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構林鎮位於鄧州市南20公里處,轄6個社區居委會、24個村委會,305個村民小組,14萬人,行政區劃面積162.7平方公里,鎮區面積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萬畝,引丹灌區覆蓋18個行政村、10餘萬畝耕地,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完善。在地理方面,扼豫鄂交界之咽喉,自古就有“構林關”之美譽,207國道、焦柳鐵路、蒙華鐵路、S334省際大通道和二廣高速、內鄧高速穿境而過並設有出入口,交通便利;在人文歷史方面,英才輩出,底蘊厚實,前國際教科文組織幹事楊蘊玉、教育家楊毅然、著名作家周大新均出自構林,三國名將關羽家譜發現於構林官劉村關營自然村,轟動全國,關羽第64代玄孫向市檔案局獻出家譜,被傳為美談;在經濟建設方面,強力打造“工業強鎮、畜牧大鎮、商貿重鎮”,先後獲得’全國重點鎮‘,’省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鎮‘,“河南省農村科普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市級衛生鄉鎮”和“全市新農合先進單位”等市級榮譽稱號。綜合實力排名全市第二名;在社會事業方面,敬老院、便民服務大廳、小遊園、文化茶館、衛生室、農資超市等公共建設項目一應俱全。全鎮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人居環境優美。
歷史沿革
構林鎮舊稱構林關。南宋時期,因此地構樹成林而稱構林,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北征與金交戰,在此獲勝。曰“幸運構林關”,構林關因此而得名。民國36年(1947年)人民政權鄧縣愛國民主政府設於構林。民國37年(1948年),中共桐柏區三公區機關設於鎮北李營村,豫鄂幹部學校設於構林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構林先後設區、公社、鄉,1985年11月,撤鄉建鎮至今。
工業強鎮
圍繞農業抓工業,走農區工業路子,通過破解資金、土地難題,使工業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鎮工業企業共有68家,形成了“一個龍頭”(華鑫紙業)、“三大群體”(麵粉加工、棉花加工、建材加工)的工業經濟格局。近兩年來,構林鎮政府共為企業協調貸款6000餘萬元,解決企業用地162餘畝,新引進日加工麵粉200噸以上的生產線11條,使全鎮麵粉加工企業達到22家,日產麵粉3500噸,年加工小麥4.8億斤。其中瑞海麵粉廠引資1000萬元,新上日加工能力300噸的等級粉生產線設備,目前新設備已經安裝調試成功,於今年5月份投產;新西麵粉廠投資600萬元,新上一套日加工能力300噸的生產線,廠房已經建成,正在安裝調試新設備;豐達麵粉廠新征地10畝,投資500萬元,新建一條200噸等級粉生產線;全明麵粉廠投資400萬,新建等級粉生產線1條,設計日產能力150噸;新星麵粉廠投資300萬元新上一條日處理小麥120噸的麵粉生產線;冰潔面業有限公司在環省大通道崗岔樓村附近新建冰潔面業四分廠,新上260噸麵粉生產線一條,已於今年4月份投產;永林麵粉廠新上一條300噸等級粉生產線,目前廠房已經建設完畢,正準備購買安裝新設備;金林面業投資1700萬,新上一條日加工能力400噸的等級粉生產線和一條日產150噸的麵條加工生產線,目前新設備已經安裝調試成功,即將試機生產;雙玉麵粉廠新上一條120噸的麵粉生產線,目前正在安裝調試新設備;其它2家麵粉廠(白揚麵粉廠、敬飛麵粉廠)引進的新設備設計生產能力均在120噸以上,目前正在安裝調試。2008年年底全鎮麵粉日加工總量達到2500噸,年加工小麥6億斤。截止今年8月份,全鎮麵粉日加工總量已經達到3500噸以上,年加工小麥7億斤,是鄧州市小麥年產量的一半。隨著芳欣米業、中儲糧、冰潔地倉等倉儲項目的建設,全鎮小麥總庫容能力達到4億斤。構林正逐步成為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麵粉加工基地。龍頭企業華鑫紙業今年總投資4600餘萬元,新上年產10000噸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1條和年產60000噸的靜電複印紙生產線1條,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已於6月份試機生產,靜電複印紙項目正在建設之中。投產後兩個項目的年產值可達5億元以上。
