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概括
歌德席勒 ,是反抗、反叛、抗爭的狂飆突進精神的象徵。歌德與席勒兩位偉大的詩人和劇作家創造了無數反抗者的英雄形象,他們探求人生價值和社會理想,他們無所畏懼,犧牲自已,或雖成為時代悲劇,但卻為一個時代的思想進步指引了方向。歌德席勒純手工牛皮鞋品牌正是在這一歷史背景與深沉的探求自由的精神下誕生。在無限文藝復古與懷舊中,歌德席勒的皮鞋匠演澤著滄桑的手工縫製牛皮鞋的手藝,生生不息地傳承著文藝、哲思,與自由精神。
Goethe Schiller/打破束縛/歌德席勒,歌德席勒/Goethe Schiller是“文藝復興的精神與外形復古的統一;懷舊;皮料的生命氣息;原始質感;粗獷;簡約;沉穩;牢靠”的象徵!
Goethe Schiller(歌德席勒)是British Goethe Schiller international dress Co., LTD (英國歌德席勒國際服飾有限公司)與長沙歌德席勒鞋業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高端純手工牛皮鞋品牌。歌德與席勒是德國兩位最偉大的詩人,其畢生追求自由的精神被引入至Goethe Schiller的品牌理念。緬懷詩人,打破束縛;傳承文藝、哲思與自由,成為了Goethe Schiller品牌的核心價值。Goethe Schiller產品以高端的純手工頭層黃牛皮鞋為主打,同時搭配生產特定風格的城市戶外休閒男裝,手工牛皮包等。整體風格傳承並闡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文藝、哲思與自由精神,純粹,簡約,粗獷;原始質感,屬擁有特殊氣質的城市復古風尚。而Goethe Schiller品牌專賣店的裝修藝術則融入歐洲歌特式建築藝術,與後現代頹廢工業元素等一系列視覺與感觀創作,來闡釋後現代自由精神,堪稱是一件藝術精品
產品介紹
風格:純手工都市戶外休閒
產品定向:25-45周歲性情文藝追求自由格調的工作人士。
產品氣質:文藝復興的精神與外形復古的統一;懷舊;皮料的生命氣息;原始質感;粗獷;簡約;沉穩;牢靠。
產品精神:文藝;哲思;自由
品牌廣告詞:打破束縛
手藝:純手工
核心技術:全球領先獨特的鋼絲線繩三鎖圍手藝,皮面與鞋底的接合全程拒絕膠水,永久性不開膠,在製鞋業屬於重大技術突破。
Goethe Schiller產品以純手工頭層黃牛皮鞋為主,同時搭配生產特定風格的城市戶外休閒男裝,手工牛皮包等。產品風格介於傳統商務正裝與運動休閒之間,以歐美城市復古格調為主,鞋子透露出強烈的文藝氣質,又體現出粗獷、原始質感,大氣沉穩,呈現出現代都市休閒風格。
Goethe Schiller產品採用珍貴的頭層黃牛皮,純手工打造;擁有鋼絲線繩獨特三鎖圍手藝,全程無膠水,永久牢固。這項技術獨特,在製鞋行業中走在尖端,是一項技術突破,全球少有。因此,Goethe Schiller品牌給每位消費者的承諾也是永久質保終生免費維護。
Goethe Schiller產品從設計與用料上均圍繞一個主題展開――即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文藝復興的精神與外形復古統一;粗獷、簡約、皮料的生命氣息與原始質感。
主要款式
2012年,歌德席勒品牌引入中國,目前中國區的主要款式有:
席勒
卡爾騎士
魏瑪公爵
威廉麥斯特
維特之煩惱
哀格蒙特伯爵
斐迪南與露伊斯
威廉退爾
品牌價值
歌德席勒手工鞋製作者,已自由文藝之心製鞋製造衣。打破束縛,傳播文藝,哲思與自由,成了歌德席勒品牌的核心價值。
歌德與席勒
歌德(Goethe,Johann Wolfgangvon 1749~1832)德國作家、詩人。1749年8月28日生於法蘭克福一個富裕的市民家庭,1832年3月22日卒於魏瑪。其生平和創作可分5個時期。
學習年代和狂飆突進時期(1765~1775) 1765年歌德到萊比錫大學學習法律,3年後因病回家。在萊比錫時期寫出了具有洛可可風格的抒情詩和戲劇。1770年去斯特拉斯堡繼續讀法律,翌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770年9月與赫爾德結識。在後者的影響下,他閱讀荷馬史詩、莎士比亞的劇本以及《莪相》等作品,並開始採集民歌。這時他寫出優美的抒情詩《歡會與離別》、《五月之歌》、《野地上的小玫瑰》等,開創了德國抒情詩的新時代。1771年8月回到法蘭克福,此後幾年裡除寫了《普羅米修斯》等許多詩篇外,還創作了劇本《鐵手騎士葛茲・封・貝利欣根》、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等,這些作品成為狂飆突進運動最為豐碩的成果。