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新城鋪商代遺址

正定新城鋪商代遺址是一處地處河北省正定縣城東北17.5公里處的文化保護單位。

正定 新城鋪商代遺址位於河北省正定縣城東北17.5公里處,東與藁城、北與新樂接壤,距新城鋪村北約750米。 新城鋪是正定的一個重鎮,春秋時為鮮虞國都,名新市,西漢置新市縣,唐代廢縣置新市鎮,設伏城驛,明定名為新城鋪。其村北750米處原有東西排列三個大土丘,當地俗稱“城崗”。由於風雨沖刷和農民平整土地和用土,兩側的土丘現已不存,僅存的土丘南北長32米,東西寬17米,高6米,文化層厚l—1.5米不等。當地農民曾在土丘和周圍南北長100米,東西寬80米的範圍內發現過商周青銅器、陶器和石器等。
1967年5月,文物部門徵集銅鼎和帶銘銅觚各1件,出土於土丘西北側,其中,觚為喇叭口,腹微鼓,高圈足,腹部上下各有凸弦紋兩道,腹下弦紋兩側各作一十字形槽,腹部飾兩組以雙夔合成的饕餮紋,襯以細雲雷紋,圈足飾四組夔龍紋,夔龍舞爪卷尾,相向而行,也以細雲雷紋作地。圈足內有族徽銘文“∆ ∆ ▽”(註:此圖形為代用圖形。原圖形應為此三圖形上下依次疊加。)字,通高26厘米,口徑15厘米,腹深16.5厘米,底徑9.4厘米。鼎,兩直耳,圓唇外卷,深腹圈底,腹底殘破,三實心柱足。口沿下飾弦紋三周。器外部有明顯澆鑄痕跡,用四范鑄成,通耳高17.5厘米,口徑15.5厘米,腹深10.5厘米,足高7.5厘米。
1976年,文物部門又徵集到由此出土的2件帶銘文青銅器,其中,銅爵高16.9厘米,青銅質,色澤灰黃,流較短,尾上翹,流至尾長13.9厘米,兩個菌狀柱靠近流折,腹部一側有半環形鏨,鏨下有銘文,釋為“賡(註:此為代用字。原字為“庚”在上,“丙”在下。下同。)冊”二字,二菌狀柱上飾有渦紋。與銅爵同樣刻有“賡冊”銘文的銅觚,高24.5厘米,口徑14.6厘米,底徑8。3厘米,高體束腰,喇叭口,腰微鼓,高圈足,腰飾對稱兩組雲雷地饕餮紋,紋上飾一道凸弦紋,紋下飾兩道凸弦紋,圈足飾雲雷地夔龍紋,足上有對稱兩個長方形槽,足內有銘文,釋為“賡冊”二字。
1982年1月,新城鋪農民在村北城崗取土時,又發現了卣、尊、觚、爵等8件青銅器,其中7件出土於一土坑豎穴墓內,1件發現於墓東2米處,其中6件帶銘文。
1982年7月,曾徵集到1件爵,據了解是40年前在城崗發現的。此爵通高18厘米,流至尾長15.7厘米,菌狀柱,半環形鏨,圜底。柱頂飾渦紋,頸部、流和尾下部飾蕉葉紋,腹部飾兩組雲雷紋地饕餮紋,間以三條扉棱,鋬上飾獸首,鋬內有銘文“子刀”,當為族名。
正定新城鋪的青銅器屬於殷墟晚期,一爵一觚都有“賡冊”銘文,過去著錄中曾有不少這種銘文的青銅器。凡有器形可查的大多屬於殷墟晚期。最重要的是《商周》446宰椃角,其銘文為“庚申,王在東門(註:原字應為東在上,門在下疊加),王格,宰椃從,錫貝五朋,用作義丁尊彝,在六月,唯王廿祀翼又五,賡冊”。這是帝辛(紂)二十五年的青銅器,器王椃是帝辛的宰,他的族氏是賡。可見賡氏是商朝末年顯赫的貴族之一,說明這一地區當時與商王朝存在著密切聯繫。
1982年7月23日,新城鋪商代遺址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