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學院介紹
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國立武漢大學物理系基礎上逐漸發展、壯大而來。其歷史可追溯到1893年自強學堂的格致門。我國老一輩著名物理學家查謙、潘祖武、江仁壽、桂質廷、張承修、馬師亮、李國鼎、周如松等先後在這裡研究執教多年。經過近八十年、幾代人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涵蓋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與工程四個學科門類,多個有突出特色的學科研究方向,在國際國內有一定影響,我國最有名望的物理院系之一。機構設定
職 務 姓 名書 記 付興榮
院 長 劉 昌
副書記 仲 華
副書記 周洪元
副院長 王建波
副院長 譚志傑
副院長 嚴高林
副院長 何 蓮
調研員 劉古英
黨政辦公室
主 任 李利華
副主任 龔 榮
黨委辦公室
行政辦公室
教學辦公室
科研辦公室
學生工作辦公室
主 任 李順彥
副主任 何劍超
分團委書記 盧麗珠
本科生工作辦公室
研究生工作辦公室
物理系
主 任 王取泉
副主任 陳志權
副主任 喬豪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系
主 任 方國家
副主任 黃啟俊
副主任 李凱揚
材料物理系
主 任 潘春旭
副主任 方鵬飛
物理教學實驗中心
主 任 於國萍
副主任 李美亞
副主任 徐斌富
工學部物理教學實驗室
信息學部物理教學實驗室
人工微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核固體物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電子顯微鏡中心
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
歷史照片
老照片記錄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歷史學科建設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現有物理學基地班(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物理學類(含物理學、套用物理學專業)、材料物理(材料科學與技術試驗班)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方向、電路與系統方向、物理電子學方向)四個本科生專業及中法理學、工學本碩連讀試驗班,共涉及到理論物理學、計算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光學、聲學、生物醫學物理、材料物理、微電子學、光纖及感測物理學等十個專業方向;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及理論物理、計算物理、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原子與分子物理、電漿物理、無線電物理、光學、聲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化學等十一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與碩士點。學院現有物理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材料科學系、基礎物理實驗中心、大學物理教學中心、聲光材料與器件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核固體物理實驗室(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納米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武漢大學電子顯微鏡中心掛靠在本院。其中無線電物理是國家重點學科,凝聚態物理、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基礎物理實驗中心是教育部與世界銀行投資的重點示範實驗室, “低維功能材料和亞微結構表征”是國家“211”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是國家工科基礎課程電工電子教學基地。學院師資
學院有一支以中青年骨幹教師為主體,人員年齡、職稱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144人中專職教師94人,其中教授39人,副教授34人,博士生導師39人,他們中絕大多數都具有博士學位和在國外與境外學習、工作的經歷,更是有一批在國內學術界享有較高聲譽、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知名專家,包括國家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2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1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人、珞珈學者特聘教授6人、珞珈學者講座教授1人,同時,還擁有“低維功能材料與智慧型器件” 教育部優秀創新團隊。本科生專業介紹
物理學基地班(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
物理學基地班是學校按照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地標準建設的專業點。本專業培養具有寬口徑、厚基礎、具有良好的科學素質、深厚的專業基礎、能適應物理學、交叉、邊緣和綜合性學科發展需要的高級專門人才。在物理學院師資雄厚,設備先進,學術氣氛濃厚的環境中,物理學基地班的學生可以在數學基本理論、基本實驗技能、 物理學某分支學科, 計算機套用技能、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研究等方面獲得良好的訓練。多年來,畢業生中百分之五十以上在國內、外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基地班畢業生可通過推免或考試形式在科研院所、教育部重點高校攻讀碩士學位或碩博連讀。也可在國有大、中型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以及高校從事研究開發、技術諮詢、管理與教學等工作。
物理學類(物理、套用物理專業)
物理學專業師資雄厚,設備先進,學術氣氛濃厚,具有近一個世紀的教學和科研傳統。本專業匯聚了一大批老一輩物理學家和著名學者。近年來,又引進了一批活躍在科學研究第一線的年富力強的青年學者,為物理系的教師隊伍增添了新的活力。本專業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物理學人才:掌握物理學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基本實驗技能,掌握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知識和基本實驗技能,能在相關高新技術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與套用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有: 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計算物理、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基礎實驗、微機原理實驗、專業實驗等課程。
