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清末中外交涉,列強堅持領事裁判權,多以中國舊式監獄制度座敗殘酷,囚犯受不人道侍遇為藉口。光緒三十四年(1908),奉天(今瀋陽)創辦“模範監獄”,即針對此種攻擊之詞,改善囚犯所處環境與所受待遇。後各地續有辦理。京師模範監獄
宣武區自新路附近,在這一片平房區里,曾有一座龐大的建築,那就是北京最老的監獄———京師模範監獄,俗稱“王八樓”(因獄中的五排監舍以中心崗樓為圓心散射開去,狀似王八而得名)。這座監獄建自清末時期(即1910年,宣統二年),其內部格局很有特點,由於中心崗樓與周圍各監舍筒道相連,因此看押人員只需在崗樓里繞一圈,就可以看到各排監舍的情況。在當時監控手段落後的情況下,這種設計可謂相當科學了。就是這樣一幢建築,歷史上曾幾度更名。1949年2月7日,“京師模範監獄”被華北人民政府接收,同年4月14日更名為“華北第一監獄”。新中國成立後,更名為北京市人民法院監獄。1950年7月,監獄的大門口又正式掛上“北京市監獄”的牌子。
歷史記載
老北監原址
中國古代關押罪犯的地方是各種部及各地政府的,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戴鴻慈等五大臣到歐洲考察憲政回國後,立即著手變革,改刑部為法部,設典獄司,並改刑部監為管守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京師法律學堂開設了監獄專修科,特聘日本國監獄博士小河滋次郎為教習。宣統元年,法部尚書戴鴻慈奏設京師模範監獄,並令各省一律成立。
1910年4月,開始建築由日本的小河滋次郎博士設計的京師模範監獄。監獄地址選在名為南下窪子的八騎校練場,今已建成了歐陸風格的清芷園住宅小區。
1912年,民國政府將“京師模範監獄”改名為北京監獄,並於1914年增設了女監。在此之後,又先後更名為“北平第一監獄”、“河北第一監獄”、“河北北平第一監獄”、“京師第一監獄”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