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幣

楚幣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錢幣。春秋時期,楚國行貝幣。戰國時期,出現了金幣、銀幣和銅幣,這三種金屬貨幣在幣形、幣值和幣文等方面,各具一格,自成體系。中國古文獻中對楚幣的著錄最早見於《宋書·符瑞志》,但《志》文中把這種“金狀如印”之物只看作是一種“祥瑞”。宋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對楚國的金幣也作過描述,稱之為“淮南王藥金”。最早著錄楚國蟻鼻錢的是南宋洪遵的《泉志》,謂:“此錢上狹下廣,背平面凸,長七分,下闊三分,上銳處可闊一分,重十二銖,文如刻鏤,不類字,世謂之蟻鼻錢”。

楚幣楚幣

收藏價值

楚幣楚幣
楚國是戰國時期唯一具有金、銀、三種鑄幣的國家,楚銅幣主要有貝形幣、布幣、刀幣和錢牌。楚銅幣為有文銅幣,面文有十多種,著名的如鬼臉錢、蟻鼻錢。楚銅幣多系出土文物,因長期埋於地下,通體銹綠,深入胎骨,異常生動,其市場價格不是很高,少數屬於稀見文字、特殊形制者可賣至上百元乃至數百元。楚銅布幣有大、小兩種形制,大者錢面有“旆錢當釿”四字,錢背有“十貨”二字,形狀受中原布幣影響,長方形、平首、方肩、方足,方足較長而且外撇,出土與傳世均不多,彌足珍貴
楚小布又稱連布、四錢當釿,形制為兩枚平首、方肩、方足的小布相連,一正一倒,形狀罕見,每枚小布面文為“四錢”,背文“當金斤”,合稱“四錢當釿”,小連布出土與傳世數量更少,價格也較高。
楚金幣分有字和無字兩種,無字者包括金餅、金鈑等形制,有字者則按內容劃分,其中金鈑比金餅多,形狀有方形、四角起翹的龜甲形以及眾多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塊狀碎金。有字金鈑上往往鈐有方形或圓形印,目前已辯識文字以郢爰、陳爰較為常見,爰為古楚國重量單位,前一字為地名。金鈑形制有空心與實心之分,面上的文字均為“陳爰”,通常切開使用。

