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樂東原名東岙,古名象浦,老地名金竹溪,屬半山區,為茗嶼鄉十二都地。
民國二十年間屬白石稱東岙村,後屬茗嶼鄉十一保,解放後屬茗西鄉,公社化中劃入白石公社,1983年洪渡橋公社建立,又劃還洪渡橋公社,1986年改名樂東,今歸屬北白象鎮茗西辦事處。
樂東解放前是共產黨活動的地方,故是革命老區。
1927—1937年,白石革命鬥爭走在茗西前頭,由於白石與樂東間隔著“象浦嶺”驛道,白石地下黨黨員馮龍象和陳純天等同志來樂東組織農會,發動農民,宣傳“五二”減租,開展禁賭、禁毒,打土豪劣紳,當時積極參加活動的有林新敏、梁岳興、焦岩連等二十多人。
1938—1945年期間,黃岩昌同志來此參加活動,因黃與梁岳興屬甥舅關係,特將梁家作為聯絡站,在1945年下半年,黃被國民黨殺害。接著在1946年,黃杰繼承父志,繼續在梁家活動和地區工作人員余益壽分別在此建立黨支部。
解放前,樂東村民除務農外,制索麵是家庭主要副業收入。
建國後,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實行了土地改革。無田少地的農民、人民分得了土地,在自己自己土地上生產。
改革開放之後,農業科技進步,水稻、紅薯、馬鈴薯、茶葉、藥材、楊梅、紅柿等經濟農作物產量翻番。同時,全村270餘勞動力外出北京、上海、寧波、海寧等地辦企業,加工服裝、批發、零售及代理經商,,樂東村民經濟收入逐年增加。
到2014年底,人均收入從原來8000元提高到21100餘元,農民生活富裕、集體經濟發展,幹部辦公有用房,老年活動有場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樂東村隸屬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市北白象鎮,位於樂清市區西,北白象鎮西北,與白石街道之隔,和永嘉縣烏牛鎮毗鄰。東靠柳市鎮,七里港鎮,南瀕甌江,距樂清站僅7公里,距溫州龍灣機場30公里。
人口
全村560戶,戶籍人口2500多人,擁有水田500畝、旱田300畝。
鄉村建設
基礎設施
近年來,基本建設投資巨大,農田基礎建設、交通設施、環境衛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興建“顯靈岩”小水庫,從而使下灣500餘畝水稻田得到旱澇保收,小水庫下建成了游泳池,供村民水上健身活動。
樂東溪兩岸,溪塘東西駁坎400餘米,加設安全護欄,挖掘溪底污泥,打撈水面浮物,大溪清泉養上金魚,兩岸行人遊樂如織。
東岙嶺腳現已建成“樂東公園”,內有娛樂休閒設施,包括籃球場、健身器材、亭台等。
交通設施
已修築成的“象浦隧道”,長1235米,寬9.3米,高7米,由中鐵十五局第四分公司承建,工程耗資952萬元,該工程於1997年啟動。象浦隧道由於幾屆村雙委的努力,爭取到市、鎮領導的支持,獲得了3000萬的巨大撥款,開發了樂東通往白石大岙的隧洞。
象浦隧道通車後,樂清市區到永嘉、金華、福建方向,可穿此道經楠溪江大橋而馳,不必繞道柳市、烏牛,省略路程10公里許。特別是為楠溪江、中雁、北雁3個名勝風景區的連線旅遊,為白石鎮、北白象鎮和永嘉等地的民間交往、工農業經濟交流,提供了捷徑。
經濟發展
樂東村的農產品主要有水稻、紅薯、馬鈴薯、楊梅、茶葉、藥材、紅柿等。主要礦產資源有鎂煤、海蘭寶石、沸石、金、鋁土礦等。現村內建有楊梅種植基地,鐵皮石斛專業合作社等。
全球第一個區塊鏈產業村將落戶溫州樂東村,產業村將展示區塊鏈產業的發展歷程並為全球優質的區塊鏈項目提供展示空間。產業村是一個為區塊鏈行業發展的公益項目,其建設資金來源於區塊鏈產業公司及區塊鏈產業知名人士贊助,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將進行定期公示。
樂東村已成立區塊鏈產業村籌委會,並向社會公開尋求區塊鏈產業公司、區塊鏈愛好者及業內知名人士的建議和贊助。
風景名勝
樂東村有名的景點有“顯靈岩風景區”、“象浦古道”。
顯靈岩風景區
位於北白象鎮樂東村。北白象鎮晤臨永嘉縣, 景區內以“顯靈瀑布”為主要景點。
顯靈瀑布是天然形成於兩岩石中間的一條懸瀑,瀑布由上下兩級組成,落差約為30米。瀑布下瀉水流經一潭,潭深約為1.2米,面積約為280平方米。瀑布平常寬度不足2米,兩岩之中可見一白練,正午時分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此瀑布水量深受季節變化影響。雨季瀑布形如白練飄落,每年的春、夏、秋多雨季節,下雨後,是觀賞瀑布的最佳時機。顯靈瀑布周圍的岩石是由青灰色的石英砂礫岩組成,其石質堅硬,在流水的長期沖蝕下被磨圓發光。瀑布的形成、發育與地質上的斷裂構造有關。
