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橫塘
南浦春來綠一川,
石橋朱塔兩依然。
年年送客橫塘路,
細雨垂楊系畫船。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橫塘:在今江蘇蘇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邊。此指送別的地方,出江淹《別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泛指送別之處。南浦是中國古詩詞中以送別之地表達送別之情的重要意像,與之類似的還有專指陸上送別的“長亭”。
3.一川:是為一片,遍地。
4.石橋:指楓橋。在橫塘之北。
5.朱塔:紅色的寶塔。這裡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著。
7.畫船:油漆彩繪之船。
白話譯文
春天來了,南浦邊,一道碧綠的河水已經漲滿;那橫臥河上的楓橋,高聳的寒山寺塔,還是同舊時的模樣一般。我不記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這橫塘送客,眼前總是這熟悉的一幕:天下著細雨,楊柳依依,水邊停泊著畫船。
作品賞析
這首送別的小詩,寫得很別致。詩題“橫塘”就是送別的地方。橫塘在蘇州,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所以詩中所寫,句句與水相關。詩首二句寫橫塘的景色。春天來到,送別之處,一川綠水,楓橋與寒山寺塔,呈現眼前。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說明自己不是初到橫塘,而是常常到這裡來,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同時,石橋、朱塔,就在詩中不單是作為景色的點綴,同樣是離別的見證物。
范成大另一首《楓橋》詩就這么說:“牆上浮圖路旁堠,送人南北管離愁。”詩中的浮圖,就是楓橋邊上寒山寺的塔。詩的結句很蘊藉,“細雨”是點春時,也是寫春景,為送別的氣氛平添了三分冷清淒涼;“垂楊”即柳樹,古人有折柳送別的風俗習慣,依依楊柳,在雨中搖曳著枝條,仿佛在挽留行人,又為送別增添了三分惆悵;“系畫船”是寫船等著人走,寫系,實在又帶著催,又為送別加深了三分愁苦。前三句次第寫來,句句連環,被末句帶有深刻情感的景語一束,詩便全都活了起來。
懷人詩與送別詩,都喜歡用景物作為襯托,暫存自己的情思。如唐趙嘏的成名作《江樓感舊》云:“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玩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詩先為人們勾勒了一幅空靈明麗的圖景,以“獨上”二字逼出下文風景依稀如舊而人事變遷,從而細膩地表達懷人之感。
范成大這首詩在寫作手法上也相仿。詩先描繪了一派江南水鄉的春景,然後說到送人;詩寫今年送別,卻點明“年年送別”,於是春水仍如往年那么綠,石橋朱塔還是像往年那樣聳立,連細雨中維繫的畫船都與往年相似,不過送的對象變了。去年、前年送別的人在何處呢?如今又送走的朋友,到明年春天,我再送別人時,今天送走的朋友又在何處呢?這樣,感情色彩就更加濃重,別離滋味更加難耐,詩由一層而化多層,越發令人感動。
作者介紹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諡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於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嫵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內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里、陸游、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桂海虞衡志》、《吳船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