畜牧大鎮
構林鎮立足本地實際,狠抓“千戶百場”工程。在今年年初的工作會上,制定了發展“千戶百場”工程的新任務:在08年的基礎上,新發展養殖大戶500戶,大場50個。其中官劉村要新發展養殖小區一個,楊冢村正在建設的養殖小區要及早完善到位。河上、董家、古村、楊渠、河灣、郭莊、沈馬崗、李營、賀營、下窪等3000人以上的村,要新發展養殖大戶25戶,新建大場3個。其它3000人以下的村,要新發展養殖大戶20戶,新建大場2個。同時各村都要抓好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的創業,要不遺餘力的支持和幫扶,引導鼓勵他們上養殖項目,每村至少要樹立3-5個典型。 至目前,全鎮新增養殖大戶(雞存欄1000隻以上,豬存欄50頭以上)367戶,新增養殖大場(雞存欄3000隻以上,豬存欄100頭以上)38個,新發展養殖小區一個(古村養殖小區),配套完善養殖小區一個(楊冢村養殖小區),取得綠色產地認定和無公害產品認證小區一個(官劉村養殖小區),新增從業人員1270餘人,新增產值8000餘萬元。其中以官劉、楊冢、崗岔等重點村的增速最快,官劉村今年新增養殖大場6個,養殖大戶19戶。尤其可貴的是官劉村今年新增了一個存欄40000隻蛋雞的標準化規模養殖大場,該場總投資超過300萬元,於今年3月份投產,其各項指標均達到無公害的養殖標準,成為全鎮養雞大場中的樣板。楊冢村新增養殖大場3個(已入住養殖小區),大戶16戶;崗岔新發展養豬大場2個,肉雞養殖大場5個,特色養殖(龍蝦,水域面積10餘畝)大場1個,特色養殖大戶(蜜蜂,蜂箱15箱以上)12戶。其它各村也均有行動,都在積極流轉土地,為養殖場提供建設用地。目前,全鎮規模養殖場數量已經達到105個,存欄蛋雞90.7萬餘只,豬9.1萬餘頭,畜牧總產值達到4.4億元。建成官劉、楊冢、古村等養殖小區3個,養殖專業村6個,形成了“千戶百場”的盛大局面。
商貿重鎮
構林鎮立足實際,抓住邊貿交通和區位優勢,科學建設集鎮從而帶動了商貿業的發展,2008年度現社會商品零售總額7.2億元,貿易額10.7億元。鎮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全國重點鎮‘,’省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鎮‘賦予的政策機遇,緊緊圍繞建設豫鄂沿邊商貿重鎮的目標,以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和提高居民居住、生活環境為宗旨,把小城市建設作為推進改革開放,改善投資環境,加快兩個講文明建設的戰略舉措。近兩年來,共完成12項集鎮建設項目,其中大型工程就有5項,分別是:
1、鄧襄大道拓寬改造工程:投資310萬元,硬化慢車道35000平方米,修花帶8000平方米,安裝路燈120盞。目前工程已全部竣工,使鄧襄大道構林鎮區段面貌煥然一新。
2、投資560萬元新建了一個占地15.5畝構林蔬菜批發市場,採用市場化運作方式,統一設計、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可容納商戶、攤位共87家。
3、對北柳楓遊園進行高標準勘測、規劃和設計,工程投資50萬元,今年年底前可以竣工。
4、新規劃沿河路(800米)、寨河路(700米)兩條,硬化長度1500米。
5、毅然路、古鎮路安裝路燈72盞,向陽路路面補修4100平方米,鋪油6300平方米,背街小巷硬化道路9條,8.3公里。