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很大程度上是根據作者自己的生活經歷寫成。小說中的維特反對封建習俗,渴望真正的愛情,要求個性自由,並希望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但他在鄙陋的環境、黑暗的現實中四處碰壁,不幸的愛情又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只好以死來求得解脫。作品以濃郁的詩意和強烈的感情表達了維特的痛苦、憧憬、他的多情善感和憤世嫉俗情緒,喊出了一代青年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建立合乎自然的社會秩序和平等的人際關係、實現人生價值的心聲。這部小說發表後引起青年人的強烈共鳴,立即風靡歐洲,奠定了歌德在國際文壇的地位。
魏瑪前期(1775~1786) 1775年11月歌德應魏瑪公國奧古斯特公爵的邀請來到魏瑪,擔任國務參議員等許多職務,1782年獲得貴族身分。他的職責有領導礦山開發、管理交通、領導軍事到負責水利、掌管財政等等,此外還要參加各種文藝活動。繁忙的公務,浮華的宮廷應酬和愛情的挫折,使他無法得到創作所需要的安靜和時間。和狂飆突進時期相比,他這時期的詩歌趨於平穩,對自然和人生由熱情的歌頌轉變為深入的觀察和探索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歌德的《漫遊者夜歌》、《致月亮》等詩歌以及《魔王》、《漁夫》等敘事謠曲均作於這一時期。
義大利之行和法國大革命時期(1786~1793) 歌德為了擺脫使他感到厭倦和苦悶的宮廷生活,於1786 年9 月3 日改名換姓,悄然去義大利旅行。義大利明媚的風光和完美的希臘羅馬古典藝術使他陶醉。這期間他把《伊菲格涅亞在陶里斯》散文稿改為詩體,完成了悲劇《埃格蒙特》。前者借希臘神話中的人物表達自己的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後者取材於16世紀尼德蘭人民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史實,把埃格蒙特塑造成一個受人民愛戴的英雄。
1788年6月歌德從義大利回到魏瑪,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只擔任劇院總監,兼管礦業。同年7月與假花廠女工克莉斯蒂安娜・武爾皮烏斯相愛並同居,1806年正式結婚。義大利之行使他的詩風起了很大變化。他不再通過騷動不安的情緒來表現自然的原始力和激動的吶喊,而是追求古代歌德故居希臘羅馬藝術中體現的寧靜、純樸、和諧的美,以改造人的個性,實現古典人道主義理想,對詩歌形式也給予了更大關注。回魏瑪後寫的組詩《羅馬哀歌》中出現的羅馬少女福斯汀娜的形象同克莉斯蒂安娜的形象交織在一起,抒發感官享受,表明詩人身上正在覺醒的性愛要求。1789年完成了劇作《托夸多・塔索》。劇本通過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詩人塔索在宮廷生活中的遭遇,表達了歌德自己在魏瑪宮廷的苦悶和矛盾心情。劇中精明強幹的大臣安東尼奧和多愁善感、才華橫溢的詩人塔索正是歌德自己身上的兩面。
1789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歌德不贊成暴力革命,曾寫了一些嘲諷民眾和革命的作品。1792年歌德隨奧古斯特公爵參加普奧聯軍征法,翌年美因茨城回響法國革命,成立德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聯軍圍攻法國軍隊占領的這座城市時,歌德又陪伴公爵參加了這次戰役。30年後,在1822年完成的《隨軍征法記》和《圍攻美因茨》中記述了這段經歷。
和席勒合作時期(1794~1805) 1794年7月底歌德與席勒結交,兩人從此頻繁交往,密切合作。他們的性格觀點雖然不同,但互相取長補短,彼此都受益匪淺。直至1805年席勒逝世的10年,是歌德繼狂飆突進時期後的第二個創作豐收期。除兩人合作創作的《諷刺短詩》及許多敘事謠曲外,歌德還寫了許多重要的哲理詩和表達文藝觀點的詩,完成小說《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長篇敘事詩《赫爾曼和竇綠苔》和《浮士德》第一部。這便是文學史上狹義的德國古典文學時期,又稱魏瑪古典文學時期。
