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識別

本書匯集了國內發現的毒蘑菇和可疑有毒的蘑菇172種,其中極毒能致死的近30種,如褐鱗小傘、白毒傘、鱗柄白毒傘、毒傘、殘托斑毒傘、毒粉褶傘、秋盔隱傘、包腳黑褶傘、鹿花菌等。本書分別就其名稱、形態特徵、產地、毒性等進行了描述。卯曉嵐業餘愛好繪畫和攝影:不僅拍攝了許多野外蘑菇的彩色照片,他還繪製了眾多蕈菌線條圖和形態科學畫,精工神筆、栩栩如生,多次在北京、香港以及澳大利亞和美國展出並獲得盛讚。2005年350多幅蕈菌科學畫在中國科技館、江蘇南通經濟開發區作為“中國食用菌、藥用菌及毒菌等經濟真菌科學畫展”分別展出。

內容簡介

毒蘑菇識別

卯曉嵐業餘愛好繪畫和攝影:不僅拍攝了許多野外蘑菇的彩色照片,他還繪製了眾多蕈菌線條圖和形態科學畫,精工神筆、栩栩如生,多次在北京、香港以及澳大利亞和美國展出並獲得盛讚。2004年在中國科技館舉辦科學畫插圖等畫展上獲“最高榮譽獎”。2005年又在該館和江蘇 南通展出三百餘幅大型真菌科學畫。

發表論文及有關文章90多篇;撰寫、編著圖書4l部(本)。其中自著、主編的有《西藏大型經濟真菌》、《毒蘑菇識別》、《中國經濟真菌》、《秦嶺真菌》、《南迦巴瓦峰地區生物》、《中國大型真菌》、《真菌王國奇趣游》以及這部《中國蕈菌》等。合著的有《食用蘑菇》、《毒蘑菇》、《西藏真菌》、《香港蕈菌》、《中國藥用真菌圖鑑》、《中國菇類栽培》、《靈芝現代研究》、《神奇的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

1967年開始野外考察並繪製新鮮標本彩圖,至今總計繪圖約1500幅。1981年參加北京等地科學畫展並獲獎。1982年被中國植物學會推薦參加悉尼第十三屆國際植物科學畫展,這是我國蕈菌科學繪畫首次在國外展出。1983年作為“中國植物科學畫”在美國等地展出。2003年部分繪圖應邀送香港中文大學展出。2004年又作為科學畫插圖在中國科技館展出,並獲“最高榮譽獎”。2005年350多幅蕈菌科學畫在中國科技館、江蘇南通經濟開發區作為“中國食用菌、藥用菌及毒菌等經濟真菌科學畫展”分別展出。2007年應第五屆國際菌根食用菌大會組委會之邀請,展出中國蕈菌科學繪畫145帖,大會特發“突出貢獻”獎牌。紀念中國食用菌協會成立20周年,授於對產業突出貢獻者榮譽稱號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