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是指以歐拉命名的諸多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有,複變函數中的歐拉幅角公式,即將複數、指數函式與三角函式聯繫起來。拓撲學中的歐拉多面體公式。初等數論中的歐拉函式公式。歐拉公式描述了簡單多面體頂點數、面數、棱數特有的規律,它只適用於簡單多面體。常用的歐拉公式有複數函式e^ix=cosx+isinx,三角公式d^2=R^2-2Rr ,物理學公式F=fe^ka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Euler公式)

在數學歷史上有很多公式都是歐拉(Leonhard Euler 公元1707-1783年)發現的,它們都叫做歐拉公式,分散在各個數學分支之中。

公式介紹

複變函數

e^ix=cosx+isinx,e是自然對數的底,i是虛數單位。它將三角函式的定義域擴大到複數,建立了三角函式和指數函式的關係,它在複變函數論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e^ix=cosx+isinx的證明:

因為e^x=1+x/1!+x^2/2!+x^3/3!+x^4/4!+……

cos x=1-x^2/2!+x^4/4!-x^6/6!……

sin x=x-x^3/3!+x^5/5!-x^7/7!……

在e^x的展開式中把x換成±ix.

(±i)^2=-1, (±i)^3=∓i, (±i)^4=1 ……

e^±ix=1±ix/1!-x^2/2!∓ix^3/3!+x^4/4!……

=(1-x^2/2!+……)±i(x-x^3/3!……)

所以e^±ix=cosx±isinx

將公式里的x換成-x,得到:

e^-ix=cosx-isinx,然後採用兩式相加減的方法得到:

sinx=(e^ix-e^-ix)/(2i),cosx=(e^ix+e^-ix)/2.這兩個也叫做歐拉公式。將e^ix=cosx+isinx中的x取作π就得到:

恆等式恆等式

e^iπ+1=0.這個恆等式也叫做歐拉公式,它是數學裡最令人著迷的一個公式,它將數學裡最重要的幾個數字聯繫到了一起:兩個超越數:自然對數的底e,圓周率π,兩個單位:虛數單位i和自然數的單位1,以及被稱為人類偉大發現之一的0。數學家們評價它是“上帝創造的公式”

那么這個公式的證明就很簡單了,利用上面的e^±ix=cosx±isinx。 那么這裡的π就是x,那么

e^iπ=cosπ+isinπ

=-1

那么e^iπ+1=0

這個公式實際上是前面公式的一個套用。

分式

分式里的歐拉公式:

a^r/(a-b)(a-c)+b^r/(b-c)(b-a)+c^r/(c-a)(c-b)

當r=0,1時式子的值為0

當r=2時值為1

當r=3時值為a+b+c

三角公式

三角形中的歐拉公式:

設R為三角形外接圓半徑,r為內切圓半徑,d為外心到內心的距離,則:

d^2=R^2-2Rr

拓撲學說

拓撲學裡的歐拉公式:

拓撲學拓撲學

V+F-E=X(P),V是多面體P的頂點個數,F是多面體P的面數,E是多面體P的棱的條數,X(P)是多面體P的歐拉示性數。

如果P可以同胚於一個球面(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能吹脹而繃在一個球面上),那么X(P)=2,如果P同胚於一個接有h個環柄的球面,那么X(P)=2-2h。

X(P)叫做P的歐拉示性數,是拓撲不變數,就是無論再怎么經過拓撲變形也不會改變的量,是拓撲學研究的範圍。

初等數論

歐拉φ函式:φ(n)是所有小於n的正整數里,和n互素的整數的個數。n是一個正整數。

歐拉證明了下面這個式子:

如果n的標準素因子分解式是p1^a1*p2^a2*……*pm^am,其中眾pj(j=1,2,……,m)都是素數,而且兩兩不等。則有

φ(n)=n(1-1/p1)(1-1/p2)……(1-1/pm)

利用容斥原理可以證明它。

物理學

歐拉公式套用歐拉公式套用

眾所周知,生活中處處存在著摩擦力,歐拉測算出了摩擦力與繩索纏繞在樁上圈數之間的關係。現將歐拉這個頗有價值的公式列在這裡:

F=fe^ka

其中,f表示我們施加的力,F表示與其對抗的力,e為自然對數的底,k表示繩與樁之間的摩擦係數,a表示纏繞轉角,即繩索纏繞形成的弧長與弧半徑之比。

此外還有很多著名定理都以歐拉的名字命名。

平面幾何

設△ABC的外心為O,內心為I,外接圓半徑為R,內切圓半徑為r,又記外心、內心的距離OI為d,則有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1)式稱為歐拉公式.

