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概述
榮漱仁,1914年生於上海,是中國首屈一指的民族實業家榮德生先生的第六個女兒,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工商聯主席榮毅仁的胞姐。
榮漱仁幼時在無錫競化女子學校讀書,後就讀於上海中西女子中學。畢業後與當時紡織業享有盛名的企業家楊味雲之子楊通誼結婚。婚後,榮漱仁不願坐享富貴榮華的生活,立志要乾一番事業。她走出家門擔任了廣裕紗布號經理、人和織造廠常務董事、仁裕工業原料號經理等職。解放後先後擔任了鴻豐麵粉廠經理和福新阜豐麵粉廠(現上海麵粉公司)副廠長。
新中國成立後,她以榮德生女兒的身份,出面料理榮氏家屬在滬產業,先後擔任鴻豐麵粉廠經理、福新和阜豐麵粉廠副廠長。將部分房屋租讓給政府機關使用,並與政府合作,將鴻豐廠改造成全市第一家公私合營企業。
1950年,榮漱仁參與籌備上海市職業婦女會,並擔任主席。1952年,參加中國民主建國會。後任普陀區工商聯副主任委員、政協副主席,以及徐匯區歸國華僑聯合會名譽主席。
她熱心婦幼工作長年不懈。50年代初,自己出資和向親友集資,以職業婦女會的名義,在永嘉路創辦第一康健幼稚園,在淮海中路設立又一所康健幼稚園。1978年後,在吳興路籌辦僑星託兒所,從集資到園舍裝修、設備購置、託兒所負責人選聘和保育員培訓,都親自過問,不辭辛勞。
1979年起,每年向普陀區婦聯提供兒童活動經費,還向中國兒童基金會、無錫市兒童樂園捐款,向麵粉公司職工託兒所贈送彩色電視機等物品,1987年,又發動滬港經濟協會婦委會的香港會員集資,與天平路街道辦事處合作,創辦滬港託兒所,為在滬僑眷解決子女的入托困難。
她曾一次捐給市歸國華僑聯合會10萬元,充作活動經費。又在居址吳興里委組織僑眷小組活動,學習和宣傳政府對海外華僑的政策。她熱情接待回國探親、觀光、講學,以及洽談貿易的親友近千人次。
1978年,她鼓勵回國探親的三兒楊世純,為上海引進生產電子手錶的技術設備,成為上海最早的補償貿易項目,支持女婿3次到交通大學講學,又鼓勵四子楊世緩為武漢市引進技術設備,開設塑膠化工廠,她曾偕同丈夫楊通誼赴港、台、歐美探親訪友,介紹祖國情況,促成堂兄榮輔仁將虹橋路上數十畝的私人花園獻給上海科技協會,作為建造上海國際會議中心的基地;促成堂兄榮鴻元捐助人民幣100萬元,給上海交通大學建立教師活動中心。為實現姑母、畫家楊令茀的遺願,與丈夫四渡重洋,經5年努力,把其姑母生前收藏的文物全部運回祖國。其中獻給故宮博物院的有乾隆御用的翡翠水盂、玉雕香爐等8件宮廷玉石珍品;獻給無錫市博物館的有130餘件字畫藝術作品。還將遺產10萬美元在美國設立楊令茀文教基金,用於祖國的文教事業。
1987年12月13日,她在參加滬港經濟協會理事會時,心臟病猝發,搶救無效逝世。
榮譽
榮漱仁為新中國的兒童福利事業、婦女工作與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榮漱仁歷任中國民主建國會第三、四屆中央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常委,全國僑聯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婦聯執委及常委,上海市基督教女青年會會長,滬港經濟發展協會理事,上海經濟區出口商品企業協會會長,上海國際會議基金會理事。8次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還被評為全國民主黨派、工商聯四化服務先進個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和婦女“六好”積極分子。
事業
熱心兒童福利事業
20世紀50年代初期,從一片廢墟上剛剛建立起來的新中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時值不惑之年的榮漱仁,看到社會上一些學齡前兒童沒有入幼受教育的機會,於是她下決心要辦幾所幼稚園。她一面慷慨解囊,一面到親朋好友中進行募捐,爭取更多的人來關心兒童。經過她的努力,終於和幾位姐妹一起創辦了四所幼稚園,先後收納了近千名兒童入托接受啟蒙教育。其中一所幼稚園一直辦到現在。
榮漱仁為兒童福利事業可謂不遺餘力,殫精竭慮。她經常為兒童的福利事業籌集資金。一次,她組織普陀區民建、工商聯的婦女大姐,參加了“兩會”的兒童服裝義賣活動。榮漱仁不顧年事已高,身體有病,總是早來晚走,親自安排義賣場地,並包下了賣剩下來的全部童裝。
從1979年始,榮漱仁在每年兒童節前夕,都向普陀區婦聯捐贈1000元人民幣,委託婦聯購買禮品轉送幼稚園、託兒所和兒童樂園。此外,她還向無錫市兒童樂園、中國少年兒童活動基金會捐款。1987年上海麵粉公司為職工辦託兒所,榮漱仁聞訊後,不僅出資贊助,而且贈送了彩電、收錄機和桌椅等物品。同年,她被推選為滬港託兒所滬方董事長和名譽所長。為此,她以帶病之軀,對籌建上海麵粉公司託兒所的選址建造事宜,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和勞力。
