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江十壩
清朝後期控制由洪澤湖泄出的淮河洪水,經運河入江水道的十座壩,統稱歸江十壩。“歸江十壩”所在地的淮河入江水道起源於黃河奪淮。
在黃河奪淮的600多年中,為了保護裏運河漕運及里下河城鄉良田,歷代老百姓修築、加高裏運河堤,儘量擋住淮河洪水不向東決入里下河,迫使淮河洪水儘量向南入江。
為了漕運、水運及沿途城鄉用水,每年汛後必須在眾多入江河道上及時築壩,攔蓄淮河尾水於邵伯湖,使其細水長流,並在來年淮河洪水到來時及時拆壩排洪,這是“歸江十壩”形成的原因。
明萬曆初即有淮決高家堰破高寶運堤,由運河、芒稻河入江的記錄。分淮經運河歸江作為治水規劃是從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楊一魁為總河時開始的,當時是由高家堰三閘引水入邵伯湖,開金灣河泄洪處有金灣三閘控制。清康熙時,總河靳輔於金灣閘以南建三合土減水壩一座。當時,沿運河往下左堤還有鳳凰三橋,橋下有滾水壩,壩下引河達廖家溝入江,再下左岸還有壁虎橋下滾水壩和灣頭閘,向通揚運河(也稱古鹽河)泄水,支分廖家溝和芒稻河入江。此時的歸江水量與歸海並重。乾隆時,在金灣壩和鳳凰橋壩之間建東西灣三合土滾水壩各一座,壩下挑引河,即後來的太平河,泄水經石羊溝至廖家溝入江。拆去金灣南中二閘,添建金灣新壩,挑金灣壩引河,直出董家溝入芒稻河入江。另外,還在仙女廟北通揚運河上建褚山滾水壩一座,並挖越河一條以通船。這時,歸江壩宣洩洪水量已較歸海壩為大。道光年間,又在運河的鳳凰壩下游建新河壩和挑瓦窩鋪新河,泄水至廖家溝入江。又在金灣閘河越河口下游建攔江壩。至此,歸江十壩已全部建成,但已將三合土壩改為草土壩,平時擋水保運,洪水到來時垮壩加大泄洪量。
歸納起來,歸江十壩包括:
(1) 攔江壩,在新運鹽河(通揚運河新道)越河口下,宣洩新運鹽河過量洪水入芒稻河歸;
(2) 褚山壩,在越河入老運鹽河(通揚運河)口之右,擋各壩宣洩的水量不入通揚運河下游,宣洩攔江壩以下越河水入芒稻河歸江;
(3) 金灣壩,在金灣引河頭,宣洩運河水入董家溝、芒稻河歸江;
(4) 東灣壩;
(5) 西灣壩,在太平河頭,二者並列,宣洩運河水至石羊溝入廖家溝歸江;
(6) 鳳凰壩,在鳳凰河頭,宣洩運河水入廖家溝歸江;
(7) 新河壩,在瓦窩鋪新河河頭,宣洩運河水入廖家溝歸江;
(8) 壁虎壩;
(9) 灣頭壩,在古運鹽河與淮揚運河相接處,宣洩運河水經古運鹽河,入廖家溝,芒稻河歸江;
(10) 沙河壩,在揚州城東沙河河頭,宣洩運河水入沙河歸江。
“歸江十壩”能低效低標準地維持漕運、水運和城鄉用水,但每年汛期拆壩及汛後打壩,既費時費工費料費財,又不及時,不能常年高效高標準地根本滿足解放後日益發展的及時排洪、蓄水、水運和城鄉用水的需要。
1950年,毛主席發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後,淮河入江水道及裏運河開始進行大規模治理,先後改歸江壩為歸江閘,改小船閘為大船閘。至1977年,歸江河道先後建成廖家溝萬福閘(1961年)、運鹽河閘及邵仙閘洞(1964年)、芒稻河閘及船閘(1965年)、古運河瓜洲閘及套閘抽水站(1970年)、太平河閘(1972年)及金灣河閘(1973年)。同時,隨著江水北調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的興建、1961年京杭大運河施橋段直入長江改道和大船閘的建成、1972年揚州城古運河北端揚州閘及套閘擋洪工程的建成,揚州城古運河(北自揚州閘,南至瓜洲閘)不再成為淮河入江排洪河道。至1973年,“歸江十壩”全部被現代歸江各閘所代替,完成了歷史使命。歸江各壩自明代、清代至新中國的三百多年長期歷史作用,將永遠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