物理學類畢業生可在物理學、郵電通信、航空航天、能源開發、計算機技術及套用、光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等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管理等工作。
物理學類(中法合作理學、工學試驗班)
該班旨在培養法語水平高、適應全球(特別是歐洲)科技發展需要的高級理學、工學領域的高級複合型人才。學生除系統地掌握物理學或材料科學的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外,還需精通法語、懂英語,特別了解國際相關學科的發展動向。該班學生從武漢大學2006級理工類新生中選拔30名。本碩連讀,學制共6年,其中前四年為本科階段,後二年為碩士階段。本科階段前兩年在國內學習,成績合格且通過法方組織的法語水平考試者,學校選送到法國里昂一大理學院或工程師學院繼續本科後2年和碩士2年的學習。學生在法國學習期間,法方免收學費。生活費、出國旅費及辦理出國手續等費用由學生承擔。武漢大學承認其本科後兩年在法國所學課程及學分。本科階段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可獲得武漢大學的本科畢業文憑和武漢大學、法國里昂一大的學士學位;碩士階段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可獲得法國里昂一大理學碩士學位或工程師文憑。
主要專業課程有: 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理論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學、電子線路、微機原理、計算物理、普通物理實驗、近代物理實驗、電子線路實驗、計算機基礎實驗、微機原理實驗、專業實驗等課程。
畢業生可在物理學、郵電通信、航空航天、能源開發、計算機技術及套用、光電子技術、醫療保健、自動控制等領域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管理等工作。
材料科學與技術試驗班(材料物理)
材料科學是一個具有多學科交叉特點的學科,也是二十一世紀的四大前沿學科之一。材料科學與技術(試驗班)是適應這個前沿學科發展設立的新興專業。它以物理學、化學的基礎理論和現代科學技術為背景,通過物理、化學、材料、機械等專業方面的學習和實驗訓練,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理工交叉複合型人才。與傳統的材料類專業相比,本專業學生除了具有材料科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以外,更具有紮實和全面的物理學、化學與工程技術方面的基礎知識,以適應國家科技創新和當前高技術新材料的飛速發展。除了物理學和化學的基礎課程以外,專業課程主要有:固體物理學、材料物理、材料物理製備基礎、工程材料學、固體現代分析技術、材料性能學、專門方向實驗、材料科學進展、新型功能材料、材料腐蝕與防護等。
優秀學生可以直接攻讀材料、物理、化學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或碩博連讀;也可以在新材料高技術公司、大型企業的研發機構、國家級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方面的新材料理論研究、套用開發、管理和教學等工作。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IT行業實際需要,具有紮實的數學物理基礎,掌握物理電子、微電子、光電子、納米電子、電路系統領域的寬厚專業基礎知識、熟練實驗技能的創新性專業人才。學生將受到相應的信息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方面的系統訓練,掌握電子材料、電子器件及電子系統的新工藝、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設計技能。微電子學方向的主要專業課程有: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物理、積體電路設計基礎、積體電路原理、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近代電子材料等。主要實驗及實踐課程有:EDA技術實驗、單片機與ARM實驗、FPGA實驗、微電子技術(工藝)實踐、課程設計、微電子綜合實驗(微電子電路設計與仿真、微電子系統設計、晶片版圖設計與參數提取、微電子器件製造與測試等)。
畢業生可以在微電子設計公司、積體電路加工企業、微電子封裝測試公司、郵電通信的微電子與電子系統的研發部門、與電子工程相關的研究所、高等院校內從事各種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積體電路及電子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電路與系統方向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通信原理、數位訊號處理、數據結構、高頻電子線路、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Matlab套用等。主要實驗及實踐課程有:EDA技術實驗、單片機與ARM實驗、DSP實驗、課程設計、電路系統綜合實驗(電路系統設計、DSP與圖象處理、網路與通訊協定實踐、Matlab在電路設計中的套用等)等。
畢業生可在國防、航空航天、郵電通信、電力電氣工程等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及公司從事電路設計、電子系統、工業控制、信號處理等的科研與技術開發、管理工作。也可在醫療、金融、政府機關等部門從事與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感測技術、計算機套用技術等相關的工作。
物理電子學方向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雷射原理與技術、光電子技術、紅外技術、感測器原理及套用、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新型功能材料、近代電子材料等。主要實驗及實踐課程有:EDA技術實驗、單片機與ARM實驗、感測器實驗、課程設計、光電子綜合實驗(光電功能材料製備與測試、光電器件性能分析、納米電子材料的光、電、磁學特性分析、感測器信號採集與處理等)。
畢業生可以在郵電、光通信、電子材料、納米技術、空間科學等領域的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及公司內從事各種光電功能材料、光通訊元器件、光電子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也可從事與感測器技術、光電子技術、納米技術及套用等相關的技術開發、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