完成街道“三清兩拆”130處,路燈總長6公里,形成2個循環圈,不僅使鎮區老街道變得乾淨、明亮、美觀,同時大大方便了民眾的生產生活。集鎮市場體系的建成,成為農民經濟發展的“助推器”。促進商貿經濟的發展,我鎮的郭莊社區96%的農戶在集鎮建有商品房,80%的農戶從事商貿服務業,村民的年收入70%來自於經商辦企業。同時吸引了鄰近湖北的500多家商戶在此經商辦企業。目前,全鎮從事服務業人員4600餘人,從事商貿業人員達1.2萬人,商戶1000餘戶,共創辦麵粉加工、棉花加工、木材加工企業37家,產品促銷湖北、廣東、貴州、北京等地。民營經濟正向規模型和重點行業發展,兩省交界的農林產品就地銷售給加工企業,企業與農民互相拉動,農業經濟成長加快,農民收入增加,商貿興旺。
和諧構林
堅持抓信訪,保穩定;抓綜治,保平安;抓民生,解民憂。推動各項社會事業新發展。在信訪穩定工作上,實行十項信訪制度。對所有案事件實行由主要領導包處理、包息訴、包穩定的包案責任制;堅持每月例會排查不穩定因素制度,超前防範,把大量不穩定因素消除在基層;標本兼治,以人為本,化解矛盾糾紛,盡大限度地減少信訪源。在綜合治理工作上,通過開展打擊“兩搶一盜”犯罪專項鬥爭,加強防控體系建設,深入開展“大走訪”和“兩個排查”活動,積極化解矛盾糾紛,使治安形勢進一步穩定,民眾安全感進一步提高。在關注民生工作上,投資84萬元修建了一所占地30畝的敬老院,共有房屋59間,可供養130名老人,院內環境優美,使我鎮鰥寡孤獨老有所養。在便民利民上,我鎮於08年5月份成立了構林鎮便民服務中心。鎮黨委、政府從財政、計生、民政、村鎮、農村合作醫療等單位抽調能力強、素質高、業務精的工作人員充實到便民服務中心進行合署辦公,為民眾提供一站式快捷服務方式。便民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共為民眾提供各類諮詢、信息1000餘條,辦理各類證照200餘件,為民眾報銷合作醫療費26萬餘元,發放糧補遺留款200餘萬元。08年7月份,南陽市13個縣市的有關領導來我鎮參觀學習這種新做法。計畫生育工作通過“三項治理”活動的開展,完成了市委下達的工作任務,保持了穩定的低出生率。教育工作完成了“兩基”工作任務,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提高。衛生工作取得較好成績,鎮衛生院醫療護理質量和業務收入整體提高,農村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9.9%,為下步農村衛生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沒有發生重大安全生產事故。黨建工作通過開展“百村黨建示範工程”,大大提高了“三級聯創”活動成效。在公益活動中,社會各界積極支援汶川地震災區建設,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21.8萬元。全鎮社會大局持續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社會得到全面發展。
做為“全國重點鎮”的鄧州市構林鎮,面對近年來複雜的經濟形勢,保定力、激活力、促發展,可謂聲名鵲起。
做為省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試點鎮,歷屆黨委政府;領導班子,以務實創新的“精氣神”,勇摘省、市多項桂冠,可謂是捷報頻傳。
據構林鎮鎮長李耀介紹,該鎮近年來先後獲得“河南省農村科普宣傳工作先進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 “市級衛生鄉鎮”和“全市新農合先進單位”等市級榮譽稱號。
農為國家之本,農昌則國盛。發展農、貿、加一體化、現代化、無公害有機高效農業,是鄧州這個農業大市永恆的發展旋律。
而如今,穰原專業合作社則是構林鎮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這一發展主題的靚麗縮影。
對此,鄧州市穰原專業合作社黨總支書記張家本說道: “穰原專業合作社加農業服務公司的發展模式,改善了傳統農業的種植結構,並通過提供農資採購、土地託管和流轉、糧食烘乾倉儲服務、農機購置調配及機械化跨區作業等服務,加快綠色一二三產業的容融合。”
經濟要發展,黨建是關鍵。在沈馬崗村,村支部書記李朝龍興奮地說:" 鄧州市委、市政府開展的‘四化雙評’工作,對農村幹部來說,真是一場‘及時雨’。它有利於調動乾群工作積極性,凝聚了黨心、民心。”
在該村的“四化雙評”辦公室,格線信息管理員夏彩燕道出了自己的親身感受:“村民們辦事及時了、方便了。村民們見到我這個小‘辦事員’,可親了!”