分類

楚幣貝幣
天然貝:1978年在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中晚期墓,出土了4000餘枚海貝。一些楚墓中,還發現了仿海貝的骨貝,如1966年春湖北江陵望山 2號戰國中期墓出土2件,1984年湖北當陽曹家崗 5號春秋晚期墓發現1179枚。這批骨貝凸面的凹槽兩頭各有一穿孔,而且大多數在槽口兩側還刻有並列或錯列的記號,在這些骨貝的平面上,有20%還殘留少許綠色結晶物,應是制幣時的貼附之物。
金幣:主要為金版和金餅。金版數量最多,金餅次之。金版多為零散的碎塊,完整的極少見,大多數鈐有印文,最常見的是“郢爯”,“陳爯”次之,還有“專爯”和“少貞”(小鼎)“爰”和“盧金”等,鈐印文字較少見。除“盧金”的戳印為圓形之外,余均為方形。這些鈐印文字,1字的為地名,即鑄造地;2字的右為地名,左指鑄幣本身,其中 “少貞”2字,當求它解。“郢爯”的“郢”字,是楚之都城。從出土情況看“郢爯”數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廣;從鑄行時間看“郢爯”流通時間最長,它是王室鑄行的金幣,為全國性的錢幣(圖2)。其餘金幣則為地方鑄造的金幣,流通地域較小。 金餅常與“郢爯”、“陳爯”同出,無疑也是楚國金幣之一。但它的數量遠不如金版多,而且大多為碎塊殘片,完整的極少見。形狀大都為扁平的圓餅,形酷似,上部隆起,底部平整,又有實心與空心的兩種。大部分金餅無鈐印文字,少數有“陳爯” 2字,有些背面還刻有“靈”文字,也是標明鑄地的。據湖北江陵望山 1號墓出土包金箔的鉛錫餅,與湖南長沙左家公山出土的陶餅等冥幣來分析,楚國至遲在戰國中期就已鑄行金餅。河南扶溝與陝西鹹陽出土的金餅含金量都在95%以上,有的達到98%。已發現的金餅碎塊多為半圓、扇形、三角形和楔形等,屬稱量金幣,使用時是從圓周向圓心切割的。
楚幣楚幣
銀幣:迄今發現的銀布,系1974年在河南扶溝與楚金幣同出的鏟首銀布,共 18 塊。布首為鏟狀,有長短、方圓、實空之別,布身呈長方形,有長、中、短 3種。這些銀布均未見鈐印文字,長型布與1件中型布的背面刻有“×”符號。18件銀布實測的重量,差別不大,很可能是計個論值的等量貨幣形態。也有人對這種銀布是否為貨幣,是否為楚幣,持有不同的看法。
銅幣:主要為蟻鼻錢和布幣兩種。以蟻鼻錢出土的數量最多,布幣較少。蟻鼻錢是楚國特有的一種銅幣,狀似海貝,絕大多數都有陰文“亝”字,連同穿孔酷似鬼臉,故俗稱“鬼臉錢”。目前在湖北、湖南、河南、安徽、山東、陝西、江蘇和浙江等省都有發現,且除極少數無文字外,絕大部分都有文字。其模鑄的文字主要有:兟 (金)、巭(行)、傿(君)、(匋)、(貝)、三 (疑缺筆)等,均為陰文,其中以字最多,字次之,余均極少見。蟻鼻錢是東周各國金屬貨幣中最輕小的,每枚重量在 5~6克以下,個體的重量差別較大, 最輕的只有 0.1克,一般 0.5克,最重的達5.6克。通過對不同時期的蟻鼻錢個體進行實測表明,它們的大小與重量不盡相同,其變化趨勢大致是由大變小。因此,它從一開始就是論個計值的等量貨幣形態
楚幣銅幣
楚國的銅布幣在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和陝西等省都有發現,數量不多。形狀為長方形的平肩方足鏟,首有較大的圓孔,可分為大、小兩種。大型銅幣的重量為 31~37 克,正面鑄有“錢當”背面鑄“十貨”,皆為陽文。正面鑄文的為當一的大錢,背文的“十貨”指其相當於10個蟻鼻錢 (圖3)。小型銅幣重量大約15克左右,正面鑄有“四錢”背面鑄“當”,也均為陽文,其意為4個小型布錢當一”。這兩種銅布幣是楚國占有淮泗、吳越地區後,由楚的邊境縣邑鑄行的地方性錢幣,流行範圍不廣。

縱觀楚國的錢幣,春秋時期是天然貝與金屬鑄幣並用,戰國時期天然貝已為金屬鑄幣所取代。楚國金幣中的金版、金餅和銅幣中的蟻鼻錢具有楚文化自身的特點,與當時其他國家的幣形不同,而銀布和銅布則是受中原文化的影響而產生的。

幣材

楚幣楚幣
楚國的幣材在種類上多一種白銀,在結構上金和錫的地位突出。這兩個方面使楚國的幣材具有兩個特點:第一,種類多一點,因而更加豐富,色彩更加斑斕,更加耀眼。第二,價值含量高一些。與銀是貴金屬,價值含量高固不待言。在賤金屬幣材錫、銅、銅中,銅的價值高於的價值又高於銅。因此,楚國幣材價值結構高於黃河流域各國。
楚國幣材的這些特點,是由它的自然資源、金屬采煉業技術水平與地理環境、貿易狀況決定的。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楚地有金、銀、銅、錫、鉛礦藏,且采煉技術甚高,故以出產這些金屬著稱。《書·禹貢》:荊、揚二州“劂貢惟金三品”;“九江納錫、大龜”。李斯上秦王書敘述秦國所用國外之材中有“江南金錫”(註:《史記》卷87《李斯傳》。)。幣材反映一國的自然蘊藏和社會生產力水平。