關心婦女工作和社會公益事業
解放初期,榮漱仁被市婦聯委任為上海市職業婦女會主席。為了使那些長期不出戶無職業的婦女姐妹們走出家門,走向社會,自食其力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力量,榮漱仁開辦了刺繡組、縫紉組等適合婦女工作特點的職業技術訓練班。先後培訓了150餘名家庭婦女掌握了生產技術,從而使她們先後走上了工作崗位,成為新中國的新一代勞動婦女。
1956年,榮漱仁出席民建中央召開的婦女工作匯報會返滬後,立即籌備民建上海市委婦女委員會,而後擔任了民建上海市委婦女委員會主任。1957年榮漱仁把全部精力投放在普陀區民建和工商聯的婦女工作上。她為了把普陀區原工商業者的家屬組織起來,開展政治學習和社會活動,不辭辛苦地串街走巷,挨家挨戶動員。遇到一些經濟困難戶,便給予無私幫助,對一些年老體弱的原工商業者家屬,則是問寒問暖,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困難。
榮漱仁在熱心婦女工作的同時,還以極大的熱忱關心和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她在開展普陀區民建和工商聯家屬工作時,看到活動經費不足,就慷慨解囊資助。1957年,普陀區“兩會”中部分會員的子女立志去支援新疆地區的建設,榮漱仁對一些家庭經濟拮据的子女主動給予資助,為她們置辦禦寒的棉衣、棉被等日常生活用品。
1959年,普陀區在創辦社會主義學院飼養場、勤業中學時,榮漱仁了解到缺少經費,不僅自己出資2000元贊助,而且還動員其胞弟榮毅仁解囊捐助3000元。1960年,普陀區社會主義學院飼養場需籌集資金,榮漱仁積極回響,動員榮氏家族的成員捐款。從1960年夏至1962年底,榮氏家族先後向飼養場捐贈8次,總金額達43000餘元人民幣。其中榮漱仁個人捐款數為15000元。榮漱仁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舉動,受到人們的好評。
致力祖國的四化建設大業
中國共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方針,這使榮漱仁歡欣鼓舞。她決定利用自己有不少親友在台、港、澳地區及歐美國家的有利條件,動員其家族成員在經濟、技術方面給予祖國的四化建設大力支持。
自1978年至1987年近十年間,榮漱仁在自己家中,先後接待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榮氏家族親友近千人次。她向他們耐心解釋黨和政府有關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以便消除他們心中的各種疑慮,引導他們要以拳拳之心來報效祖國,為振興中華,實現四化作貢獻。同時,榮漱仁為親友們回國參觀講學、貿易投資、技術引進等事宜,熱心充當“紅娘”,牽線搭橋。
1978年以來,在榮漱仁的鼓勵支持下,她的僑居海外的第三個兒子楊世純,為上海引進了生產“金雀牌”電子手錶的技術和設備,是上海最早的補償貿易成功項目之一;她的第四個兒子楊世綬,為武漢市引進愛國僑胞捐獻的一套日產七萬噸塑膠產品的先進化工技術設備。此外,榮漱仁還促成了堂兄弟榮輔仁將數十畝私人花園捐獻給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以作建造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基地之用;促成了堂兄榮鴻元將150萬元人民幣捐助給上海交通大學,以作建立教師活動中心之用。
榮漱仁夫家有位僑居美國50年的姑媽楊令茀老人,是一代名畫家,1978年9月在美國逝世。楊令茀老人在垂暮之年曾多次寫信給楊通誼和榮漱仁夫婦,吐露了她曾有封致周總理的信稿,以及多年珍藏的八件宮廷玉器珍品,願捐贈給北京故宮博物館,另外,還將生平130餘件藝術作品捐獻給故鄉無錫市博物館收藏的心愿。
楊通誼夫婦為了使姑媽的遺願得償,為了使楊令茀姑媽珍藏的文物珍品完璧歸趙,便於1980年自費赴美向美國有關方面交涉遺產繼承領取事宜。先後四渡重洋同美方進行繼承楊令茀姑媽遺產交涉之舉,維護了祖國的利益,同時也使姑媽“拳拳赤子心,魂系返中華”的遺願得償。為了資助發展祖國文教事業,楊通誼和榮漱仁還將姑媽楊令茀的十萬美金遺產,在美國成立了“楊令茀文教基金會”,作為祖國文教事業之用。榮漱仁及其丈夫楊通誼這種愛國之舉,受到世人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