晚年時期 1805年5月9日席勒的逝世對歌德是個巨大的打擊,他覺得自己失去了“生命的一半”,創作受到很大影響。後來他重新振作起來,寫出《十四行詩》,出版長篇小說《親和力》。後者寫4個男女由於兩性間的吸引力的變化而重新組合的悲劇故事,詩人藉此來探討自發情感與道德規範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帶有當時盛行的浪漫主義的影響。從1813年起歌德就研究阿拉伯、波斯的詩歌以及中國、印度的文學和哲學。1814年~1815年到德國南部旅行又使他恢復了青春,寫了許多優美的詩篇,後又加以補充,共240首,形成了《西東合集》這部重要的詩集。它和《中德四季晨昏雜詠》一樣,是詩人把西方和東方文化結合起來,融為一體的出色的努力。
1816年歌德的夫人逝世。這以後他潛心創作,完成了最重要的幾部作品。長篇小說《威廉・麥斯特》從1777年開始寫作到完成,歷時50年 ,分為《學習時代》 和《漫遊時代》兩部分。主人公力求擺脫狹隘的環境,追求更高的理想,雖然走過迷途,但他不斷自我克制,把握命運之舵,終於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義理想。詩劇《浮士德》是他的代表作。寫成時間歷經60年。作品取材於16世紀關於浮士德的傳說。主人公的一生經歷了書齋生活的知識悲劇,和魔鬼靡非斯特訂約後,在魔鬼的引導下又經歷了愛情悲劇、政治悲劇、美的悲劇和事業悲劇等階段,從“小世界”到“大世界”,最後在改造自然的事業中得到滿足,在悟出人生真諦的瞬間死去。這是一位一心擺脫狹隘環境、不斷探索真理、追求崇高理想的巨人形象,他的一生反映了歐洲自文藝復興到19世紀初期300年文化發展的歷程。
歌德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也卓有成就,有所發明和發現。他是公認的世界文學巨匠之一,恩格斯稱他為“最偉大的德國人”,是文學領域裡“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約翰・克・弗・席勒(1759-1805)出身於醫生家庭,學過法律和醫學。他是和歌德齊名的德國啟蒙文學家。席勒在青年時期,在狂飆突進精神的影響下,寫出了成名作《強盜》和《陰謀與愛情》,確立了他的反對封建制度、爭取自由和喚起民族覺醒的創作道路。 《強盜》反映了青年人對封建專制制度的反抗。在《強盜》第二版的扉頁上,席勒寫了“打倒暴紂者”的口號,並且引用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特的話:“藥不能醫者,以鐵治之;鐵不能治者,以火治之。”戰鬥熱情極為強烈。恩格斯說這部劇作是“歌頌一個向全社會公開宣戰的豪俠的青年”。
《陰謀與愛情》是席勒的代表作,反映的是德國市民階級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矛盾,劇中女主人公露伊斯的性格體現了當時德國進步青年反對封建制度,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她所呼喊的“等級的限制都要倒塌,階級可恨的皮殼都要破裂!人就是人!”可以說是時代的心聲。恩格斯說這部作品是“德國第一部有政治傾向的戲劇”。
以後差不多十年,席勒沒有從事創作,他轉向歷史和哲學的研究。在歷史研究中,他著眼於歷史發展中的民族運動。他是把歷史和當前德國社會問題聯繫起來考察的。正是這樣,他後來的幾部歷史劇都是接古喻今,對德國社會進行批判和控訴。在哲學上,席勒是康德的信徒。
他的美學理論是唯心主義的。他在自己的美學著作《美育通信》中,強調通過美的教育來改造社會,並且虛構了一個由美學原則統治的國家。但是當他接受歌德的幫助後,就離開了唯心主義哲學。
席勒在“魏瑪古典主義”時期的文學創作並沒有實踐他的美學理論。席勒後期寫了《華倫斯坦》、《奧里昂的姑娘》和《威廉・退爾》等重要劇本。
《華倫斯坦》是以三十年代戰爭為題材的,劇中主人公華倫斯坦是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席勒在他身上反映了民族統一的要求,並指出了他失敗的原因。
《奧里昂的姑娘》 取材於英法百年戰爭中法國的女英雄貞德的鬥爭事跡。 她使法國轉敗為勝,免於亡國之辱。
《威廉・退爾》取材於14世紀瑞士的英雄傳說,表現了反對封建暴君、爭取自由的要求。這三個劇本的主題意義都在於呼喚民族意識,號召民族統一。這是當時德國的時代要求。難能可貴的是,劇中還表現了人民民眾的鬥爭和力量。這表明席勒的現實主義精神有所增長。不過,由於世界觀的局限和嚴重脫離社會鬥爭實際,席勒的創作往往從概念和理想出發,因而形成“把個人變成時代精神的單純的傳聲筒”這種“席勒”的缺陷。《堂・卡洛斯》是帶有這種缺陷的典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