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現在居民1130人,287戶。人均居住面積185.6平方米。88%是磚瓦結構房屋,6%是樓房。現在耕地1199畝,水澆地700畝,占地58.4%,人均耕地1.06畝。幾年來,累計投資100多萬元,完成了“圍山轉”、“北水南調”、自來水更新、主街道路硬化、安裝路燈五項工程,大大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獲得了廊坊市委、市政府、三河市委、市政府授予的“農村雙通工程先進單位”、“十佳村街”、“紅旗支部”等多種榮譽稱號。政務管理
1、黨員情況有黨員31人,建立了幫扶制度。2、財務情況2006年第四季度,收:156348元;支:128574元
2007年第二季度,收:655925元;支:193224元
3、計畫生育
4、民政
(1)低保戶六戶
馮一和,每季度200元;
金良,每季度780元;
曹振田,每季度160元;
徐春富,每季度220元;
王海富,每季度220元;
金旺,每季度160元。
(2)五保戶 曹振田,平均第年照顧500元
(3)臨時救濟
(4)優撫人員3名
金振才,6級,3840元,半年發一次;杜文舉,1105元,季度發一次;趙福,7級,3469元,半年發一次。
5、村民代表議事會有村民代表19個,每季度都召開會議。村是投資較大的工程,都經過村民代表會通過才能實行。每位村民代表都能各抒己見,充分發揚民主。
發展規劃
根據村街改造情況,計畫生活居住總田地244553.6萬平方米。根據經濟情況,將有計畫向三層以上樓房發展。充分利用房前屋後,四帝植村造林,提高綠地覆蓋率,道路用地1.0376萬平方米。其中南北3條,東西2條,路寬7米,長630米,由現在的砂石路逐漸提高檔次。距該村南140米以外建文化娛樂健身廣場,以防水汽、煙、塵等的污染,使村民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自然資源
截止2010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4畝(其中:田160畝,地114畝),人均耕地0.66畝,主要種植糧、蔗、煙、茶等作物;擁有林地866.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91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2畝,主要種植茶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畝,其中養殖面積5畝;其他面積2967.5畝。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5戶通水。有9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9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0戶。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截止2010年底,距離最近的車站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輛,機車2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6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6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8 畝。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7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3.1萬元,占總收入的71.5%;畜牧業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1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00頭,肉牛20頭,肉羊40頭);林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1.2%;第二、三產業收入8萬元,占總收入的4.6%;工資性收入11萬元,占總收入的6.4%,其他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1.8%。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0人,到雲南省外務工10人。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煙、茶、蔗,主要銷往昌寧縣內。2010年煙、蔗、茶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93.1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4%。該村發展煙、茶、蔗特色產業。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慶國小,中學生就讀到勐統中學。截止2010年底,該村距離中學3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0人,其中小學生14人,中學生6人。人口衛生
截止2010年底,該村有農戶95戶,共有鄉村人口429人,其中男性226人,女性203人。其中農業人口425人,勞動力230人。該村均為漢族。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17人,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89人;享受低保26人;五保戶6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公里。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5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9.1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 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基層組織
截止2010年底,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8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5人。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1、村內基礎設施薄弱,主要表現在進村道路為未硬化的土路。2、產業發展滯後、農民的科技意識淡薄。3、村內衛生條件差,人民民眾看病難。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2、大力發展茶葉、香料煙、甘蔗、畜牧業產業;3、加強農民實用科技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