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簡介
樂山市川劇團始建於1935年,1951年秋由政府接管正式建團,更名為樂山人民川劇團,1985年建市後,更名為樂山市川劇團。劇團現有演職員工6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52人,包括高級藝術人員7名,中級藝術人員37名。
劇團以颱風嚴謹,表演規範,銳意求新,唱做念打文武並重的整體完美,形成自己的演出風格和藝術特色。劇團始終堅持文化工作的“兩為”方向和“雙百”方針,保護、繼承、改革、創新川劇藝術,為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近年來,劇團經常深入基層和邊遠地區的單位、部隊、學校演出,在社會上反響較大,深受廣大民眾的喜愛。
主要成果
1982年11月,在全國兒童戲觀摩演出中,現代川劇《五十七》獲文化部頒發的創作獎和演出獎。
1984年10月,現代川劇《桃村新歌》和歷史川劇《鄭姑姑》分別獲四川省第二屆振興川會演優秀劇本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表演獎、音樂獎、舞美設計獎、領腔獎和精神文明獎。
1990年10月,傳奇川劇《大佛傳奇》獲四川省第五屆振興川劇會演優秀演出獎、優秀導演獎、優秀音樂獎、表演獎、舞美獎;
1991年,劇團應邀赴日本慰問演出,受到日本各界和我方領導的一致好評和充分肯定;
1992年10月,《杜鵑啼月》獲四川省第六屆振興川劇會演表演獎、音樂獎;
1999年10月,《天下一佛》劇目獲中國首屆川劇節金獎和省“五個一”工程獎;
2003年,《寶玉哭靈》劇目獲全國“國花杯”戲劇小生金獎;
2005年12月,《大佛·海通》劇目獲四川省新劇目展演優秀劇目獎、優秀演員獎;2006年3月兩會期間,《大佛·海通》劇目晉京展演,先後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演出。受到各級領導、專家、同行和首都觀眾的高度評價和讚揚;2006年5月26日,中央電視台11頻道地方戲之窗欄目播放了《大佛·海通》全劇;
應中國佛教基金會、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邀請,劇團於2007年2月6日晚在香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演出。以樂山大佛文化和峨眉山普賢文化為內涵,用佛樂演繹的特殊方式來宣傳樂山,同時也提高了樂山市川劇團的知名度。
應美國德州華美演奏藝術協會和布蘭諾菁英演藝中心邀請,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北京中海聖大文化傳播組合的《川劇與京劇的對話》中國戲劇文化親善訪問團一行7人,於2007年4月5日飛抵美國德州訪問演出。劇團派兩名演員參加此次演出。
2007年9月,方言小品《陌生的朋友》獲得優秀演出獎、優秀編劇獎、導演獎、2人優秀演員獎等;戲劇小品《大拇指》獲得演出獎、1人優秀演員獎、導演獎、編劇獎、4人演員獎等。
2007年以來,劇團推出每周川劇專場演出,注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普及職能,堅持送票到社區、學校、企事業等單位,讓眾多觀眾返回久違的劇場,甚至吸引了部分旅遊者觀看,社會反響熱烈,觀眾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在省內川劇界被譽為振興川劇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