據了解,象夏彩燕所講的,在構林鎮30個行政村中,大多數“四化雙評”格線信息管理員,都有相同的感受。
“牛糞處理,以前是養殖場的一大難題,浪費人力、物力,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自我們引進蚯蚓養殖技術以後,不但解決了這一難題,還增加了收入。”在構林潤盛養殖有限公司,養殖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通過新品種和新技術的引進,公司走出了一條“養殖→有機肥→特色種植”循環發展的現代特色農業之路。
談及特色農業及蔬菜種植,市屬媒體走基層活動領隊的鄧州市外宣辦主任夏朝香站在一望無邊綠油油的蔬菜田頭,向大家講述了今年夏天,在北京舉辦的鄧州市名優特農產品推介會上,構林鎮興源蔬菜種植合作社經理自帶灶具,親手炒制的無公害蔬菜,‘惹’的北京市民爭相品嘗的動人場景。
據了解,興源蔬菜種植合作社日前投資4000萬元,籌建集休閒、觀光、採摘、餐飲、住宿為一體的現代化莊園,為周邊居民提供多個工作崗位,帶領周圍村民共同致富。
一花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更艷。眼前的構林鎮,不僅在特色農業發展上引人注目,而在企業引進、壯大方面,更讓人驚嘆不已。
鄧州市構林鎮金傑服飾有限公司參觀。董事長史西傑告訴大家,紡織服裝產業是《2016年鄧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確立的三大主導產業之一。金傑服飾成立以來,堅持自主品牌開發和生產,在公司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時,帶動當地200多名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
不僅如此,在構林鎮林祥家具廣場,各類時尚的家具琳琅滿目,物美價廉,吸引周邊十里八鄉的村民前來熱購,活躍了當地一方經濟。
同時,作為小麥主產區之一,構林鎮黨委、政府重點發展壯大糧食加工業,打造鄧南糧食存儲基地和麵粉加工基地。
冰潔麵粉公司是該鎮糧食加工業中的龍頭企業,採用先進的加工設備和技術,產品暢銷至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為農業加工、增值、儲藏,增添了無限的升值空間。
構林鎮農業、工業的快速發展,加速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步伐。
如今的構林鎮,潔淨的道路、精緻的綠化、明亮的街燈......為全鎮居民生產生活創造了舒心的宜居環境,已不再是一句口號、一幅標語,它已成為全鎮乾群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而位於構林鎮袁崗新型社區內,占地面積17300平方米、投資2200餘萬元的博學實驗國小和幼稚園的創建,是該鎮六城聯創建設中的一個亮點。
招商引資
關於大力招商引資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建設工業強鎮的意見
各村黨支部(總支)、村委會(社區)、鎮直各部門: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精神,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大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力度,為鎮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實現工業強鎮目標,特制定如下意見:
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強力推進工業立鎮戰略,圍繞建設工業大鎮這一目標,以“工業振興工程”為載體,實施“三抓”帶動,“四輪”驅動的發展思路,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上取得新突破,為構林鎮的經濟振興和社會全面進步做出貢獻。
目標任務
1、2009年度,全鎮引資額3500萬元以上;
2、全鎮引進1個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或引進2個固定資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
3、各村、鎮直部門引進一個固定資產投資額5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或其它項目。
方法措施
1、建設園區。鎮建占地面積3平方公里的南北柳楓工業園區,實現水、電、路三通,為招商引資上項目打造平台。
2、積極協調項目用地及資金。所有工業項目用地由政府負責在符合土地總體規劃的情況下採取租賃、轉讓、出讓等形式提供項目用地。大個項目由政府出面協調在市工業園區內提供項目用地。同時,鎮政府每年協調信用社為企業辦理小額貸款。
3、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鎮黨委、政府集中力量抓好社會招商項目。一是積極參加國家、省、市招商活動。二是鼓勵全鎮乾群積極參加招商引資。三是不斷拓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招商渠道,以商引商,以誠招商,逐步形成全社會參與招商引資的濃厚氛圍。
4、加強對項目工作的領導。鎮成立工業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組長由黨委書記丁心強擔任,副組長由副書記杜凌曉、副鎮長梅品卓、綜合辦主任丁勁松、副鄉級幹部郭紅波擔任,下設工業經濟發展辦公室,加強對項目和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同時,完善制度,兌現獎懲,推動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優惠政策
