷定前原的成績。有分析認為,精明到家的小澤一郎並不甘心只坐副席,他正在等待一個合適的上台時機。內憂外患當前,前原誠司能不能通過鮮明的政策制定、高明的橫縱聯合使民主黨再生為一個可與自民黨抗衡的大黨,目前尚難斷言。
概念區分
日本歷史上有不少的“民主黨”,目前的日本民主黨成立於1998年,由鳩山由紀夫與菅直人等人成立,成員不少來自過去的日本社會黨、民社黨、自由民主黨、新進黨以及如先驅新黨、太陽黨等其他小黨,所以在成員來源上成份不一。1998年4月,參加院內會派“民主友愛太陽國民聯合”(民友連)的民主黨、民政黨、新黨友愛、民主改革聯合合流結成新的民主黨。這個新民主黨在立黨的時候是“非自民、非小澤”的勢力。
日本民主黨和日本自由黨於2003年9月24日在東京簽署了《合併協定書》,正式將兩黨合併。協定指出自由黨於2003年9月26日解散,其議員加入民主黨。合併後民主黨代表為原民主黨代表菅直人,原自由黨黨首小澤一郎暫不在合併後的民主黨內擔任職務。日本民主黨在併入日本自由黨後,眾議院與參議院席次都有所成長。2005年9月17日,日本民主黨經過2005年日本大選落敗後,選出前原誠司為黨魁,取代辭職的岡田克也。2006年前原誠司因為堀江email事件而辭去黨魁,4月7日,民主黨舉行該黨國會議員大會,選舉63歲的小澤一郎為新黨首。他以119票高票當選,而競爭對手菅直人則只獲得了72票。2007年參議院選舉,民主黨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聯合其他在野黨在參議院持有過半席次,民主黨人江田五月當選參議院議長。
現今地位
日本民主黨在國會中擁有大量席位,2000年與日本自由黨合併後,成為日本最大在野黨,僅次於自民黨的日本第二大政黨。 2005年眾議院選舉中,民主黨於眾議院席次減少,僅有113席,為日本第二大黨和主要反對黨。
2007年7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後,日本民主黨擁有參議院242個議席中的112席,超過自民黨27席,成為參議院第一大黨。
第45屆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最終結果於2009年8月31日凌晨揭曉。日本最大在野黨民主黨獲得眾議院全部480個議席中308席,超過控制眾議院各個常設委員會的絕對穩定多數269席,取得空前勝利。 日本民主黨總裁鳩山由紀夫出任日本首相。
代表人物
民主黨歷任黨首
姓名 | 在任時間 | 屆數 |
菅直人 | 1999年4月27日-1999年9月25日 | 第1、2屆 |
鳩山由紀夫 | 1999年9月25日-2002年12月10日 | 第3-5屆 |
菅直人 | 2002年12月10日-2004年5月18日 | 第6屆 |
岡田克也 | 2004年5月18日-2005年9月17日 | 第7、8屆 |
前原誠司 | 2005年9月17日-2006年4月7日 | 第9屆 |
小澤一郎 | 2006年4月7日-2009年5月16日 | 第10-12屆 |
鳩山由紀夫 | 2009年5月16日-2010年5月28日 | 第13屆 |
菅直人 | 2010年6月4日-2011年8月29日 | 第14、15屆 |
野田佳彥 | 2011年8月29日-2012年12月19日 | 第16、17屆 |
海江田萬里 | 2012年12月25日-2015年1月18日 | 第18屆 |
岡田克也 | 2015年1月18日-2016年3月27日 | 第19屆 |
末任黨首
岡田克也,日本民主黨的元老之一,2004年曾當選日本民主黨黨首。在日本民主黨執政期,他還先後當過黨幹事長、外長以及副總理要職。
高層領導
◎構成役員、○陪席役員
役職 | 役員會 | 常乾 | 役員名 |
