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網

武夷山網採用武夷山的拼音做網址,得到網民的認可和喜愛,集整個閩北地區所屬的建陽、建甌、延平、順昌、邵武、光澤、政和、松溪、浦城的新聞、便民信息、房產資源、旅遊資訊和武夷山特產大紅袍、金駿眉茶葉等一站,是閩北受歡迎的實用性網站,也是網友了解武夷山的視窗!

武夷山的歷史和成就

相傳遠古的時候,福建崇安縣(現在的武夷山市)是個無名的地方,在武夷山的幔亭峰上住著一位姓彭的老人,那時,洪水成災,百姓日無安寧,老人就帶領村民開山治水,紡織種田,到了年老的時候,他已是遠近聞名的開山始祖了,於是人們尊稱他為“彭祖”。現在的武夷山人還很懷念他,所以現在還有武夷山彭祖大酒店、彭祖莊園、彭祖御膳房、彭祖大藥房等等。彭祖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彭武、一個叫彭夷。彭祖活到880歲的時候,被玉帝召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只留下一把斧子、一柄鋤頭和一彎弓箭,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日夜開山治水,造福崇安百姓。兄弟倆始終不忘父訓,把這一帶裝點成人間仙境,美麗山水,村民過上了雞犬相聞、五穀豐登的日子。彭武、彭夷去世後,百姓為了紀念他們的恩情,就以兄弟倆的名字命名他們的居所,稱之為“武夷山”,所以儘管當時屬崇安縣管轄,但這塊仙境已經叫武夷山了,當然是指風景區這塊而已。
福建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閩贛兩省交界處。30年前屬於建陽地區管轄,後來建陽地區移到南平延平,改為南平地區管轄,武夷山市以前叫做崇安縣,建置於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並將崇安縣改名為武夷山市,是福建省第一個以名山命名的新興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2813平方公里,總人口22.37萬人,下轄3鎮(星村鎮、五夫鎮、興田鎮)、4鄉(嵐谷鄉、吳屯鄉、下梅鄉、上梅鄉)、3個街道(新豐街道、崇安街道、武夷街道)、4個農茶場(茶場、綜合農場、良種場、華僑農場)。縣域內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首批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旅遊度假區、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全國第4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村古閩越王城遺址等等榮譽和資源。武夷山風景區位於武夷山市境內,在市區以南約15公里,處在武夷山脈北段的東南麓,景區面積約70平方公里。這裡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億萬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奇峰峭拔、秀水瀠洄、碧水丹峰、風光絕勝的美景,稱為福建第一名山,“水有三三勝,峰有六六奇”,被譽為“奇秀甲東南”
。每年來武夷山旅遊的中外遊客都達數百萬人,為武夷山的經濟發展起了決定性的貢獻。
福建武夷山是座歷史文化名山。早在新石器時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懸崖絕壁上遺留的“架壑船”和“虹橋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西漢時,漢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乾魚祭祀武夷君。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並刻石記載。還明令保護山林,不準砍伐。唐末五代初,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記》里,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稱之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宋紹聖二年(1095年),禱雨獲應,又封武夷君為顯道真人。武夷山還是個人文墨客的“集散地”:古代算起的李商隱、范仲淹、朱熹、陸游、徐霞客、辛棄疾等名家在武夷山留有珍貴的腳步。古人稱:“東周孔丘,南宋朱熹,北有泰岳,南有武夷。”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此居住40多年。宋代的古瓷窯遺址和元代的御茶園等,使武夷山更成為人們訪古探奇,尋幽覽勝之地。
為了更好的發揮武夷山的品牌資源,帶動整個閩北的發展(閩北目前含武夷山市、建陽市、建甌市、邵武市、延平區、順昌縣、光澤縣、松谿縣、政和縣、浦城縣,統稱南平地區,區號為0599),2009年11月,福建省委常委會和省政府省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南平市更名為武夷山市的工作,並以福建省政府的名義向國家民政部上報“將南平市更名為武夷山市、並撤銷縣級武夷山市設立武夷新區”的方案。2010年,全國政協委員、台盟中央委員、福建省南平市人大副主任簡少玉在政協會議上,做了“關於將南平市更名為武夷山市”的提案。但一直沒有完成批准改名。2013年4月,南平規劃局的一份選址公告,又讓南平改名武夷山一事提到百姓面前,但這一次跟上一次的有點不一樣
,是指南平更名為武夷山後,地區設在目前建陽市的南林(處於建陽城區和建陽將口鎮之間),而且武夷山也不是簡單的改名為武夷新區,現有的武夷山行政區域劃入武夷區。建陽市改為建陽區,南平所在地改為延平區......椐報導,該方案正在報上級審批中。不久的將來,或許你提到的武夷山,就是整個閩北地區,而不是一個縣級市範圍了,那時,版圖上的閩北就以武夷山為標誌,區號等都將是武夷山來顯示了。當然是否“南平市”真的能順利更名為“武夷山市”還
是個未知數!
武夷山的發展旅程中,得到了各種榮譽和稱號,主要可歸納如下:
1979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列為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
1982年武夷山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人與生物圈。
1992年武夷山自然保護區被聯合國列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1992年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
1993年9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航空口岸為國家一類口岸。
1999年1月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1999年10月被中央文明辦、國家建設部、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第二批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四個同時擁有自然和文化雙遺產的景區。
2003年被國家評為“中國十大名山”之一。
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城市。
2010年被權威旅遊叢書《孤星旅遊指南》評出“全球十大最幸福地方”之一。
2012年武夷山榮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稱號。
2013年武夷山被美國著名媒體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中國最美景點”。………
武夷山還是武夷岩茶大紅袍和武夷紅茶金駿眉、正山小種的發源原產地,武夷岩茶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在國內和國際都
有著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帶動了大量的本地就業機會和產值稅收。
武夷山目前已經有民用飛機場、汽車站、火車站、高速公路,交通極其方便,高速鐵路正在建設中,高鐵將於2015
年開通,高鐵開通後,福建省會城市福州到武夷山只要50分鐘,未來武夷山旅遊業必將會更加輝煌!

網站創史

黃家友先生於1991年進入深圳市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作(工號0415),至1999年辭職離開華為,之後回到家鄉武夷山。武
夷山是中國四個世界雙遺產地之一,同時還是非常著名的大紅袍茶葉的原產地(後來武夷山又推出了非常有名的金駿眉和正
山小種茶葉),也正因為武夷山有這么豐富的資源,又從華為看到了網際網路的未來,黃家友先生就從加拿大重金購買了中文
武夷山點com域名。又在國內其他城市從收藏者手上重金購買了武夷山拼音點com域名,成了不管輸入中文還是拼音武夷山點
com都進入了同一個網站,真正實現:記住武夷山,就能找到我!之後註冊了武夷山名叢茶業有限公司和武夷山市名叢
網路服務中心進行了《武夷山網》的備案及運營管理。 
武夷山名叢茶業有限公司和武夷山市名叢網路服務中心地址:武夷山市度假區紅袍街8-12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