為了證明(1)式,我們現將它改成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2)式左邊是點I對於⊙O的冪:過圓內任一點P的弦被P分成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乘積是一個定值,稱為P關於⊙O的冪。事實上,如圖3.21,如果將OI延長交圓於E、F,那么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因此,設AI交⊙O於M,則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因此,只需證明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或寫成比例式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為了證明(5)式,應當尋找兩個相似的三角形。一個以長IA、r為邊;另一個以長2R、MI為邊。前一個不難找,圖3.21中的△IDA就是,D是內切圓與AC的切點。後一個也必須是直角三角形,所以一邊是直徑ML,另一個頂點也應當在圓上。△MBL就滿足要求。

容易證明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因此(5)式成立,從而(1)式成立。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因為

,所以由歐拉公式得出一個副產品,即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拓撲學

空間中的歐拉公式

V+F-E=X(P),V是多面體P的頂點個數,F是多面體P的面數,E是多面體P的棱的條數,X(P)是多面體P的歐拉示性數。

如果P可以同胚於一個球面(可以通俗地理解為能吹脹而繃在一個球面上),那么X(P)=2,如果P同胚於一個接有h個環柄的球面,那么X(P)=2-2h。

X(P)叫做P的歐拉示性數,是拓撲不變數,就是無論再怎么經過拓撲變形也不會改變的量,是拓撲學研究的範圍。

在多面體中的運用:

簡單多面體的頂點數V、面數F及棱數E間有關係

這個公式叫歐拉公式。公式描述了簡單多面體頂點數、面數、棱數特有的規律。

證明

歐拉公式歐拉公式

(1) 把多面體(圖中①)看成表面是薄橡皮的中空立體。

(2) 去掉多面體的一個面,就可以完全拉開鋪在平面上而得到一個平面中的直線形,像圖中②的樣子。假設F′,E′和V′分別表示這個平面圖形的(簡單)多邊形、邊和頂點的個數,我們只須證明F′-E′+V′=1。

(3) 對於這個平面圖形,進行三角形分割,也就是說,對於還不是三角形的多邊形陸續引進對角線,一直到成為一些三角形為止,像圖中③的樣子。每引進一條對角線,F′和E′各增加1,而V′卻不變,所以F′-E′+V′不變。因此當完全分割成三角形的時候,F′-E′+V′的值仍然沒有變。有些三角形有一邊或兩邊在平面圖形的邊界上。

(4) 如果某一個三角形有一邊在邊界上,例如圖④中的△ABC,去掉這個三角形的不屬於其他三角形的邊,即AC,這樣也就去掉了△ABC。這樣F′和E′各減去1而V′不變,所以F′-E′+V′也沒有變。

(5) 如果某一個三角形有二邊在邊界上,例如圖⑤中的△DEF,去掉這個三角形的不屬於其他三角形的邊,即DF和EF,這樣就去掉△DEF。這樣F′減去1,E′減去2,V′減去1,因此F′-E′+V′仍沒有變。

(6) 這樣繼續進行,直到只剩下一個三角形為止,像圖中⑥的樣子。這時F′=1,E′=3,V′=3,因此F′-E′+V′=1-3+3=1。

(7) 因為原來圖形是連在一起的,中間引進的各種變化也不破壞這事實,因此最後圖形還是連在一起的,所以最後不會是分散在向外的幾個三角形,像圖中⑦那樣。

(8) 如果最後是像圖中⑧的樣子,我們可以去掉其中的一個三角形,也就是去掉1個三角形,3個邊和2個頂點。因此F′-E′+V′仍然沒有變。

成立,於是歐拉公式:

得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