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軸莎草

毛軸莎草

毛軸莎草,莎草科毛軸莎草組植物,全草可入藥,產於中國、日本、東南亞、喜馬拉雅山區,以及澳洲。

基本信息

外觀形態

毛軸莎草墨線圖毛軸莎草墨線圖

毛軸莎草(圖版XLVI,1-6)匍匐根狀,25-80厘米,銳三稜形,平滑,有時稈上部的稜上稍粗糙。葉短於稈,寬6-8毫米,平張,邊緣粗糙;葉鞘短,淡褐色。小穗二列,排列疏鬆,平展,線狀披針形或線形。稍腫脹,長5-14毫米,寬1.5-2.5毫米,具8-24朵花;小穗軸上具很狹的白色透明的邊;鱗片排列稍松,寬卵形,長2毫米,背面具不明顯的龍骨狀突起,綠色,頂端具很短的短尖或無短尖,脈5-7條,兩側褐色或紅褐色,邊緣具白色透明的邊。

毛軸莎草苞片通常3枚,長於花序,邊緣粗糙;復出長側枝聚繖花序具3-10個第一次輻射枝,輻射枝長短不等,最長達14厘米,每個第一次輻射枝具3-7個第二次輻射枝,聚成寬金字塔形的輪廓;穗狀花序卵形或長圓形,長2-3厘米,寬10-21毫米,近於無總花梗,具較多小穗。

花序特徵

毛軸莎草穗狀花序軸上被較密的黃色粗硬毛;雄蕊3,花葯短,線狀長圓形,紅色,藥隔突出於花葯頂端;花柱短,白色,具棕色斑點,柱頭3。小堅果寬橢圓形或倒卵形,三稜形,長為鱗片的1/2-3/5,頂端具短尖,成熟時黑色。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布

毛軸莎草產於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四川省等省區,多生長於水田邊、河邊潮濕處。分布於日本越南印度尼泊爾錫金、馬來亞、印度尼西亞喜馬拉雅山區,以及澳洲。

藥用價值

藥名:毛軸莎(suo)草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莎草科植物毛軸莎草的全草。
功效:散瘀消腫。
主治:用於跌打損傷、水腫等。
性味歸經:辛,溫。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名:三角草(廣西)、三棱草(廣東)
考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Ⅱ卷》。

莎草科莎草屬植物

莎草科(學名:Cyperaceae)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多年生草本,很少一年生。從表面上看來,它就像是雜草一般。這個科很大,包括了約70屬,4000種物種,且分布相當廣泛。其分布的兩大中心是熱帶亞洲和熱帶南美洲。中國有28屬500餘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