最高顧問 | ◎ | 菅直人 野田佳彥 岡田克也 橫路孝弘 江田五月 | |
代表 | ◎ | ◎ | 海江田萬里 |
代表代行 | ◎ | ◎ | |
副代表 | ◎ | 北澤俊美 直嶋正行 増子輝彥(原発?復興特命擔當) | |
幹事長 | ◎ | ◎ | 大畠章宏 |
幹事長代行 | ◎ | ◎ | 中川正春 |
◎ | ◎ | 馬淵澄夫 | |
幹事長代理 | ○ | ○ | 柳田稔 |
笠浩史 | |||
役員室長 | ? | ? | 階猛 |
政策調査會長 | ◎ | ◎ | 桜井充 |
政調會長代行 | ○ | ◎ | 松本剛明 |
政調會長代理 | ? | 大島敦 | |
參議院政策審議會長 | |||
國會対策委員長 | ◎ | ◎ | 髙木義明 |
國対委員長代行 | ○ | ◎ | 松原仁 |
國対策委員長代理 | ? | 後藤斎 | |
參議院議員會長 | ◎ | ◎ | |
參議院幹事長 | ◎ | ◎ | |
參議院國會対策委員長 | ◎ | ◎ | |
常任幹事會議長 | ◎ | 直嶋正行 | |
選挙対策委員長 | ◎ | ◎ | 加藤敏幸 |
総務委員長 | ◎ | ◎ | 武正公一 |
財務委員長 | ◎ | ◎ | 小川敏夫 |
組織委員長(代理) | ◎ | ◎ | 古本伸一郎 |
広報委員長(代理) | ◎ | ◎ | 白眞勲 |
企業団體対策委員長 | ◎ | ◎ | 前田武志 |
國民運動委員長 | ◎ | ◎ | 長島昭久 |
女性委員長 | ◎ | ◎ | 菊田まきこ |
青年委員長 | ◎ | ◎ | 津村啟介 |
常任幹事(北海道) | ◎ | 荒井聰 | |
常任幹事(東北) | ◎ | 郡和子 | |
常任幹事(北関東) | ◎ | 福田昭夫 | |
常任幹事(南関東) | ◎ | 笠浩史 | |
常任幹事(東京) | ◎ | 長妻昭 | |
常任幹事(北陸信越) | ◎ | 柳沢光美 | |
常任幹事(東海) | ◎ | 榛葉賀津也 | |
常任幹事(近畿) | ◎ | 泉健太 | |
常任幹事(中國) | ◎ | ||
常任幹事(四國) | ◎ | 小川淳也 | |
常任幹事(九州) | ◎ | 足立信也 | |
両院議員総會長 | 直嶋正行 | ||
代議士會長 | 原口一博 | ||
中央代表選挙管理委員長 | 江田五月 | ||
會計監査 | 吉田泉 | ||
倫理委員長 | 北澤俊美 |
幹事長 | 大畠章宏 |
幹事長代行 | 中川正春 馬淵澄夫 |
幹事長代理 | 柳田稔 笠浩史 |
筆頭副幹事長 | |
副幹事長 | 辻元清美 古本伸一郎 若井康彥 小川淳也 鷲尾英一郎 玉木雄一郎 津田彌太郎 |
役員室長 | 階猛 |
次長 | 小見山幸治 |
黨派合併
日本民主黨黨首岡田克也與日本維新黨黨首松野賴久於當地時間2016年2月26日達成協定,這兩大在野黨計畫於3月合併,組成新黨,準備在2016年夏天舉行的國會參議院選舉中挑戰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以期最終實現政權更替。
日本民主黨眼下是日本最大在野黨,日本維新黨是第三大在野黨,兩黨合併後將擁有大約150名眾議員和參議員,相比自由民主黨與公明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依然差距甚遠,但可能會給選民提供一個可以替代自民黨的選項,並阻止安倍修改和平憲法。民主黨和維新黨希望其他政黨和政治團體加入新黨,組成更為廣泛的在野力量。按照岡田的說法,希望五大在野黨結成針對安倍政府的統一戰線,共同對抗“安倍政治”,實現國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