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諸侯國
楚,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羋姓(國語拼音讀作mǐ),熊氏。最早興起於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於秦國。
楚是三苗人在長江中下游建立起,它在周朝初期曾參加了周武王伐紂的戰爭。楚國由周成王封熊繹於楚地開始,居楚地丹陽(今湖北秭歸,有爭議),從一個附庸小國逐漸變成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強國。前704年,楚君熊通稱王,有地千里。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華夏各諸侯經常發生戰事。通過戰爭,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楚國先後吞併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
楚國疆域擴張最廣大時,東臨大海,西抵巴蜀,南達兩廣,北至陝南,擁有今川、鄂、湘、贛、皖、蘇、浙、豫、陝、魯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勢力擴展到貴州、雲南和兩廣。遼闊的江漢流域、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沅湘流域等南方地區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500萬以上的人口統歸於楚國。
詳細請參看百度“楚國”條。
秦末政權
1、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州市區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陳勝自立為王,建立楚國,號“張楚”。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被車夫莊賈殺害。部下紛紛稱王獨立,國分裂。
2、 前208年端月(即正月),張楚王陳勝被車夫莊賈所殺。他的部下秦嘉在彭城(今江蘇徐州)自立為大司馬,擁立景駒為楚王。不久原楚國貴族項梁稱景駒、秦嘉背叛陳王,大逆無道,派英布打敗秦嘉,並將景駒、秦嘉殺死。楚國亡。
西漢政權
1、漢高祖五年(前202年)正月,西楚霸王項羽自殺後,改封韓信為楚王,以秦東海、會稽、泗水、薛郡、陳郡為楚國。六年春,都下邳(今江蘇邳州市東)。 廢韓信為侯。
2、漢高祖六年(前201年),廢楚王韓信,於正月丙午將東部的彭城、東海、薛郡3個郡分封給同父少弟劉交為楚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市)。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楚王戊反,三月誅。改立少子劉禮為楚文王,僅領彭城郡部分地區,只相當於小郡的領地。
地節元年(前69年),楚王劉延壽因謀反被誅,國除為彭城郡。
3、宣帝的第三個兒子劉囂於甘露二年(前52年)受封為定陶王,2年後也即公元前50年徙封為楚王,建都彭城。公元9年,王莽廢除楚王國。
西漢末政權
更始元年(公元23年),秦豐起兵占黎丘(今襄陽鹿門山以南),自稱楚黎王,擁兵萬人先後占據了宜城、臨沮、中廬(臨沮、中廬在今南漳縣境),襄陽、鄧縣、新野等12縣。建武五年(公元29年),秦豐被光武帝大將朱右擊敗。國滅。
東漢政權
東漢建武十七年(41年),劉秀封其子劉英為楚王,改彭城郡為楚國。永平十四年(71年),因罪國除為彭城郡。
楚國都在彭城,即今江蘇徐州市)
三國魏政權
226年,魏明帝即位,曹操兒子曹彪封白馬王。232年以淮南郡進封曹彪為楚王,251年,犯了與王凌通謀的罪,被司馬懿賜死,國廢。楚國國都壽春(今安徽壽縣壽春鎮)。
隋末政權
1、隋大業十一年十二月(615),亳州城父人朱粲聚眾起事,號“可達寒”,自稱“樓羅王”。率眾10餘萬人渡淮,轉戰湖北竟陵、沔陽。大業十四年十一月(618),在冠縣(河南鄧縣)自稱楚帝,年號為“昌達”。據有今河南西南部,湖北西北部一帶。619年,降唐,封為楚王,後又依附王世充。621年,被李世民所擒,斬於洛陽。楚亡。
2、林士弘(?-622),隋末南方農民起義領袖,江西鄱陽人。大業十二年(616),隨同鄉操師乞率眾起事,任為大將軍,攻占豫章郡城(今江西南昌)。操師乞戰死,他繼領其眾,敗隋軍於鄱陽湖,殺隋將劉子翊,眾至十餘萬,遂占據虔州(今江西贛州),起初稱“南越王”,後稱帝,國號“楚”,定都豫章,年號太平。一度據有北起九江南達番禺(今廣州)的廣大地區。武德五年(622),戰敗投降,後又退守安成(今江西安福東南)山洞。不久病死。
五代十國之一
楚自896年馬殷任命節度使到951年楚國滅亡,共存世56年,楚國創始人馬殷,許州鄢陵(今河南鄢陵)人。楚全盛時,轄域包括潭、衡、永、道、郴、邵、岳、朗、澧、辰、漵、連、昭、宜、全、桂、梧、賀、蒙、富、嚴、柳、象、容共24州,下設武安、武平、靜江等5個節鎮,即今湖南全境和廣西大部、貴州東部和廣東北部。
907年,五代的後梁封他為楚王,都於潭州(長沙市)。927年,後唐又封其為楚國王。馬殷死,諸子爭立,政局混亂,951年被南唐攻滅。但南唐滅楚不久,楚將劉言又起兵擊敗了南唐軍,繼續據有湖南。以後劉言被其部下殺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權又先後統治湖南。963年為北宋所滅。
南宋政權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 二月,鼎州武陵鐘相領導當地農民軍起義,建號大楚,鐘相稱楚王,立年號天戰(一作“天載”)。起義軍提出“等貴賤,均貧富”口號,嚴厲鎮壓宣揚孔孟之道的儒生以及僧徒、道士。起義發動後,鼎州、澧州、荊南、潭州、峽州、岳州、辰州等地十九縣農民紛起回響。農民軍攻下桃源,進駐澧州。三月,鐘相兵敗被俘,英勇犧牲。農民軍在楊太領導下繼續戰鬥。
紹興五年六月(1135年),楊太農民軍在洞庭湖被岳飛戰敗。黃佐、楊欽等叛變降宋。楊太堅持不屈,英勇犧牲。楚王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