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構件生物是指由一個合子發育的形成一套構件組成的個體。如一株樹有許多樹枝,樹枝可視為構件。構件數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般高等植物是構件生物,大多數動物屬單體生物。但營固著生活的如珊瑚,藪枝蟲、苔蘚也是構件生物。
特點
構件生物是一個合子發育成幼體以後,在其生長發育的各個階段,可通過其基本的結構單位的反覆邢成得到進一步發育, 其組織、器官等各個部分是可以改變的。
種群可以由單體生物或構件生物組成。在由單體生物組成的種群中,每一個體都是由一個受精卵直接發育而來,個體的形態和發育都可以預測,哺乳類、鳥類、兩棲類和昆蟲都是單體生物的例子。相反,由構件生物組成的種群,受精卵首先發育成一整套構體或構件,然後發育成更多的構件,形成分支結構發育的形式和時間是不可預測的。大多數植物、海綿、水螅和珊瑚是構件生物。高等生物各部分之間的連線可能會死亡和腐爛,這樣就形成了許多分離的個體,這些個體來自於同一個受精卵並且基因型相同,這樣的個體被稱為無性系分株。由此可見,構件生物的種群特徵和動態與單體生物有很大的區別。
高等植物通過積累構件而生長。構件通常包括葉子、芽和莖。花也是一種類型的構件。一些構件生物,如樹和海扇,主要垂直生長,而有根狀莖的草和結硬殼的海綿沿著基質向側面擴散。
構件生物的構件包括地面的枝條系統和地下的根系統,其空間排列又是一個重要的生態特徵,因為其排列的方式決定了光攝取和水、養分的獲得。植物重複出現的構件的空間排列,可以稱為建築學結構,它是決定植物個體與環境相互作用和個體間相互作用的。構件建築學特徵,主要是分支的角度、節間的長度和芽的死亡、休眠和新芽的機率。例如,草本植物可分為密集生長和分散型兩類。密集生長新的草類,其節間短,營養枝聚集成簇,如生草叢草類。分散生長型的草類,節間長,構件相距較遠,如車軸草。
構件生物是十分特殊的個體結構。每一個構件都有一個分生點,所以也可以看做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個體”。每個構件上往往還會產生次一級構件,次一級構件又產生更次一級構件。不同植物類群的構件數量是不同的,例如草莓的葉排列呈蓮座狀,隨著草莓生長,蓮座數和蓮座上的新葉數都有增長,具典型的兩個水平的構件。喬木可能有若干級水平的構件:葉與其腋芽,以及不同粗細的枝條系統。構件水平的多少和建築學結構既取決於植物自身的遺傳特性,也受環境制約,具有可塑性。
構件生物上的優勢構件不斷更替。一段時間裡一個構件占優勢,它實現生長後就轉移給新構件。一個構件生物上所有的生長點都實現其生長後,整個構件生物的壽命就完結了,一年生和越年生植物就是如此,其花就是最後實現的構件,開花後就再也沒有生長點了,個體經歷果後營養期後死亡。而多年生植物不斷有新生長點產生,因而有些植物可以生活數千年之久。
研究意義
構件生物是生物有機體結構對環境的適應。在尋找食物、發現配偶、逃避捕食等生存競爭中,動物(單體生物)的行為和活動具有首要意義,而對於營固著生活的植物(構件生物),執行尋找食物功能的是構件空間排列的建築學結構。像動物種群生態學家以極大注意力研究社會行為一樣,植物種群生態學家應進一步強調個體和構件的空間排列。這是植物種群生態學與動物種群生態學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區別。
對許多構件生物,研究構件的數量與分布狀況往往比個體數(由合子發展起來的遺傳單位)更為重要。一叢稻可以從只有一根主莖到幾百個分孽,個體的大小相差懸殊,所以在生長上計算稻叢數量意義不大,而計算稈數比之區分主莖更有實際意義。果樹上的枝節還具有不同年齡,有葉枝與果枝的區別,每一果座上花數與果實數也有變化。許多天然植物都是無性繁殖的,個體本身就是一個無性系的“種群”。由此可見,研究植物種群動態,必須重視多細胞個體以下水平的構件組成的“亞種群”的重要意義。
如果說對於單體生物以個體數就能反映種群大小,那么對於構件生物就必須進行多個層次的數最統計,即從合子產生的個體數(它與單體生物的個體數相當)和組成每個個體的構件數。只有同時有這數個層次的數量及其變化,才能掌握構件生物的種群動態。這是植物種群區別於動物種群的最重要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