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教堂

樟村教堂

樟村教堂(又名福音堂)座落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長布鎮樟村,始建於清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根據《梅州市志》載,是粵東第一座建立的基督教教堂。它由大田老禾倉開基祖基督教信徒張阿新(復興)夫婦倡建。

基本信息

簡介

樟村教堂原建築為一座一字幢式七開間兩層客家民居,夯築泥牆,歇山瓦頂,前用木柱、梁、板架成騎樓,設有長方形直欞木窗。張復興在香港經商時加入基督教會,鹹豐初年(1851),張復興夫婦在香港受基督教洗禮,翌年回鄉傳道。鹹豐八年(1858),他募得款項在樟村購得這座舊屋一座設福音堂,開展傳教活動。1858年所建的樟村教堂名為“德華樓”,巴色會的傳教士是住瑞士巴色城的德國人,此名意為德國、中華共建的樓房。“德華樓”歷150餘年至今保存完好。

歷史

1905年前的樟村教堂1905年前的樟村教堂
樟村教堂不但是五華縣第一間基督教堂,也是客屬內地教會的第一間教堂,東、韓兩江上游基督教會的發祥地,甚至可能是中國內地的第一間教堂。
樟村是一個偏僻的山村,四面環山中的一塊平地,約2平方公里,是五華大田海撥最高的山村,無論從周圍哪一個山村來,都要爬幾里長的上坡路。
此教堂建成後,同治元年(1862),德籍牧師韋永福來樟村為百餘名信徒洗禮。兩年後,德籍牧師邊得志、畢安駐樟村。此後,基督教逐步傳至縣內源坑、粘坑、華城、梅林等地,至1950年,全縣有教堂23處,宣道所3間,教徒5000多人。
1936年冬,有香港國際牧師,東韓兩江各地牧師、教友數百人來到樟村舉行“樟村教會80周年紀念大會”。各地教會為其贈送“北會初基”“眾信之母”等留念扁屏幾十塊。
新中國成立後,教堂被樟村國小徵用,“文革”期間,“福音堂”被拆除改成籃球運動場。改革開放後,教堂歸還教會,“德華樓”(原牧師住房及洗禮堂)重新修建,“福音堂”遷原崇真女子學校住宿生住地遺蹟重建。1996年,五華縣統戰部、宗教局、大田鎮(2004年併入長布鎮)村有關領導及各地教會牧師教友共200餘人參加了“樟村‘福音堂’重建竣工暨教會成立140周年慶典大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