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疽

榮疽 ,病名。癰疽之發於脅肋部位者。
俠榮疽是一個醫學名詞,出自《諸病源候論》,是一種病名,指的是一種肋疽。
俠榮疽 出處《集驗背疽方》篇幅短小,內容精煉,以論為綱,以方為目,方論結合,簡要論述了癰疽的發病之原、內外證鑑別、用藥原則、預後、戒忌,以及自初起至收口各個階段的主...
基本資料 目錄原序 背疽方總論 背疽方總論戒忌 麥飯石膏論鸛口疽,病名。系指尾骨尖處生疽形似魚肫,色赤堅痛,潰破後口若鸛嘴的病證。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銳疽、尾閭發。本病由三陰虧損,督脈經濁氣濕痰流結而成。
簡介 治法病名。疽之發於肌膚而堅硬如石者。上石疽:生於頸項兩側(或左或右,常為單個), 為較大的淋巴結腫塊,堅硬疼痛,多因肝氣鬱結,氣血凝滯經絡所致。
凡毒氣深沉,結聚於骨而發生的深部膿瘍叫做附骨疽,又稱骨癰、貼骨癰。因潰後常脫出敗骨,故又有多骨疽、朽骨疽、咬骨疽之稱。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慢性化膿性骨髓炎。
疾病介紹 診斷要點 辨證分析 辨證論治 外治法榮山鎮是個消歧義詞,中國一共有兩處榮山鎮,分別是江西省臨川區榮山鎮,另一個是四川省廣元市榮山鎮。本文主要介紹江西省臨川區榮山鎮,另一處作簡要介紹。
江西省臨川區 四川省廣元市 參考資料因涉水、局部外傷,或濕熱流注鬱結,或臟腑積熱所致。 或其局部狀如兔咬者,或瘡深達於骨者,終難治癒。 該證類似慢性跟骨骨髓炎,或跟骨骨結核。
榮純親王,是清高宗乾隆帝愛新覺羅·弘曆之第五子,其生母為愉貴妃珂里葉特氏,後因病去世,死後諡號“純”。
朱榮(?-1425年),字仲華,中書省益都路沂州(今臨沂)人,洪武年間隨沐英征討雲南,官至副千戶,後歸降明成祖朱棣,隨張輔征討交趾黎利,多有戰功。 後多...
人物生平 《武進伯朱公神道碑銘》 家族成員 史書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