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塔

槐塔

“兩晉家聲久,三槐世澤長”,自此之後王氏後人即以“三槐”為典故,後世裔孫以“三槐王氏”自稱,堂號“三槐堂”。 雲莊王懋卿三兄弟,自是“三槐王氏”後裔,功名成就之時,遂於故鄉建塔,彰顯祖德,砥礪後人,實屬用心良苦。 第三層塔內供有帝君神像,兩旁對聯“八柱映天新,帝星拱耀;三槐高地軸,塔穎團雲”。

槐塔簡介

槐塔,位於仙遊縣榜頭鎮崑崙村前埔厝後山坡上。明崇禎四年(1631年),由雲莊王懋卿、王獻卿、王銓卿兄弟三人(據云莊王氏族譜記載,三人皆為“邑庠生”)所倡建。

槐塔槐塔

歷史由來

據《榜頭鎮志》記載:“槐塔為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雲莊王懋卿、王獻卿、王銓卿兄弟所建”。因倡建三兄弟為王姓後裔,故名“槐塔”。 另據《雲莊王氏族譜》載,王懋卿三兄弟皆為“邑庠生”。天下王姓大半出自山西太原王佑之後,因《宋史·王旦傳》內有“旦父佑手植三槐於庭曰:吾之後必有為三公者”一說。王佑原是兵部侍郎晉國公,顯赫於後漢、後周之間,先後在太祖、太宗兩朝任職,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由於王佑正直不阿,不為當世所容。王佑宦居汴梁城東時,築室於仁和門外,嘗手植三槐於庭院中,言稱其子孫必有為三公者。後來他的兒子魏國文正公(王旦),果然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間做了宰相,圓了王佑當年未能實現的美夢。 “兩晉家聲久,三槐世澤長”,自此之後王氏後人即以“三槐”為典故,後世裔孫以“三槐王氏”自稱,堂號“三槐堂”。大凡“三槐王氏”子孫後裔,或居於望地;或遠走他鄉;或漂泊海外,都未敢忘記“三槐王氏祖”王佑在庭前手植三槐的故事。雲莊王懋卿三兄弟,自是“三槐王氏”後裔,功名成就之時,遂於故鄉建塔,彰顯祖德,砥礪後人,實屬用心良苦。

形狀構造

槐塔為八角形仿木樓閣式,用條石砌成,共四層,通高20米,寬12米。塔身三層塔壁六面均刻有浮雕壁畫,上設平座迴廊,護以欄桿。第二層雖未設門,但在南北面各飾有魁斗神像,兩旁塔柱雕有圖案,雕工精細。第三層為南、東北、西北三面開門。塔頂為平台,塔尖為葫蘆式,用生鐵鑄成,高約二米,上有鐵環搭圈串聯在塔頂各面的邊緣。底層南北開門,塔門兩旁鐫刻對聯,南門是:斗拱星環槐桂堂開八面,雲從塔應桃花浪涌三層。北門刻有“地萃崐煙人倚玉,天開塔影世乘驄”;第二層神像兩邊的對聯是“鵲走三台臨國族,蟬聯五色護魁星”,正中匾文“綱張奎壁”,另一為“紫柏開天”。第三層塔內供有帝君神像,兩旁對聯“八柱映天新,帝星拱耀;三槐高地軸,塔穎團雲”。
此塔雖歷經300多年的風吹雨打,仍保存完好,民國十九年(1930)八月重修,新中國建立後因塔基崩裂,於1986年7月修繕,1997年被仙遊縣人民政府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