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羊忍食子羹

樂羊忍食子羹

樂羊忍食子羹為歷史典故,故事發生於春秋戰國時期,樂羊是魏國大將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懸掛樂羊兒子給樂羊看,樂羊並沒有因此而減弱進攻的意志,攻打更為猛烈。中山國於是將樂羊兒子烹了之後送羹給樂羊,樂羊喝乾了一杯。中山國看到了樂羊的決心,不忍心和他對戰,終於拿下了中山國。於是成為文侯發跡的地方。文侯欣賞他的戰功,但懷疑他的內心。


【選自】
本文選自《說苑卷五·貴德》
【原文】
樂羊為魏將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縣其子示樂羊,樂羊不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遺之羹,樂羊食之盡一杯。中山見其誠也,不忍與其戰,果下之。遂為文侯開地。文侯賞其功而疑其心。孟孫獵得麑。使秦西巴持歸,其母隨而鳴,秦西巴不忍,縱而與之。孟孫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於君,今以為太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以一麑而不忍,又將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詐不如拙誠。樂羊以有功而見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與不仁也。
【譯文】
樂羊是魏國大將攻打中山國。樂羊的兒子在中山國,中山國懸掛樂羊兒子給樂羊看,樂羊並沒有因此而減弱進攻的意志,攻打更為猛烈。中山國於是將樂羊兒子烹了之後送羹給樂羊,樂羊喝乾了一杯。中山國看到了樂羊的決心,不忍心和他對戰,終於拿下了中山國。於是替文侯開拓了土地。文侯欣賞他的戰功,但懷疑他的內心。
孟孫打獵捕獲一隻幼鹿。讓秦西巴拿著回家,幼鹿的母親一邊跟一邊鳴叫,秦西巴不忍心,放了幼鹿給母鹿。孟孫(因此)發怒放逐了秦西巴。一年過後,召回秦西巴做太子的老師。旁邊的人說:“秦西巴對君王是有罪的,現在又任命他為太子傅,為什麼?”孟孫回答:“他能因為一隻幼鹿而不忍心,又怎么能忍心我的兒子啊?”所以說:巧妙的奸詐不如拙樸的誠實。樂羊因為有功而被疑心,秦西巴以有罪而更加得到信任,原因就在於仁與不仁的差別啊。
詞義:
縣:同"懸"
果下之:中山國終於被攻占.
孟孫:複姓,為魏國大夫.
麑:幼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