1、凡當年新上投資5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企業生產前六個月作為調試期,不需辦理任何手續。六個月至一年,企業根據需要可辦理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明等相關手續。
2、技改企業。構林老企業當年進行技改後,規模擴大,企業稅收一年內維持以前不變。
3、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凡固定資產完成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鎮政府保證水、電、路、通信暢通,並安排派出所在其廠區設立治安室,維護企業生產秩序。企業所需辦理的一切證照手續,由鎮工業辦公室協助辦理,鎮直部門進企業檢查工作,提前報鎮工業經濟領導小組批准。鎮人大將適時組織人大代表對鎮直部門服務企業發展情況進行評議。
獎勵措施
1、引資獎勵。對當年招商引資新上工業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獎勵引資單位或個人現金2000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500萬元以上的,獎勵引資單位(行政村)或個人現金20000元。獎勵資金由鎮財政統一列支,在項目建成投產後,由政府認定進行兌現。
2、稅收獎勵。新上項目國地稅收入或老項目新增國地稅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的,鎮政府拿出稅收新增鎮收所得部分的20%獎勵給企業,10%獎勵給企業所在村或單位;稅收鎮級所得新增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企業,鎮政府拿出稅收的50%獎勵企業,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
名人名勝
構林鎮西北7公里處有戰國墨城遺址,鎮西南5公里處的古村,有漢代山都城遺址,均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鎮南9公里處有宋代白馬寺遺址,鎮南3公里處賀營村有明代道教聖地東頂祖師殿,鎮西2公里處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岳飛抗金屯兵的“老營河”遺址。
構林人傑地靈。主要名人有:原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執行局委員、國家教育部副部長楊蘊玉、當代作家、原中央戲劇學院教授李孟岩,著有長篇小說《風雨十年》等,當代著名青年軍旅作家周大新,創作的短篇小說《漢家女》、《小診所》,中篇小說《向上的台階》和全國中、短篇小說獎,根據其中篇小說《香魂塘畔的香油坊》改編的電影《香魂女》獲第4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大獎,另有長篇小說《走出盆地》、《有夢不覺夜長》等。
構林醫院
構林醫院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一切為了病人”為服務宗旨,深化內部改革,完善管理機制,堅持科技興醫,使衛生院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勢頭。今年元至10月,全院門診13萬人次,住院病人2800人次,手術1000餘例,手術成功率100%,業務收入700萬元。
基本設施齊全
構林鎮中心衛生院是南陽市示範衛生院。占地面積9400平方米,建築面積4200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460萬元。開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內外科、防保科以及檢驗科、放射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26個,擁有兩輛救護車、500mA程控電視系統X光機、動態心電監護儀、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微機管理系統、牙科治療機、鼻竇內窺鏡等萬元以上醫療設備20餘台(件),現有病床40張,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於一體的一級甲等衛生院。擔負著構林鎮及周邊鄉鎮10餘萬人的醫療和預防保健任務,醫療服務範圍輻射到和湖北接壤的部分鄉鎮和周邊縣的部分鄉鎮。
專業技術隊伍素質
全院在職職工108人,其中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8人,初級職稱89人,衛生技術人員占全院在職職工的92%,人才培養和臨床醫學教育成績突出。近年來,我們採取多種形式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一方面,堅持每年選送3-5名技術人員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進修學習,業技術人員輪流講課,每周一次,自選課題,收到了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水平自我提高和共同提高的良好效果。
醫院內部管理規範
