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小路寶篤印象記

武者小路寶篤印象記,屬於一本圖書作品,這本圖書的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作者:張我軍。

基本信息

簡介

對日本的重要文學流派白樺派的代表人物武者小路實篤及其作品的介紹是張我軍這時的譯介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張我軍專門寫了《武者小路實篤印象記》一文,對武者小路實篤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在文章中,他還對日本的白樺派文學發表了獨到的看法,以自己敏銳的藝術感受能力對白樺派以及武者小路實篤的藝術特色從內容和形式兩方面進行了分析,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和知識面。1944年4月,張我軍翻譯的武者小路實篤的長篇小說《黎明》由上海太平書局出版。張我軍在書中附錄了《〈黎明〉原著者序、譯者附記及譯者的話》,武者小路實篤的序言是應張我軍的請求而寫的,由張我軍翻譯成中文。在序言中,武者小路實篤坦言以往日本從中國學到了許多東西,文學是其中的重要的一種,現在他的作品被翻譯到中國來,他感到十分光榮,同時,對中日之間的文化交流發出了呼喚。張我軍也在《譯者的話》中再次肯定了以武者小路實篤為主要代表的白樺派的作品。張我軍對武者小路實篤譯介“是張我軍在宣洩自己的苦悶,以及在找尋解除苦悶的答案”張泉:《張我軍與淪陷時期的中日文學關聯》,見張光正編《近觀張我軍》,台海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257頁。張我軍是想探究一下一向意志堅定的、執著的武者小路實篤一派對日本發動的這場不義戰爭到底持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在當時,尤其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武者小路實篤表現出了兩面性。他既有為日本的侵略戰爭鼓吹的一面,也有堅持自己的文藝理想的一面。張我軍對於武者小路實篤有關日本發動戰爭的言論是不滿的,但也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理解他的不得已之處,於是選擇翻譯了代表武者小路實篤的真實想法的作品。武者小路實篤也在給張我軍的譯著寫的序言中完全放棄了關於戰爭的言論,強調了對文化進行交流的一面。

作者

張我軍,原名張清榮,筆名一郎、速生、野馬、以齋等。台灣台北縣人。中國台灣作家,文藝理論家。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拓、奠基者。1926年始陸續發表小說《買彩票》、《白太太的哀史》、《誘惑》。作品有力地揭露與批判了黑暗時代,有“台灣文學清道夫”、“台灣的胡適”盛稱。
眾所周知,早在北平淪陷以前,張我軍就已經是華北地區名重一時的日語教授和日文翻譯家了。他翻譯出版了大量的日文譯著,對於人們了解日本,學習新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在北平淪陷期間他也一直沒有放棄譯介活動,這一方面是由於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從事日文翻譯是他鍾愛的事業。

主角


武者小路實篤(1885~1976)日本小說家,劇作家。出生於1885年5月12日,卒於1976年4月9日。生於東京貴族家庭,父親武者小路實世是子爵,祖父實藏為著名的歌人。他從幼年即入貴族子弟學校學習院學習,青年時對文學發生興趣。受到托爾斯泰作品的影響,在哲學上接近禪學和陽明學派。這對他以後的創作思想有重要的影響。武者小路實篤於1908年在學習院高等科畢業,入東京帝國大學社會科,次年退學,與木下利玄、志賀直哉等辦同人雜誌,發表處女作《芳子》。1910年,同人雜誌成員和有島武郎、有島生馬兄弟等創辦文藝刊物《白樺》,提倡新的理想主義的文藝,形成“白樺”派,武者小路是它的代表作家。他早期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說《天真的人》(1911),長篇小說《幸福者》(1919),劇本《他的妹妹》(1915)、《一個青年的夢》(1916)以及《愛欲》(1926)等,作品文體平易,表現作者對人生明朗而強烈的願望。如《天真的人》寫一個在戀愛上遭受打擊的青年,直到他所愛的女子同別人結了婚,他還相信對方是愛自己的。《一個青年的夢》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在劇烈進行的時候,反映了人類愛好和平的願望。武者在創作和生活上,表現為一個樂天的理想家。曾發起“新村運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