幣形

楚幣楚幣
楚國金屬貨幣形式的特點是:

(一)形狀多

1.鑄造多種金屬貨幣。黃河流域各國使用黃金為幣,但至今未見它們鑄造的金幣。由此推測,它們很可能是使用生金塊或楚國鑄的金幣(秦、齊境內出土楚國金幣,以及上引李斯說秦國使用“江南金錫”,說明了這種可能性)。黃河流域各國只鑄造銅幣,楚國既鑄造銅幣,也鑄造金幣和銀幣。

2.每一種金屬貨幣鑄造形式多樣。楚國的金幣、銀幣、銅幣都有幾種形狀。金幣的形狀有版形與餅形兩大類。銀幣有鏟形、餅形、版形三大類。銅幣有貝形、鎛形、長方形、方形、圓形五大類。這些大類中又有若干式樣。
從現有的實物看,貨幣的種類與形狀之多,以楚為最。

戰國時期,在楚國的金幣、銀幣與銅幣中,使用最多的是金幣和銅幣。在金幣中,大多數是龜版形。在銅幣中,貝形的占絕大多數。版形金幣與貝形銅幣是楚國金屬貨幣中的兩種主要貨幣,它們是楚國貨幣形狀的代表。

楚國主要金幣的形式取象於龜,主要銅幣的形式取象於貝。這不僅有出土的實物及它們演變的軌跡為據,還可以從其名稱上得到佐證。

楚之銅幣,最初形態與貨貝殼一樣,空心,有齒。後演變為實心,無齒。腹部似貝腹,背部似貝背,亦似龜背。“龜貝”之名可能由此而來。從秦在統一六國後關於建立統一貨幣制度的命令中,可以知道戰國末年各國銅貨幣的通稱是:“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註:《史記》卷30《平準書》。)。其中,“錢”指流行秦、周、韓、趙、魏、燕、齊等地的圜形銅幣。“刀”指流行於齊、燕、趙、中山等地的刀形銅幣。“布”指流行於周、鄭、衛、韓、趙、魏、燕、楚等地的鎛(錢、鏟)形銅幣。“龜貝”指流行於楚國的銅幣。古代文獻與出土文物都證明,戰國末年中國境內的銅幣就是這四種。

楚之金幣,初期的並始終占多數的是龜版(龜的腹甲)形的。龜版簡稱版(註:韓愈:《月蝕詩效川子作》:“烏龜怯奸怕寒,縮頸以殼自遮,終令夸娥抉女出,卜師燒錐灼,滿板如星羅。”此處之板即龜腹甲。),版亦作板。故其名稱為黃金,簡稱金;又稱金版,簡稱版(板)。

因為至今尚不能肯定黃河流域各國是否用過銀幣以及金幣是何種形狀,因而無法就金幣、銀幣形式進行比較。至於銅幣,楚國的龜貝取象於貨貝。它是從貨貝演變出來的。貨貝本自然物,產於南海,傳入中國境內先是作為裝飾品。它屬外來交換物品。黃河流域各國鑄造的銅幣,或刀形,或鎛(錢、鏟)形,或圜(紡輪,或玉璧)形。刀、鎛(錢、鏟)、紡輪(或玉璧)均生產物。黃河流域各國銅幣是從生產物蛻變出來的,其形狀取法於本地生產的器具。

世界各國貨幣的起源有兩大類:或是外來的交換物品,或是本地生產的、可用於交換的使用物品。楚國與黃河流域各國的貨幣各屬一類。這是楚國與黃河流域各國貨幣文化的一大區別。

鑑別方法

楚幣楚幣
中國從有貨幣算起,已經有幾千年的時間了。在這漫長的歲月里,錢幣的品種不下有數乾種,其中有珍稀品,也有普通品。人稱“物以稀為貴”。大凡收藏錢幣的人總想得到存世不多的珍貴錢幣,這種心理恰恰被那些古董商所利用,魚目混珠,偽品便出現了。因此,無論是收藏、還是研究錢幣,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去偽存真的問題。