我們把“醫院管理年”活動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在抓好班子建設、幹部職工的思想政治、醫德醫風建設的同時,重點狠。抓業務管理,提高醫療質量。我們健全了醫療質量管理體系,加強職工業務素質教育,強化質量意識,定期對各項工作質量進行抽查考評,通過加強管理,在全院職工中樹立了“質量就是生命,質量就是效益”的思想,提高了服務質量,得到了民眾的普遍好評。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2007年,全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戶17130戶、71031人,占全鎮農業人口的98.16%。為服務好參合農民,衛生院設立了服務視窗,即時兌現補助,並推出了優質服務流程、村級定點機構**“一價通”、減免醫療費用等便民、惠民措施。元至10月,住院補助2365人次、599535元,門診補助2738人次、92839元。村級門診補助58994人次、799805元。村級定點機構實現了新農合聯網管理。對住院補助情況,鎮、村兩級定期公示,接受參合農民監督。此外,我們把新農合和 “百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結合起來,組織鎮、村兩級醫務人員,深入農戶,為農民免費進行健康檢查,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和慢性病人檔案,並對慢性病人定期回訪,止目前,健康檔案建檔率達100%,對930名慢性病人全部建檔並回訪。
衛生所建設
2007年,我們按照市衛生局制定的“九個一”標準,狠抓村級衛生組織建設,所有衛生所全部配備了微機。目前,全鎮36個村級衛生所(室)全部通過南陽市衛生局驗收,並被命名為“南陽市示範衛生所(室)”
下步打算:
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條件和病人就醫環境,計畫在明年上半年購置CT和磁共振。明年下半年,自籌資金200萬元,在衛生院院內建設3000平方米的標準化病房大樓,把構林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專科醫院
因中醫中藥防病治病成效顯著,被鄧州市授予“中醫藥工作先進鎮”。
構林教育
鄧州市第三高級中學
鄧州市第三高級中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為社會做了很大貢獻,始建於1943年,是迄今鄧州市南部唯一一所高級中學,是由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委員楊蘊玉的胞兄楊毅然創建的,構林鎮人民為紀念他,特將一條東西大道命名為毅然路。鄧州市第三高級中學也為楊毅然立碑亭恭所有師生瞻仰以示懷念。現有30個教學班,122位教職工,2000餘名學生,是一所農村B類普通高中。
近年來,隨著城市優質高中資源的不斷擴大,農村高中資源開始逐步向城市轉移,普通高中尤其是農村普通高中面臨著更大的生源、師資、資金等困難。這種情況下,如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把鄧州三高打造成豫西南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該校班子成員和廣大教師共同的心愿。
多年來, 鄧州市第三高級中學儘管面臨著諸多發展難題,但學校憑藉著領導苦幹、教師苦教、學生苦學的“三苦”精神,曾取得過令人矚目的好成績。新一屆學校領導班子堅信,新的時期,有鄧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有鄧州市教育局黨委的關心和幫助,只要全體教職員工同舟共濟,努力拚搏,三高中就一定能在困境中求得新的發展,超越過去,贏得新的輝煌。
在繼承學校優良傳統和作風的基礎上,校領導圍繞鄧州市教育局“質量、安全、穩定”的教育工作主題,確立了“艱苦創業、勤儉辦學、爭創一流”的辦學思想,以“抓觀念創新、抓班子建設、抓隊伍建設、抓務實作風”為措施,扎紮實實推動學校工作的開展。
學校要求全校師生繼續發揚“三苦”精神,艱苦奮鬥,埋頭苦幹,少說空話,多乾實事,聚精會神抓教學,一心一意促發展。校領導跳出繁雜的事務圈子,帶頭擔課、聽課、評課、教研,以教學指導教學,以教學服務教學,以教學領導教學。在班子成員的示範帶動和精神感召下,廣大教師也加班加點,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學校自上而下形成了教風濃、學風盛、校風正、幹勁足的良好氛圍。
校長曾慶恩以學校為家,每天早晨5:00就起床,然後到每個班裡察看。他親自抽查學生作業,與學生交流,聽老師講課,與老師座談。三個年級每班的尖子生他都熟知,知道他們的情緒和學習成績的變化。他早起晚睡,晚上常常到11:00後才回到住室。有多少個星期天他還在工作,生病了也顧不上回家,妻子心疼他來校為他熬藥。業務副校長付文強不顧自己年過半百,把老人、孩子、家務扔給愛人,不分節假日,與青年教師一樣緊張地工作。
教導主任、三年級級段主任董科建處理教務工作的同時,還擔兩個班英語課,整天整月整年與師生在一起,苦幹拼搏,起到了表率作用。
每班的班主任教師更是帶著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忘我工作,早上5:20前就已站在教室門口,迎接每一位學生的到來。寒冬臘月,地上結了冰,班主任梁靜老師重重地摔在地上,傷了腿,扭了腳,但每天仍堅持一瘸一拐地到班裡去。全國紅老師在今年高考前,母親病重期間未落一節課,母親去世,處理完後事當天便匆匆趕回學校為學生上課。楊義聽老師在父親患癌症去世的時候,還領著學生在城裡考試。
奧秘之一
彰顯特色的管理制度
鄧州三高地處農村,與城市的重點高中相比有先天不足之處,學生入校分數低,師資水平低。如何在這樣實力懸殊的情況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校長曾慶恩為首的校領導班子提出了“靠質量求生存,靠改革求發展,靠教研上台階”的口號,向管理要質量,向管理要成績,不斷強化內部管理,狠抓教學過程管理,重在細管,重在落實。由此形成了鄧州三高一系列頗具特色的管理制度:
