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
十月十八日
生日花:樹蘑菇(Wood Mushroom)
花 語:神經質(Nervous)
簡介
野生樹蘑菇集營養、保健、食療於一身,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良特性,且色、香、味、形俱佳。經常食用有補中益氣,養肝生精,降血脂等效果。野生樹蘑菇菇體潔白、美觀,肉質細膩,香味獨特,炒食、燉食、煲湯久煮不爛,口感滑嫩、味美清香,因而備受青睞。裕民人用樹蘑菇和草原牧雞燉湯,其味鮮美無比,是名副其實的地方名吃。
歷史意義
著有第三福音書與使徒行錄的路克之花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 般的種植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原竹科的樹蘑菇,就是被選來獻給著有第三福音書與使徒行錄的福音傳道主義者---聖路克。這種蘑菇遍布於全世大部分的溫暖地區。
花語
花語:神經質
屬竹科的樹蘑菇與普通的蘑菇不相同,它被手觸摸或受傷時,會由白色變為土黃色,非常的神經質。因此它的花語是“神經質”。凡是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纖細又容易受到傷害。但是,下定決心、努力嘗試會發現全新的自我。
誕生石:蛋白石
交雜著像紅石般的紅,藍石般的藍,祖母綠般的綠……,擁有各種寶石所有色的蛋白石,呈現神的協調感。閃耀著迷人的七彩光澤是蛋白石的特微,而這種七彩顏色越多,表示它的品質越好。
至於明度高的墨西哥蛋白石,以及呈乳白色或黑色的澳洲蛋白石,在外觀雖然有很大的差異,但同樣深受喜愛。較為昂貴的是澳洲的黑蛋白石。
蛋白石的傳說
自古以來,歐洲人就有一個迷信:非10月生的人,如果擁有蛋白石會帶來不幸。這個迷信可能是因為它具有各種顏色變化的關係吧!在蘇格蘭,人們認為它是影響人一生發生七次重大變化的奇異石。傳說,有位名叫克莉絲汀的美麗少女,她是愛丁堡市的名門閨秀。有一天偶然得到蛋白石的原石,她非常珍愛這塊原石。由於她擁有這塊原石,因此從國王愛人歷經公爵夫人、僧尼,最後成為娼婦,而死於潦倒。但是這樣的傳言被維多利亞女王推翻了,他最喜歡的項鍊中,有一條就是蛋白石做成的呢!
植物形態
豬苓子實體可供食用,京西俗稱香菇,或叫樹蘑菇。豬苓營養豐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胺基酸等多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為上等野菜,可烹製高級美味佳肴。
擔子菌亞門,屬菌綱。多孔菌目,多孔菌科。菌核生於地下,長形塊狀或不規則球形,稍扁,有的分枝如姜狀;表面灰黑或棕黑色,凹凸不平,有皺紋或瘤狀突起。子實體自菌核生出,菌柄基部相連或分枝,形成叢生菌蓋。菌蓋肉質,乾燥後堅硬而脆,表面白色至淡褐色。菌肉薄,白色。菌管與菌肉同色。
分布
生於山林中樹木的根旁地上。分布於中國各地,北方居多,京西廣布。
功效
菌核可入藥,性平,味甘。功能:利水滲濕。主治:小便不利,淋瀝熱痛、水腫等症,並有抗癌作用。
樹菇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達19.55%。所含蛋白質中有18種胺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蛋氨酸占2.49%,其次為谷氨酸、天門冬氨酸、異亮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總胺基酸含量為16.86%。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含量齊全,並且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鈣、鎂、鐵、鋅等礦質元素。中醫認為,該菇性甘溫、無毒,有健脾止瀉之功效,並且有抗衰老、降低膽固醇、防癌和抗癌的特殊作用。
