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魏救趙的典故,平常都記在孫臏頭上!但從《戰國策·齊策一》中可以看到,戰略決策是在田侯與其大臣段乾綸之間決定的! 而孫臏只是向大將田忌建議,當為具體操作的層面了! 附《戰國策·齊策一·邯鄲之難章》原文與譯文,如下:
《戰國策·齊策一·邯鄲之難章》載:
邯鄲之難,趙求救於齊。田侯召大臣而謀曰:“救趙孰與勿救?”鄒子曰:“不如勿救。”段乾綸曰:“弗救則[且]我不利。”田侯曰:“何哉?”“夫魏氏兼邯鄲,其於齊何利哉?”田侯曰:“善。”乃起兵,曰:“軍於邯鄲之郊。”段乾綸曰:“臣之求利且不利者,非此也。夫救邯鄲軍於其郊,是趙不拔而魏魏也。故不如南攻襄陵以弊魏,邯鄲拔而承魏之弊,是趙破而魏弱也。”田侯曰:“善。”乃起兵南攻襄陵。七月,邯鄲拔。齊因承魏之弊,大破之桂陵。
譯文:邯鄲遇到戰爭威脅,趙國向齊國求救。田侯(齊為侯國)召集大臣謀劃道:“救趙和不救哪個對齊國有利?”鄒子曰:“不如不救。”段乾綸曰:“不救的話,會對我國不利!”田侯問:“為什麼?”段乾綸答道:“魏國占領邯鄲,對齊國會有什麼利呢?”田侯說:“對!”於是發兵,並下令:軍隊駐紮在邯鄲的郊外。段乾綸說:“我說的對我國利於不利,並不是這樣!咱們來救邯鄲,把軍隊駐紮在邯鄲城郊外,是趙國不會被攻下來而魏國依舊是魏國!所以咱們不如南去攻打魏國的襄陵來削弱魏國,則雖然邯鄲被攻下,而我們攻魏,魏軍回救,也一定疲憊不堪,就一定能夠跟魏國打場勝仗!”田侯說:“妙計!”於是發兵南下攻打魏國襄陵。七月,邯鄲被魏國攻下。疲憊的魏軍返回救襄陵時,齊軍在桂陵大敗魏軍!
相關詞條
-
段乾姓
出自李姓,為春秋時道家鼻祖李宗子之後代,以封地名為氏。據《路史》載:“殷乾氏初邑段,以邑乾,因邑為氏。”又《史記》中記載,春秋時道家鼻祖老子之子李宗,任...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 -
段姓[中國姓氏]
段姓,大理國國姓,部分先祖出自周王族支系,部分源於姬姓鄭氏。段字的本義是錘擊、錘鍊的意思。許慎《說文解字》對段字所作的解釋是:“段,椎物也。”段字是象形...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 研究考證 -
段姓
段姓,大理國國姓,先祖出自姬姓周王族支系,源於姬姓鄭氏。段字的本義是錘擊、錘鍊的意思。許慎《說文解字》 對段字所作的解釋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
歷史發展 傳統文化 姓氏名望 研究考證 -
氨綸
氨綸(Spandex)是一種彈性纖維,學名聚氨酯纖維(Polyurethane),簡寫(PU)。它具有高度彈性,能夠拉長6~7倍,但隨張力的消失能迅速恢...
基本介紹 物理特性 發展歷史 生產方法 氨綸形態 -
芳綸
芳綸(Nomex是芳綸一種,是苯二甲醯苯二胺),是一種新型高科技合成纖維,具有超高強度、高模量和耐高溫、耐酸耐鹼、重量輕、絕緣、抗老化、生命周期長等優良...
芳綸簡介 生產背景 發展現狀 芳綸特點 用途 -
氨綸面料
氨綸面料,又名聚氨酯類纖維面料,是氨綸做的面料。氨綸是聚氨酯類纖維,因其具有優異的彈力,故又名彈性纖維,在服裝織物上得到了大量的套用,具有彈性高等特點。
特點 品種 用途 最大優點 -
方乾[唐代詩人]
方乾(836—903),字雄飛,號玄英,門人私謚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為人質野,喜凌侮。每見人設三拜,曰禮數有三,時人呼為“方三拜”。 ...
人物生平 文獻記載 作品 -
段文振
段文振(?―612年),字元起,北海郡期原縣(今山東青州)人,北周、隋朝將領。 少時有膂力,膽智過人,生性正直,通曉時務。初為中外府兵曹,後隨北周武帝攻...
人物生平 歷史評價 親屬成員 -
方乾
方乾民(1906.1—1984.1),浙江溫嶺人,藝術家,美術教育家,擅長油畫。1925年學習於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1929年回國任教於上海新華藝專、...
人物生平 文獻記載 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