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1975年,地處秦嶺與岷山之間的隴南市武都區開始引種油橄欖,當時引進30多個油橄欖品種,分別在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範圍內進行試驗栽培。經過40餘年的探索實踐,全區油橄欖面積達到30萬畝,保存面積約占中國的60%,橄欖油產量占93%,成為中國最大的初榨橄欖油生產基地,部分果園掛果和出油率高於地中海。 武都區是中國境內油橄欖最佳適宜種植區之一,是中國四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一,合適的氣候土壤條件及種植傳統,武都油油橄欖產量高,含油率高,所產橄欖油產品榮獲中國林產品博覽會和甘肅省林業名特優新產品博覽會銀獎、金獎。 2005年12月0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武都油橄欖”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油橄欖是木犀科木犀欖屬常綠喬木,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國家,希臘、義大利、突尼西亞、西班牙為集中產地。

1964年,中國開始引種油橄欖,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白龍江河谷地帶是中國油橄欖的最佳適生區。合適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使得武都種植油橄欖不僅產量高,且油品品質高。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果實單重為0.98—6.29克,果肉含量為70.63%—83.90%,含水量為51.59%—71.27%,果形指數為1.34—1.89,各品種間的果重和果形參數存在顯著性差異;果肉干基油脂含量在43.44%—57.50%之間,主要脂肪酸含量為油酸>棕櫚酸>亞油酸>硬脂酸>棕櫚油酸;果實中總葉綠素含量為47.74—191.39微克/克,類胡蘿蔔素為9.75—50.25微克/克;果實純水提取物中的總黃酮含量較60%乙醇提取物中的高,而後者的總多酚和總皂苷含量較純水提取物高,各品種果實黃酮、多酚和皂苷的含量總體差異較大。

營養價值

經油橄欖直接壓榨出來的汁液橄欖油,是一種天然優質的食用植物油,其營養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具有營養保健功能,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同時,橄欖油又是優質的工業用油,廣泛用於食品、保健食品、醫藥、化妝品、肥皂、精密儀表等工業部門。

藥用價值

武都橄欖油 武都橄欖油

油橄欖果實具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可用於治療咽喉腫痛、煩渴、咳嗽、吐血、以及菌痢,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其各種加工產品具有食用、護膚以及保健功效。

品種分類

武都區種植的油橄欖品種包括佛奧、萊星、皮削利、九峰6號、戈達爾、皮瓜爾、阿斯、鄂植8號、配多靈、科拉蒂拉、格羅莎、中山24號、城固32號等。

國外引進品種

一、佛奧

原產於義大利的兼用品種,其優點是生長快、結果早、產量較高。尤其是適應性強,扦插容易成活。其缺點是抗寒力較弱,在-10℃以下會發生凍害。自花授粉,結實高,同時又是一個良好的授粉品種。果實含油26%—30%,油品味道好,油質極佳。結果期較晚,幼樹期較長,枝條幼年柔弱、下垂、彎曲。在管理技術上要扶主幹,整形較費工。中國於1964年從地中海國家引進。

二、萊星

原產於義大利的油用品種,是義大利的一個抗寒和抗孔雀病斑的優良品種。自花授粉不良,需要授粉樹進行授粉,它的適宜授粉樹的品種有“配多靈”和“佛奧”。果實較小,成熟度較整齊。在大灣溝引種栽植後,生長旺盛,能耐-12℃的低溫。產量較高,果實含油率20%左右,油質好。

三、皮削利

原產於法國的兼用品種,1979年引進於湖北、雲南、四川、陝西等省,是法國著名品種,果質優良,卵形,核小,可做罐頭,含油率為18%—20%,油質好,耐乾旱瘠薄。自花授粉不良,需授粉樹進行授粉。

四、皮瓜爾

原產於西班牙,是西班牙主產區的主栽品種。豐產、適應性較強。生長旺盛,產量高,含油率為28%—32%,是油橄欖出油最高的品種。結果較早,自花授粉不良,需要授粉樹。

五、配多靈

原產義大利。中國1979年和1983年引進,主要授粉品種。該品種自花不孕,成熟期易落果。花多,量大,花期長,無大小年,受自然因素影響小。能高產穩產,果實含油率20%—22%,油質好。耐寒力較強。是佛奧和萊星的良好授粉樹。

國內選育品種

一、鄂植8

武漢科研單位選育的品種,具有抗寒、早產、果大、豐產的優點,在-13℃無明顯凍害,仍能繼續結果,穩產性好。含油率15%左右。扦插易成活。耐乾旱瘠薄土壤,適宜陽坡栽植。

