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山廟位於佳縣城南5公里的白雲山,東距黃河西岸約1公里。據(州志》雲,白雲山因峰頂常有白雲繚繞,故名。山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直抵
黃河西岸,依山建廟,故名白雲山廟,也稱白雲觀。據《葭州志》和廟內石碑記載,廟由道人李玉風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玉風道人云游到白雲山,見這裡孤峰聳立雲天,霧靄飄浮,猶如仙境,就住在山上,靜心修煉,同時還採藥為當地百姓治病。他死後,人們便在山上修廟來紀念他。白雲山共建廟宇房屋五十三座,建築面積八萬多平方米,規模宏大,氣勢壯觀,是陝西省明、清建築中比較龐大的一組建築群。由黃河灘直達山頂的廟路由六百多級石階組成,坡度陡峭,人行其上,有陡生騰空之感,驚心動魄,古有“神路”之稱。五龍宮為白雲觀底層建築,由正殿、兩廊、觀音樓等組成,富麗堂皇。五龍宮往上依次建有四道天門,再往上的真武殿是白雲觀主體建築,面寬五間,屋宇高大。真武殿前左右分別建有鍾、鼓樓,鐘鼓嘹亮清脆,隔河對岸山西境內也清晰可聞,“白雲晨鐘”被譽為佳縣八景之一。圍繞真武殿,各種建築星羅棋布。有藏經閣、瑞芝閣、超然閣、七聖樓、玉皇樓、文昌樓、東嶽廟、關帝廟、三靈廟、二斗祠、聖母祠、三清殿、三宮殿、白雲洞等。凡是能修建的地方,都築起了大大小小的房屋,樓閣參天,迴廊相接。遠望山頂,松柏掩映之中,廟宇重疊,金碧輝煌,好似飄浮於白雲之中的仙宮,因此有“白雲勝景”之譽。廟內還有一千五百餘幅彩色壁畫,內容以道教故事、佛教經變故事為主,也有山水人物,色彩絢麗,構圖勻稱,是古代陝北民間藝術佳作。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白雲山廟會日,廟會期間,內蒙、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地各族人民紛紛來此朝山、旅遊和進行交易,最多時一天達十萬餘人。
相關詞條
-
定親廟會
陝北黃河邊上的白浮寺,有著美麗的傳說。某年,大夏王赫連勃勃征戰中原,來到黃河邊上,他的愛女突然病死。為了追悼亡魂,赫連勃勃命人修建了這座寺廟,把女兒葬在...
過程介紹 比姑娘 四月初八“古廟會” 由來 歷史故事 -
廟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一般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龍抬頭等節日舉行。也是中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
歷史淵源 廟會特徵 主要內容 各地廟會 民俗現狀 -
白雲山[陝西省佳縣]
佳縣白雲山位於陝北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黃河之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雲山古稱雙龍嶺,亦叫嵯峨嶺,後因終年白雲繚繞,而稱白雲山,廟也因“山門無鎖白雲封”...
簡介 歷史 主要景觀 特色文化 傳承意義 -
白雲觀[陝西省佳縣白雲山白雲觀]
白雲觀,座落在陝西省榆林市佳縣城南5公里處的白雲山上。 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占地20公頃,建築面積8.5萬平方米。有殿堂廟宇54座,其他...
建設沿革 地理環境 建築布局 主要建築 歷史文化 -
榆林[陝西省下轄地級市]
榆林,古稱“上郡”,始於春秋戰國,興於明清,明朝九邊重鎮“延綏鎮“(又稱榆林鎮)駐地,康熙皇帝賜“兩守孤城,千秋忠勇”刻碑 ,有“南塔北台中古城,六樓騎...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白雲山道教音樂
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間音樂之一,白雲山道教音樂由三部分組成,即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是以經韻曲調、笙管音樂、打擊樂為主的獨具特色的白雲山道...
基本資料 概述 主要內容 基本特徵 相關器具及製品 -
白龍觀[陝西榆林]
白雲觀位於陝西榆林市榆陽區,始建於宋代,主建於明清。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由白雲山著名道士李玉鳳真人,榆林總兵張臣,佳縣籍縣丞牛登第共同組織修建...
簡介 -
榆林市
、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東北部增設...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 [19] 北宋時,榆林市屬...(1408年),在今紅山(雄石峽)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見於史。因當地的土壤特別適合...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 -
榆林市[陝西省下轄地級市]
、綏、夏三州,均屬關內道管轄。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榆林東北部增設...斌五縣,在今綏德、清澗、吳堡、子洲境內)。 [19] 北宋時,榆林市屬...(1408年),在今紅山(雄石峽)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見於史。因當地的土壤特別適合...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人口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