1.作偽的主要方法:

(1)翻砂法。翻砂法是我國古代鑄幣的主要工藝法。隋以前鑄錢多採用錢範鑄造,自唐代開始,則採取母錢翻砂的技術,不管是哪一種鑄造方法,除了某些歷史時期外,總體上說都比較講究鑄幣的工藝質量,錢幣的質地一般都比較緊密細緻,流傳至今,表面自然產生一層色呈深褐色的包漿,讓人感覺火氣盡退,色澤柔和。而偽品的鑄造工藝一般比較馬虎,致使錢質疏鬆,讓人感到火氣很重,錢面砂眼和氣孔雖經打磨,但總不及自然磨損而顯得光滑製造偽錢一般採用母錢翻鑄的方法,極少有用錢範作偽的。古代鑄錢,放入砂箱中的母錢不止一枚,而是整箱,由於是整箱翻砂模,砂模壓力均勻,鑄造出來的錢幣厚薄一致。而作偽者一般僅雕刻一枚母錢,不是整箱翻砂模,因此,同樣是母錢翻鑄,由於母錢的數量和鑄造工藝不一樣,翻鑄出來的錢幣厚薄因變形而不同。

古代鑄錢從砂模中取出的錢幣毛坯往往成樹形,需要加工打磨,由於古錢形制是方孔圓形,所以翻鑄出來的錢幣毛坯被串在同一根方棒上,同時鏇轉打光,錢幣邊上留下的銼痕並不成直線狀,而成弧線形,與錢邊平行,從清代鹹豐錢中的一些大錢還可以隱約地觀察到,即使如此,由於年代的久遠,錢邊的銼痕或者消失了,或者已不很清晰了。相反,作偽者銼毛坯時只知道反覆銼磨,使錢邊光滑就行了,形成錢邊的銼痕雜亂無章,或者呈直線狀,使人有一種全新的印象。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王莽布幣的加工方法與眾不同,它們被加工時儘管也可能數十枚地串在一起,由於形制上並不是圓的,所以銼磨的痕跡或與錢面垂直,或與錢面成一定的斜交,成直線狀。而贗品一般並不注意這些,大多留有合模範線。鑑定錢幣,錢穿即錢幣的方孔也是應注意的地方,這是作偽者往往忽略的地方,古代的錢幣加入商品流通領域之後,人們使用時是用繩索之類的工具將錢幣串在一起的,所以,隨著錢幣流通時間的增加,錢穿經自然磨損已不再像新出爐的錢幣那樣稜角分明了,有的甚至會造成錢穿變形。偽錢卻不同,錢穿方整有棱,留有新銼痕跡。由於作偽者使用真錢翻制砂模時用力不勻,不但使錢幣厚薄不同,而且容易造成錢幣文字的高低也會不同,這種情況在真正的古錢中不多見。

由於用翻砂法作偽會帶來如此多的麻煩,容易被識別,因此,作偽者常常會加上一些銅銹來加以迷惑,這就需要我們具備多方面的鑑定知識,而不單單從翻砂這一點來推敲是否作偽。

(2)改刻法。這種作偽的方法比較重要,就是將一枚普通錢幣經過加工改刻之後,變成一枚珍貴的錢幣。改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是利用流銅進行改刻。古代鑄錢,由於技術上的原因,銅錢表面會留下澆鑄時遺留的銅液結晶,錢幣界稱這種結晶為流銅。流銅的存在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在作偽者眼裡卻成了可以利用的對象。這些流銅往往被刻成星紋或月紋,也有的則被刻成文字,這些被刻成的星月紋或文字一般位置都不正。一種是直接在錢幣表面陰刻文字。出現陰刻文字的錢幣大多是半兩和五株錢兩種。作偽者常常會在錢幣表面刻上一些吉語或意義隱晦的符號數字和文字,也有的在錢幣邊上或肉上刻上一些花紋圖案,這些附加在錢幣上的文字、符號、數字和花紋,由於是後刻上去的,往往與整個錢幣不相協調,給人有一種多餘感。 

