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木版年畫作為域地道的農民畫,植根於民間,土生土長,集中了勞動人民的藝術才能和勤勞智慧,凝結了廣大勞動人民淳樸的思想感情和對美好生活和強烈願望。武強年畫由古代神荼、鬱壘捉鬼飼虎的傳說流傳民間,後演變為畫神虎貼於門上,成為年俗傳世。武強門畫出現最早,至清末民初,畫業作坊已遍布全縣。武強年畫構圖豐滿,線刻粗獷,設色鮮亮,裝飾誇張,節俗特色濃厚,是年畫流派中的佼佼者。武畫除大量民間題材外,更注重反映重大時代變革,以表達人們對國事的愛憎,對人生的美好期望。現已成立武強年畫社,並建成了中國第一家年俗博物館,以滿足國內外專家學者對傳統傳統年畫藝術的觀賞與研究。年畫起源於古代的桃符,後演變為鬥神畫,東漢已經流行,北宋出現了木版印刷年畫。衡水地區武強縣素有“年畫之鄉”的美譽。武強年畫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它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江蘇桃花塢、四川綿竹並稱為中國民間木版年畫的五大生產基地。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相傳,明永樂年間,山西省洪桐縣藝人到此以後,促進了這一藝術形式的發展。起初是民間畫家親筆畫,逐漸發展成刻版印刷,以至全部套版印刷。那時人煙稠密的武強南關,便是“家家點染,戶戶丹青”,形成了我國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畫產地之一。到了清康熙、嘉慶年間(1662-1820年),武強年畫業進入興盛時期,從業人員約500人,店鋪達144家,最高年出產畫品達一億多張,約占當時全國年畫銷量的三分之一。武強年畫幾經滄桑,到1980年成立了“武強年畫社”,武強年畫得以正式出版發行。武強年畫是用杜木刻板、採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刻版以陽刻為主,兼施陰刻,線條穩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
歷史淵源
藝術開端
據現存資料考證,武強年畫產生於宋末元初。其產生的背景一是武強歷史上自然條件惡劣,人民生活貧困,年畫生產作為一種謀生手段成為武強人的選擇;二是本地生產蘆葦、麥秸、石榴花、槐花米、靛藍草等,具備生產年畫用紙和顏料的自然資源;三是武強文化積澱較厚,歷史上寺廟眾多,宗教活動頻繁,以神碼為主要題材的武強年畫與對偶像的崇拜有密切關係。還有,武強石刻藝術源遠流長,為畫板刻制提供了藝術借鑑。
發展成熟
武強年畫自宋末到清初經歷了較為漫長的發展和成熟期,年畫藝術逐步走向成熟,生產規模也隨之擴大。
鼎盛時期
清康熙、嘉慶年間(1662—1820年)為武強年畫的鼎盛時期,年銷售量達到1億對開張,因實際篇規格小於對開,按自然張計算約2億張。到清末,縣城南關有字號可考的畫店有144家。
衰落時期
到民國初年,由於戰亂影響,畫業萎縮,從業者40餘家,年銷售約3200萬張。1937年,抗戰爆發,民不聊生,大部分畫店倒閉,藝人外逃,畫業瀕於絕境。
鳳凰涅槃
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初,在黨的號召下,武強人民以年畫為武器,宣傳抗日,晉察冀邊區的美術工作者也紛紛投身革命年畫創作,並創辦冀中年畫研究社。1947年又在此基礎上成立石家莊大眾美術社(現為河北美術出版社),使年畫藝術得到恢復,並有所創新。解放後,相繼成立了紅星畫社、九星畫社、遠大畫社等,後合併為武強畫廠,同時開業的作坊有40餘個。1962年經河北省委宣傳部批准,成立武強年畫工作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相繼成立了“武強年畫學會”、“武強年畫社”,省出版局授予著作權,1985年省、地、縣撥巨資建立了武強年畫博物館。1993年武強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鄉”。2003年,武強年畫被確定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之一。
簡單分類
武強年畫的主要體裁有門畫、中堂、對聯、貢箋、條屏、窗畫、炕圍畫、灶畫、斗方、燈方、西洋景、扇面、博戲圖、冥幣、張搭、年曆等。按題材分類主要有神仙佛像、吉祥吉慶、農事耕作、節令習俗、故事戲曲、歷史典故、新聞時事、風趣幽默、組字畫謎、風景花卉、春宮圖、智力遊戲等,堪稱農耕社會生活的縮影和民俗生活的大觀園。
主要特徵
武強年畫是在農耕社會基礎上產生的一種農民藝術,是農民思維與物質觀念的產物,它的題材、內容、藝術形式都是為適應農民和農村居住特點而產生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具有形式多樣、題材廣泛、構圖飽滿、造型誇張、線條簡練、色彩鮮明等藝術特點。
重要價值
一、武強年畫是農耕社會的縮影,對於研究我國農耕社會的生產發展以及民俗風情、意識形態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武強年畫對我國民間美術尤其是版畫藝術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革命戰爭時期,延安魯藝、華北聯大和平津的進步畫家來到河北與武強藝人交流聯繫,創作了大量革命年畫,被周揚同志稱為“美術運動的創舉”。另外,解放後,武強藝人韓萬年(擔任榮寶齋第一任木刻水印廠廠長)以及張福旺、李長江、肖福榮等都為榮寶齋的復興做出了重要貢獻。
三、武強年畫包括大量的愛國主義題材作品,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傳統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不可多得的生動教材。武強年畫博物館先後被河北省評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教育基地,幾年來共免費接待青少年6萬多人次,發揮了很好的基地教育作用。它還是南京大學、中央美院、河北大學、河北師大等十幾所大專院校的教學、研究基地。
所需器具
一、刻版工具
刨子、刮刀、鐵(鋼)尺、鷹嘴刀、鑿子、扁鏟、規矩、擰子、小棕刷、棒槌、兩頭釘、砂紙等。
二、印刷工具
案子、版刷、版墊、棒打棍、色盆、色蘸子、刷畫刷子、涼畫架、趟子等。
三、繪稿裁紙工具
木碳條、香頭、狼毫筆、墊板、靠尺板、裁紙刀、磨刀石、錐子等。
四、版材及顏料
杜木板、梨木板。
黑色(用墨煙和松煙製成)
紅色(用紅花或石榴花熬制)
黃色(用槐米花製成)
藍色(用靛藍草製成)
五、紙
繪稿紙用薄而透明的宣紙。印刷早期使用草紙,現用宣紙。
代表作品
一、傳統作品
《六子爭頭》、《獅子》、《老虎》、《大花瓶》、《鬥神》等。
二、近代作品
《新排洋菸陣·捉拿櫻徐花》、《大戰灤州》、《同盟軍新立協約大會》、《兩軍大戰南口》、《大戰山海關》、《德日兩軍大戰青島》等。
三、革命戰爭時期作品
《打日本·救中國》、《保衛邊區》、《解放開封》、《參軍圖》、《娃娃戲·打老蔣》、《兄妹開荒》、《朱總司令》等。
四、現代作品
《小女婿》、《劉巧兒》、《八大名醫》、《二十四節農事圖》、《農村光景三年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