———以班主任為核心的任課教師集體負責制和以備課組長為核心的學科教師集體負責制,向班主任、備課組長要教學質量。制定教學質量目標,分解到班,責任到人,讓每個班、每位教師都有目標、有壓力、有動力。
———堅持集體備課制度,提高備課質量。同學科間、學科之間經常互相聽課,交流合作,集思廣益。
———最佳化課堂教學,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求教師採用“先學後講,課課練”。每周每學科確定一位教師上一節有充分準備的評講課,該學科教師都去聽,相互研究學習,共同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校領導、級段領導都跟蹤聽評講課,這樣的評講課使學生的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強化培優補差工作力度。鄧州三高的優秀學生大都有薄弱學科。對這些學生,他們做到學校、級段、班主任、任課教師均要底子清。任課教師要採取盯人戰術,跟蹤培養,重點查漏補缺,指導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加強對畢業班工作的領導與管理。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畢業班領導小組。小組成員實行三包:包班、包學科、包優秀生和培優補差。包學科參加學科教研會,參加學科成績分析會和培優補差研討會。及時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為提高複習的效率出主意、想辦法。多次召開優秀生座談會、培優補差研討分析會,及時了解傾聽學生們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意見,了解他們思想、生活、學習、弱門學科的培補變化,使他們始終處在一種被關愛、樹立自信、自我激勵、發奮學習的狀態中。三六班學生李盼因為家庭原因曾一度情緒波動,對前途感到渺茫,學習成績嚴重下滑。班主任張煥正老師主動和她談心,和她一起參加課外活動,幫助她樹立遠大的理想。李盼漸漸體會到張老師的良苦用心,她表示,一定要振作起來,對自己負責,對老師負責,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後來她學習努力,成績穩定,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51分的優秀成績摘取了2006年鄧州市理科狀元的桂冠。
奧秘之二
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師資隊伍
鄧州三高原校長曾慶恩認為,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質量的優劣,要提高教學成績,就必須鍛造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充滿激情與活力的教師隊伍。
為提高教師自身業務能力,激發青年教師活力,學校積極實施“一三五工程”,給青年教師壓擔子,讓青年教師在實踐中增長才幹。要求青年教師能夠在一年內站穩講台,三年內成為合格教師,五年內成為優秀教師。青年教師還必須經過“五關”(師德關、技能關、教材關、管理關、科研關)。為了幫助青年教師順利通過這五關,學校狠抓培訓工作:組織教師開展讀書活動,提高理論水平;組織教師參加遠網培訓,拓寬知識面;鼓勵教師走出去,開闊視野,增長見識,組織骨幹教師先後到北京、湖南、河北等地的高中考察學習;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學歷培訓、進修學習;各學科每周組織一次觀摩課、優質課活動,使教師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鄧州三高注重在常規教學中發揮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學校實行“一幫一”、“一對紅”的幫帶制度,組織骨幹教師為青年教師上示範課、優質課,並堅持集體備課活動,實行備課組長主持下的個人備課、集體備課和研討交流備課。
鄧州三高為使每個人的特長和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引入競爭機制,學校的班主任、中層幹部均實行競爭上崗,“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通過競爭上崗,學校將一批有朝氣、事業心強的年輕同志充實到領導崗位、教研組長及畢業班班主任隊伍中。這些競爭上崗的同志憑著能力和敬業贏得了師生的認可。青年教師李萍去年被選拔擔任高三班班主任,在這一年裡,她一心撲在工作上,就連愛人動手術也沒請假。今年高考,她帶的班不負重望,考出了較好成績。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一批優秀教師脫穎而出,成為鄧州三高的中堅力量。正是他們的才華和汗水才形成了鄧州三高“嚴謹、紮實、探索、創新”的教風,鑄就了學校高考成績的輝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記者堅信,有這樣求真務實的校領導班子,有這樣充滿活力、拼搏苦幹的教師隊伍,鄧州三高一定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成績,成為豫西南農村中學的一面旗幟。
東頂祖師殿