二、城固32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

陝西省城固科研單位選育的品種。具有抗寒、易成活、花多、花期長等特點,是良好的授粉品種,含油率為10%,也是作砧木的好品種。

產地環境

油橄欖對種植環境和氣候十分挑剔。中國油橄欖適生區經過50多年的引種試驗研究,確定了3個一級適宜生區和4個二級適生區。一級適生區為白龍江低山河谷區、金沙江乾熱河谷區、長江三峽低山河谷區。二級適生區為秦嶺南坡漢水流域上游地帶、四川盆地邊緣地帶、以昆明為中心的滇中地帶、長江中下游亞熱帶。

武都油橄欖基地 武都油橄欖基地

隴南市武都區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地處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龍江中游,油橄欖產區主要在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帶,年均氣溫14.7℃,屬北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向暖溫帶半乾旱氣候過渡帶,生物垂直分布明顯,資源品種多樣富集,有“隴上江南”之稱。由於西秦嶺山系的屏障作用,沿川河谷及緩坡地帶形成了冬暖谷地,為性喜溫暖的油橄欖提供了良好的越冬度夏和生長結實條件。這一區域除雨型不同、年降雨量偏少外,氣候特徵、土壤條件等要素都與世界油橄欖主產區的地中海沿岸國家相似。經中國林科院徐緯英、鄧明全等專家教授實地考察試驗,武都區海拔1500米以下的白龍江低山河谷區為中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

歷史溯源

中國真正引種油橄欖,不過幾十年的歷史。

1963年,周恩來總理到阿爾巴尼亞訪問時詳細了解油橄欖的一些情況後,決定引種,並分布在十六個點進行試種,武都區並不在此之列。

1964年初,阿爾巴尼亞政府向中國贈送的1萬株油橄欖樹苗,最先是在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浙江、湖北等地進行了試種,但生長狀況並不理想。

1975年,為了回響時任甘肅省委書記宋平的號召,武都漢王鎮的羅永祥首先種植了12畝186株油橄欖,並於之後建起了種植園。

1986年,也就是建園以來的第七年,漢王林場的油橄欖終於開始掛果。

1989年,武都橄欖油迎來了第一次豐收,當年採摘油橄欖鮮果1萬多公斤。

1988年,武都油橄欖在漢中榨油時被中國林科院鄧明全教授發現,引起了專家們的高度重視。經實地考察,發現國內許多地方表現不佳的油橄欖卻在武都長勢良好。

1989年年初,林木育種學家、楊樹及油橄欖專家徐緯英教授在鄧明全研究員的陪同下,踏上了武都大地,經過多次反覆考察論證,確認武都區白龍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帶是全國油橄欖最佳適生區,全區19個鄉鎮420個村可栽植油橄欖的面積在50萬畝左右。

1990年,武都大灣溝油橄欖示範園建設啟動。歷經三年,栽植佛奧、萊星、皮削利、皮瓜爾等18個品種2500株。大灣溝油橄欖示範園油橄欖產量遠遠高於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產量標準,達到了地中海高產水平。其中有七個品種比地中海原產地早掛果4年,開創了油橄欖在中國種植4年結果的新紀錄。

雖然油橄欖在武都試種取得很大成功,但是當時由於多方面的原因,並沒有真正當作一項產業來抓,到1997年,武都油橄欖種植也僅有1320畝。儘管如此,武都依然被國家列為全國三大油橄欖生產基地之一。

1998年,國際橄欖油理事會繪製的《世界油橄欖分布圖》上,第一次標上了中國的名字,武都區以其獨特的氣候條件,被劃分為一級適生區。

2000年,國家計委將武都列為“山區經濟產業化油橄欖示範項目縣”,投入資金900萬元進行基地建設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自此,武都區掀起油橄欖產業開發熱潮。

2012年,武都區制定出台了《關於加快油橄欖產業發展的決定》和《油橄欖產業發展扶持獎勵辦法》,整合發改、扶貧、林業、水利、交通等各類涉農資金,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採取以獎代補、貼息等形式,鼓勵能人大戶和企業承包、租賃集體荒山、荒坡、荒灘,鼓勵農民流轉土地、集中經營,大力發展油橄欖,實現適宜區全覆蓋。

2013年2月9日早晨,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前往舟曲看望民眾,路過武都時專程考察了武都區油橄欖產業,鼓勵武都幹部民眾發揮地方特色優勢,繼續努力,做大做強中國油橄欖產業。

武都區油橄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 武都區油橄欖高效節水灌溉項目

武都區不僅大力推廣油橄欖種植,還鼓勵油橄欖加工企業與農戶合作,通過土地流轉、合作建園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油橄欖產業發展基金,結合第二輪退耕還林政策,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支持能人大戶和企業承包荒山荒坡、鼓勵農民流轉土地,集中建設規模化、標準化油橄欖示範園,發展壯大油橄欖基地面積。全區油橄欖種植面積,由2011年的18萬畝增加到2017年的43萬畝。