在日本和韓國廣泛利用Chaga藥用真菌來防治各種疑難雜症,如各種癌症、心臟病、糖尿病。可用來防治肝癌、愛滋病及O-157大腸桿菌中毒,是一種萬能藥。對糖尿病的治癒率達93%,生長在高寒地帶的木腐菌,菌絲在零下40度也不會凍死,是極耐寒的一種菌類。
栽培
1970年,日本開始人工栽培,產量逐年提高,年產已超過萬噸,市場鮮售價約每公斤1 000日元。由於供不應求,日本還要從中國進口一些。近十幾年來,中國浙江、河北、四川、雲南、福建、上海等地一些科研單位進行了引種馴化和實驗栽培。浙江省慶元、河北省遷西等地區開始了規模化生產,北京市昌平黑山寨也曾種植。
下面介紹以河北省遷西縣趙國強先生的實踐經驗為主要依據總結出的栽培方法。
1.菌種製作
不同菌種和菌種質量對樹蘑菇的產量和質量有決定性的作用。有的菌種質量低劣,甚至乾脆就不出子實體。因此一定要選用經生產驗證,抗逆性強,生長快,產量高的優良菌種。無論是引進的或自己分離的菌種,在大規模擴接前都應進行出菇試驗。
樹蘑菇母種適宜的培養基為PDA綜合培養基和麩皮培養基,也可用穀粒培養基,按常規方法製作。這三種培養基可用於樹蘑菇母種的分離和轉擴,分離部位以樹蘑菇菌蓋與菌柄連線處的內部菌肉為佳。選擇待分離株應是品系中分化好的健壯株,分離和轉擴均在無菌操作下進行。製作樹蘑菇原種的常用培養基配方有:
(1)栗木屑80%、麥麩皮8%、石膏和糖各1%、沙壤土或壤土10%。
(2)棉籽皮80%、麩皮8%、石膏和糖各1%、沙壤土或壤土10%。
培養基配水拌勻,含水量60%,拌好後裝瓶、滅菌、接種,在25~26℃培養,30天左右即可滿瓶。經質量檢查,菌絲粗壯,無雜菌污染方可使用。
2.菌袋的製作
流程:配料→裝袋→滅菌→接種→培菌。
(1)培養料配方
①栗木屑70%、麩皮20%、生土8%、石膏1%、糖1%。
②栗木屑50%、棉籽皮40%、生土8%、石膏和糖各1%,加105%~110%水拌料,使含水量達55%~57%。濕度過大,子實體形成時滲出棕色液體太多,易導致子實體腐爛。
(2)裝袋
用長寬17厘米×30厘米,厚度為0.5~0.6毫米的聚丙烯袋或高密度聚乙烯袋,裝料15厘米左右,袋口套直徑3厘米高、3厘米的套環,加棉塞蓋防水紙,用皮筋或小線紮緊,然後滅菌。
(3)滅菌
常壓滅菌,保持100℃ 8~9小時,或高壓滅菌1.5小時。
(4)接種
按前述要求,採用優良品種,無菌操作。
(5)培養菌絲
保溫25~28℃,室內濕度70%以下,避光培養,日通風1~2次。15天后加散射光,加強通風,溫度22~25℃,30天后菌絲長滿袋底,表面形成菌皮,然後逐漸隆起,逐漸變成灰白色至深灰色,即為原基,可以進入出菇管理。
3.栽培管理
樹蘑菇出菇有袋式和仿野生出菇兩種管理方式。
袋式出菇:將長原基的菌袋移入出菇室,保持溫度20~22℃,空氣濕度85%~90%,光照200~500勒克斯,3~5天后除去環、棉塞,直立床架上,袋口上覆紙,紙上噴水,每天通風2~3次,每次1小時。約20~25天后,菌蓋充分展開,菌孔伸長時採摘。採摘時可用小刀將整叢菇體割下,連採2~3潮,生物效率30%~40%。
仿野生出菇:木屑作培養基的栽培菌袋,菌絲滿袋後,脫去塑膠袋,將菌棒整齊地排列事先挖好的畦內,菌棒間留適當間隙,在菌棒縫隙及周圍填土,表面覆上1~2厘米的土層。這是覆土栽培的一種形式,生物效率可達100%~120%。這種方式遠遠優於前者(袋式出菇),故在此著重介紹。
(1)排菌時間
樹蘑菇在唐山地區栽培,最佳排菌下地期在11月至次年4月底。因為此時空氣和土壤中的雜菌、病蟲不活躍,不侵害菌絲,而樹蘑菇菌絲耐低溫,菌絲連線緊密,長勢健壯,對菌絲吸收營養有利。低溫期排菌下地儘管發育期較長,但出菇早、產量高,可在雨季前完成產量的80%,4月底以後栽種的樹蘑菇因為氣溫高、雜菌活躍,樹蘑菇菌袋易感染,並會出現子實體生長快,單株小,總產量低,易受高溫和暴雨危害。
(2)排菌方法
①場地。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乾燥、不積水、近水源、排灌方便、遠離廁所或畜禽圈的地方。
