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典故
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建。原名戮橋。因周圍曾是鬧市區,古代刑人於市,在橋旁殺戮犯人,故名。後人們因“戮”字不吉利,遂取其諧音改稱樂橋。
改建歷史
元至正六年(1346),樂橋曾重修。到1949年解放時,樂橋以一座單孔石拱橋的形式呈現在世人面前。
解放後的1952年9月22日,公交1路車、2路車兩條線路正式開通。這兩條線路都要經過樂橋,狹窄、陡峭的橋面無法滿足這一需要。為此,樂橋被加固、改造,其中石拱被保留。兩側則加砌了鋼筋混凝土預製板梁。
1980年,因人民路拓寬,樂橋也隨之放寬到34.20米,其中車行道22.5米,東側的人行道寬6.3米,西側的人行道寬5.40米,跨度為7米。
1993年干將路改造時,樂橋又一次翻造,為三孔簡支架立交橋,寬40米,跨徑38.8米,1994年9月28日正式通車,被稱為1994版樂橋。
2011年1月,按1994年模樣重建的樂橋主體完工,寬40米,跨徑40.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