生產情況

2012年,武都區油橄欖掛果面積達到6萬畝,產油橄欖鮮果7400噸,榨油1200噸,實現綜合產值4.2億元,產區果農戶均增收2233元,人均增收609元,占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2%。

2013年,武都區在13個鄉鎮320個村發展油橄欖24萬畝。建成了大灣溝、將軍石高標準國有示範園2100畝,50畝以上的大戶私有橄欖園210處,油橄欖產出經濟已經占到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2%。

2014年,隴南油橄欖基地面積達43.83萬畝,其中掛果面積15.5萬畝,鮮果產值1.55億元,綜合產值8.5億元,受益農戶4萬戶,戶均收入2125元。

2015年,武都區累計發展油橄欖38萬畝,建成大灣溝、將軍石高標準國有示範園2100畝;50畝以上的大戶私有橄欖園210處3.5萬畝;農戶整流域開發、連片栽植橄欖園170處34.29萬畝。油橄欖鮮果產量達到24140噸,特級初榨橄欖油產量達到3435噸,實現綜合產值11億元,占全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2%。

2016年,武都區油橄欖基地種植面積達到43萬畝,占中國總面積的60%;鮮果產量2.6萬噸,占91%;榨油3800噸,占93%。已建成13座油橄欖系列產品加工廠,開發出橄欖油、保健橄欖油丸和橄欖葉有效成份提出等9大類、50多個產品。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

2017年,武都區發展油橄欖種植面積已達43萬畝,涉及4.5萬農戶、21萬多人 。油橄欖鮮果產量達3.6萬噸,可榨油5000噸,實現綜合產值16億元。

產品榮譽

2017年,武都橄欖油在第11屆中國(廣州)國際食用油及橄欖油產業博覽會和第12屆中國(北京)國際食用油及油橄欖展覽會上,榮獲“中國橄欖油卓越品質獎”,武都區油橄欖企業共獲得16個獎項。

2017年4月份,武都橄欖油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國際特級初榨橄欖油大賽上榮獲大賽銀獎和銅獎。

2017年5月份,武都橄欖油在美國紐約舉辦的國際橄欖油大賽上,特級初榨橄欖油從27個國家選送的910份橄欖油中脫穎而出,榮獲金獎,這是中國引種油橄欖50多年來,首次參加國外舉辦的國際初榨橄欖油大賽並連續獲獎。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武都橄欖油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人民政府《關於將武都橄欖油列入原產地域產品保護的申請》(武政報[2004]120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的角弓、石門、兩水、坪埡、城郊、城關、東江、漢王、桔柑、透防、三河、外納、玉皇、郭河等14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武都油橄欖 武都油橄欖

佛奧、萊星、皮削利、九峰6號、戈達爾、皮瓜爾、阿斯、鄂植8號、配多靈、科拉蒂那、格羅莎、中山24號、城固32號。

(二)育苗

插床選擇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管理方便,地下水位低的地方設定,選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幼樹或未進入盛果期大樹的營養枝作插穗,用生長激素(IBA)處理基部後分品種插入育苗溫室。

(三)栽培管理

1.建園:土壤肥沃,理化性能好,質地疏鬆,保水保肥性強,通透性良好,鈣質含量高的中性偏鹼性土壤,PH值7—8。

2.苗木要求:栽植苗木選用二級標準以上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優質壯苗。

3.栽培管理:每年采果要對樹盤進行鬆土除草,保持土壤疏鬆。

4.土肥水管理:橄欖園採用全園深翻法。施基肥於冬季果實採收後,結合深翻進行,以有機肥為主;追肥在花前或花後進行,以速效肥為主。灌溉分冬、春、伏和果實採收前4個階段進行。

5.整形修剪:樹形以三主枝開心形、單圓錐形為主,逐年修剪。

武都橄欖油 武都橄欖油

(四)果實採收及分級

1.採收:10月下旬—11月中旬果實成熟率達到60—70%時,分品種採收。

2.果實分級:按照果實品種、形狀、大小、成熟度分級,保護範圍為1—3級。

(五)加工工藝流程

鮮果 清洗 粉碎 攪拌 融合 液固分離

油渣 水

油水混合液 過濾 油水分離 油

排雜質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徵:氣味純正,滋味較好,色澤淡黃透明,風味獨特。

2.理化指標:酸度僅0.37%,熱量120卡,全脂含量每14克中含飽和脂肪酸2克,多不飽和脂肪酸2克,單不飽和脂肪酸10克,不含膽固醇。

專用標誌使用

武都油橄欖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武都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由國家質檢總局公告批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