東頂祖師廟位於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賀營村。平坦的南陽盆地在這裡自東向西湧起一個土丘,然後向西北部逐漸延伸,形成一道氣勢磅礴的山嶺。相傳玄武大帝當年駕乘麒麟,雲遊天下,至此歇腳時,磕倒鞋灰而成此山,故名“麒麟山”。後人們便在麒麟山上建起“祖師殿”,以崇祀玄武神。進一步的一種說法是,玄武大帝本意是前往距此西南的武當山,但在此歇了一會,不僅磕出的鞋灰成了山,且不留心使名分也高出了武當山。意即玄武神是先來的東頂後去的武當。這就為東頂祖師殿的靈驗更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玄武為北方之神,本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總名。道教中關於玄武的說法很多,大略是黃帝時,樂國勝皇后懷孕十四個月後,於紫雲元年三月初三降生了玄武。他聰明勇猛,不繼王位,15歲時受紫氣之君的點化,修煉四十二年,於黃帝紫雲五十七年九月初九,功成果滿,被玉皇大帝封為盪魔天尊、玉虛師相、玄天上帝,鎮守北方。北宋大中符五年,宋真宗受夢啟示,為避聖祖趙玄朗之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封后又相繼詔加真武為“真武靈應真君”、“佑聖真武靈應真君”、“佑聖助順真武靈應真君”。元代統治者更是把北方真武神作為皇室的保護神加以崇奉,封為“元聖仁威玄天大帝”。成為僅次於三清、玉帝的天神。明初,朱棣為燕王,後南下奪權,稱有真武大帝保佑,逐奪帝位。朱棣繼位後,十分崇奉真武,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除了在京城建真武廟外,並派軍夫二十餘萬大建武當山宮觀,使崇奉真武的香火臻於極盛。從此,全國各地到處可見供奉真武的廟宇。東頂祖師殿何時始建已無考。據筆者與鄧州市道教協會會長劉洪中等踏勘訪談追溯,東頂應始建於唐(大體和武當山始建時間相仿)而盛於明。明代永樂三年,封地南陽稱唐定王的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朱檉,曾在東頂監製樹起了“聖昌碑”,可以想見當時規模之壯觀。清末民初已衰,馮玉祥在河南拆廟辦學時,東頂也不例外,成為當地國小堂。文化革命時期,大破“四舊”,更是幾乎被拆除。但即使文革期間,這裡仍不乏偏僻鄉間的善男信女,前來求籤問卦,祈福還願,還有一位正一派還俗道士,明里暗裡灑掃管護。
1978年改革開放以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重新落實後,香火逐漸轉盛。1993年經鄧州市人民政府批准重修,更把東頂人氣推向空前。 據考,近幾年每逢農曆三月三——既是真武神的生日,也是東頂一年一度的廟會,周邊鄉鎮縣市甚至鄰近的湖北境內的無數信民,一大早便從四面八方湧來。單鄧州市區,早在前一天晚上街上已出現不少加班客車,不少人要趕在零點子時或凌晨太陽出來時到東頂上香。或為求子,或為祛病,或為保平安,或為盼前程,更多的是做生意的,禱告財運亨通。構林鎮離東頂祖師殿約有五六里之遙,但天不明車已進不去了,沿路停靠的都是車,停車場已更是“座無虛席”。真是人流如潮,萬頭攢動,嗩吶聲聲,鞭炮陣陣。廟內人們大部分手持香表,也有的端著供香、布匹,有的甚至抬著全豬全羊等供品,更有前來還願的嗩吶鼓樂彩幢隊伍,摩肩擦耳涌動著,依次到玉皇大帝、太上老君、真武神、聖父聖母等神像前施禮上香。卦房最熱鬧,抽出上等好籤者,相互高聲道喜,興沖沖地忍不住放串鞭炮;抽著下籤者趕緊到右邊的轉運殿去轉個圈,有的嘴裡“呸呸”吐著破解,還忍不住再去抽一支。廟外廣場上往往幾台大戲同時上演,一般從初一唱到初四。開戲前化了妝的生旦淨末醜要先到真武等神像前焚香叩頭,恭請諸神前去看戲,然後才正式開演。各種各色交易市場大體分成不同區域,順著漫坡展開,簡直人山人海,推拉不動。山貨、竹木、服裝、布匹、家電、牲畜、農用機械、家俱用具等,似乎是應有盡有。尤其是香表、小吃隨處可見。還有那玩馬戲、高蹺、旱船、花轎的,現場製作泥塑、刺繡、剪紙的,以及檯球、套圈、電子遊戲、氣槍射擊的等等不亦樂乎。真是芸芸眾生世界,歡聲笑語海洋。到了正午,不知有多少特大特長的鞭炮一齊點燃,炮聲連天,四野齊鳴,中間夾放的大炮子不時爆開,聲響如雷,驚天動地,把人們的情緒推向了高潮。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當生存問題沒有解決時,人們更多的恐怕還是要苦於生方刨食先填飽肚子吧,畢竟“民以食為天”啊!而生存問題不復存在,普遍“奔小康”時,人們的精神追求看來自然而然豐富起來了,雖然到東頂磕頭的人並不一定都深刻理解道家的內涵,但有一點這種信仰或追求,應該說是有一點積極意義吧!
東頂祖師殿是鄧州市規模比較大的道教活動場所,但現今的東頂祖師殿各方麵條件都落後,部分設施亟待重建和完善。2011—2015年,東頂祖師殿為提高鄧州知名度,計畫爭取上級資金和自籌資金,約1000萬元,重建金殿、道教協會,修建停車場、戲樓及內外配套設施,打造豫西南道教文化旅遊中心。
歷史名人
周大新(1952-),當代作家 ,鄧州市構林鎮馮營村前周莊人。中共黨員。1985年畢業於西安解放軍政治學院。1970年應徵入伍,歷任濟南軍區戰士、班長、排長、副指導員、幹事,總後勤部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治處創作室專業作家。
楊蘊玉,女。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人。1936年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犧盟會晉東南分會鋤奸部部長,中共昔陽、左權縣委書記,中共太行五地委婦女部部長,中共中央華北局婦委第一副書記。建國後,歷任北京市民主婦女聯合會副主任、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駐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書記、國際民主婦聯副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委員、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是中共八大代表,中紀委委員,第一、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