顯靈瀑布附近有玉池、玉泉橋、胡公廟等景點分布在其周圍。
象浦古道
象浦古道,民間俗稱“象浦嶺”或“東岙嶺”。西起北白象鎮樂東村的東岙嶺腳,東至白石鎮大岙村的隧道口,東西走向,全長1.8公里,最高處“嶺頭”海拔232米。
象浦古道是樂清最早的驛道郵道。據《樂清縣誌》載:“唐開元年間(713—741),本縣已有郵道由縣城西越山谷入密溪(川)過白石至象浦(又叫上浦)乘船過甌江至溫州。”
象浦古道也是古行軍要道,《白石鎮志》顯示,歷史上的方臘起義軍、戚繼光抗倭軍、太平天國義軍,以及建國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6516部隊的行軍,都由此經過。公元423年,永嘉太守謝靈運赴白石行田(視察)寫下著名的《白石岩下逕行田》詩,就是在象浦(從前烏牛未建陡閘潮水漲到此處)登入過來的。
嶺上曾經建有一座驛站,因年代過於久遠,驛站的遺址已無從考證。
文物古蹟
龜山古窯址
龜山窯址位於樂清市北白象鎮樂東村龜山,是樂清市與永嘉縣交界處,西面永嘉地界也分布有窯址,同屬甌窯體系。該窯址分布範圍約1500平方米,窯床依山而建。
2007年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發現了此窯址,2010年公布為樂清市文物保護點。2013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專家到當地考察,根據出土器形判斷,該窯燒造年代為五代十國時期。
從2014年10月底開始至2015年1月27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樂清市博物館對龜山窯址進行了歷時3個月的考古發掘清理。此次發掘共布探溝3條,清理窯爐3座,因受地面墓葬及建築限制,3座窯爐為龍窯類型,均未作完整的揭露,僅清理窯室前段和後段,未及火膛和窯尾,頭南尾北,依山順勢而上,估算總長約50米,坡度約10~15°。
龜山窯址內的青瓷製品形式多樣,胎質緻密。釉色大致分為青綠和青黃兩種。主要產品有碗、盤、罐、壺、執壺、缽、洗、盞、盞托、爐、粉盒、器蓋、擂缽、甑具、茶碾和碾輪等,以碗、盤、罐為主,器物以素麵為主,少量器物飾有蓮瓣、弦紋、花草紋等。窯具有支具(低束腰支具、高束腰支具)、墊圈、匣缽(缽形匣缽、M形匣缽、筒形匣缽)、匣缽蓋等。發掘出土大量的瓷器和窯具標本,器型多、造型樸素端莊,極大充實了博物館藏品,為今後展陳提供豐富實物資料。
龜山窯址內的瓷片以碗為大宗,大多釉面光潔,玻化程度好,釉色以青綠、青黃為主。口沿主要分為敞口、侈口。內底及圈足往往有6~8個松子泥點,裝燒方式多為多件疊燒,少量匣缽裝燒,有的釉不及碗底,部分生燒和過燒。此外,龜山窯址出土的粉盒呈子母口,蓋面微鼓,直壁,胎質細膩。通體施透青釉,釉質細膩,盒蓋、盒身接口處均無釉,蓋面劃萱草紋飾。粉盒清麗可愛,紋飾賞心悅目。圖案雖不繁複,但線條流暢,婉轉柔美。整體風格典雅、細膩。
從燒造工藝上判斷。這些瓷器與著名的宋代樂清瑤岙窯生產的具有“珠光青瓷”特徵的瓷器存在明顯的區別。經考證,該窯的燒造年代為吳越國晚期,但大量器物保留著晚唐特徵,同時其生產工藝發展明顯滯後于越窯。松子泥點、明火疊燒等舊工藝與墊圈支墊一匣一墊、泥條疊燒等新工藝並存。建窯方式也不同於越窯,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共性。生產的青白瓷產品胎色灰白、緻密堅硬,施釉以淡青、青黃為主,釉層略為肥厚,勻淨光潤,胎釉結合牢固,與胎結為一體,經千年,亦無脫釉現象。造型多樣,精緻小巧的器物數量眾多,紋飾多樣,多採用劃花、刻花手法。常見紋飾有荷花、蕉葉、垂雲等。
從出土的產品和窯具分析,其燒造年代集中在吳越國晚期,但大量器物依然保留著晚唐的特徵,從其與越窯中心產區上林湖的比較看,其生產工藝發展明顯滯後,晚唐的傳統工藝(松子泥點、明火疊燒)和吳越國末期出現的新工藝(墊圈支墊一匣一器、泥條疊燒)並存,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時代共性。
龜山窯址屬於龍窯遺址類型,其生產行為模式又與上林湖越窯不同, 不同的生產行為模式,導致堆積的形態的不同。該窯址系晚唐工藝與五代末期新工藝並存,首次在野外考古中成功揭示了青瓷手工業生產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對研究唐宋越窯的生產和甌窯文化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