②挖地坑。要求東西走向,挖寬45~55厘米、長2.5~3.0米、深25厘米的地坑,地坑之間的距離為60~80厘米,在其中間修排水溝以便於行走、管理和排水。
③栽前預備工作。地溝挖好後,要先灌一次大水,目的是保墒。水滲乾後,在溝底和溝幫撒一層石灰,目的是增加鈣質和消毒,再在溝底和溝幫撒一薄層敵百蟲粉,最後在溝底鋪少量表土。
④排放菌棒。將發好菌絲的菌袋全部剝去塑膠袋,將菌棒橫成排豎成行地排放在溝內,相鄰菌棒要挨緊,每4個菌棒之間要有一個空隙。同時,要通過扒或墊溝底的回土,使排放在溝內的菌棒上表面齊平。這樣在溝內可排放4~5行菌棒。
⑤填縫隙。將菌棒與菌棒之間和菌棒與溝幫之間的空隙填上土,至菌棒以上1厘米。
⑥灌水。往坑內放水使土落實,有空隙或凹坑用濕潤土攏平,保持表層土厚1~2厘米。
⑦包幫。用塑膠薄膜或尼龍袋將坑四周包嚴,以防坑邊土脫落。2月以前排菌下地的還需在畦內鋪一層薄膜,在薄膜上覆蓋5~7厘米土層,到4月中旬將畦內薄膜和浮土鏟淨,準備出菇管理。
⑧搭陰棚。在坑北側和坑中部立兩道橫桿,中部橫桿距地面15厘米,北側橫桿距地面25厘米,在橫桿上搭塑膠布和草簾,呈南低北高傾斜狀。4月份以前北部塑膠布直鋪到地面上,並用土壓緊,東西兩側留排氣孔。
⑨鋪礫。冬季下菌時蓋浮土和薄膜的要在剷除浮土和薄膜後鋪礫。畦內平鋪一薄層1.5~2.5厘米直徑的光滑石礫。
(3)出菇管理
①水分管理。4月下旬自然氣溫達到15℃以上,在畦內灌一次水,水量以沒畦面2厘米左右為宜,自動滲下後每天早、中、晚各噴水一次,水量以濕潤地面為宜,並儘量往空間噴。根據降雨情況,乾旱時每隔5~7天要澆水一次,水能立即滲下為宜,有降雨時少灌樹蘑菇原基發後,噴水時應注意遠離原基,避免將原基上的黃水珠衝掉。樹蘑菇長大後可以在菇上噴水,促進菇體生長。樹蘑菇採收後3天,其根部不要噴水,以利菌絲復壯,再長下潮菇。高溫季節還需要往草簾和坑外空地灑水,降溫增濕。低溫季節噴水和灌水時最好用日光曬過的溫水,以利保溫。雨季降雨充足,可以少噴水或不噴水,乾旱燥熱需在白天中午增噴一次大水。
②溫度管理。4月下旬或5月上旬以保溫為主,晚上要蓋嚴草簾和塑膠布,或者草簾在下塑膠布在上,並在日光充足時適當延長陽光直射畦面的時間。6月下旬至8月高溫高熱期應以降溫為主,可以用噴水降溫和增加草簾上的覆蓋物增加遮蔭程度。晚上揭開塑膠布或草簾露天生長,白天氣溫高時再蓋上草簾或塑膠布等覆蓋物。
③通氣管理。4月中旬以後要將北側塑膠布捲起疊放在草簾上,使北側長期保持通風,每天早晚要揭開草簾通風1~2小時。注意低溫時和大風天氣要少通風,高溫和陰雨時要多通風,早晚噴大水前後,適當加大通風。通風要和保溫、保濕、遮光協調進行,不可不通風,也不可通風過多。菇蕾分化期少通風多保濕,菇蕾生長期多通風促蒸發。
④光照管理。用支斜架的方法保持樹蘑菇生長的穩定散射光,每天早晚晾曬1~2小時增加弱直射光。生產上不採用過厚的草簾,以保留稀疏的直射光,出菇期避免強直射光,不可為保溫和操作方便而撤掉遮蔭物,造成強光照菇。
⑤光溫水氣協調管理。光、溫、水、氣這些因子必須協調執行,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天氣情況,以及栽培管理條件抓主要方面,但不能忽視以致偏離次要方面的極限,還需要通過任何一種因子的概貌措施來創造對其它因子的需求條件。如雨天增加通風達到出菇的濕潤條件,乾熱時通過增加遮蔭減少高溫傷害;每天早晚揭簾晾曬,可與通風、噴水同時進行,或者在此時采
樹蘑菇畸形菇多是由於環境不協調造成的,如原基黃化萎乾不分化,由於通風大濕度小造成;小散菇是由於通風小缺少光照造成;菇蓋形如小葉,分化遲緩的鹿角菇和高腳菇是由通風不暢、濕度過大造成的;黃腫菇是由於水汽大、通風弱或高溫造成;白化菇多是由於光照弱造成;焦化菇由於光強水分小造成;原基不生長,多是由於覆土厚、澆水過勤、澆冷水造成溫度低,生長緩慢所致;薄肉菇是由於高溫、高濕,通風不暢,菇體不蒸發而成;培養基塌陷是由於高溫、不通風以致菌絲體死亡造成的。
總之,樹蘑菇高產的前提是協調光、溫、水、氣因子,創造適宜生長發育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