一種是對原有錢文進行改刻。這種改刻又可分為兩種:一是對錢幣面文的改刻;一是對錢幣背文的改刻。戰國時期齊國鑄行的“齊大化”三字刀發現較多,算不上什麼珍貴,而“齊返邦張大化”六字刀卻不然,發現較少,於是,作偽者利用六字刀不易得而收藏者又急想得到的心理,將三字刀改刻成六字刀,混水摸魚。乍看起來,這些假的六字刀形制規整,符合先秦齊刀特徵,文字有的也一樣,但若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文字排列擁擠和改刻時留下的刀痕。對錢幣面文改刻,有的採用將文字鏟去,如將太平天國背聖寶小平錢的“天國”兩字鏟掉,使之成為出譜的橫讀“太平”背“聖寶”。又如將康熙通寶之“熈”字鏟去第一筆撇劃成簡體字“熙”形,等等。在改刻的錢幣中,有一種利用舊有光背銅錢磨去面文進行改刻,比如有一枚直讀半兩錢,粗看上去,製作、銹色、包漿等都相當的好,但看文字卻讓人生疑,“半兩”二字與錢面一樣平,這在秦漢半兩錢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細細品味,“半兩”二字系人工琢刻而成,文字筆鋒處留有刀痕。 

據說,改刻錢幣還有一些離奇的方法,例如利用古銅鏡刻成錢幣等。以上這些改刻的方法,都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即作偽者為了使改刻的地方不露痕跡,經常會施以假銹,這種假銹正因為是假的,所以與錢幣自然生成的真銹不一樣,容易剝落,給人一種矯揉造作之感,與整個錢幣極其的不相協調。然而,特別要注意的是一些仿清代雕母的贗品。由於清代距今不遠,雕母大多沒有銹跡,這樣便給了作偽者可趁之機,不再需要像改刻其他錢幣那樣做假銹。如何區別雕母真偽呢?凡是真品雕母都用精銅雕琢而成,色澤溫潤、金黃,刀痕盡化而光滑,文字自然生動,渾成一體,而偽品卻不然,不僅所選擇的銅料不及真品,而且刻工粗糙,又由於是模仿之作,錢面文字總顯得有些呆滯,缺乏精神,尤其是滿文,特別要當心的是那些出自清代錢局雕模工匠之手的雕母仿製品。作偽的雕母中有些是用翻砂鑄成的,則比較容易識破。

(3)嵌補法。嵌補法是錢幣作偽的又一重要方法。傳統所說作偽的挖補法、拼合法、打制拼合法等,可以嵌補法一言以蔽之。

古代錢幣常常會因錯范或移范而形成一些比較特殊的版別,例如合背,這種因鑄造工匠疏忽而形成的版別,一般都要比普通的錢幣為少見,對於收藏者來說,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品種。作偽者利用這點,或者將兩枚錢幣磨得很薄之後粘合在一起,或者各取錢幣的一半粘合在一起,使之成為少見的合背或面文。用這種方法造假的錢幣,無論從文字、還是從銹色等方面觀察,似乎都無懈可擊,但輕輕地扔在檯面上或地上,發出的聲音與真正的合背等錢幣相比較,真所謂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有些厚肉贗品的製作方法也類同於此。 挖補作偽是嵌補法中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這種方法大有偷梁換柱的感覺,即挖出錢文中的一個字或兩個字,然後用其他錢幣上的錢文代替補上,使之成為珍稀錢幣。如北宋“聖宋通寶”小平錢是罕見珍品,作偽者將普通的聖宋元寶錢之“元”字劑去,然後取下與宋錢文字風格接近的其他錢文中的“通”字粘在“元”字的位置上,就成了一枚“聖宋通寶”。再如將“慶元通寶”的“通”字剜去,以“洪武通寶”的“武”字嵌入,就成了“慶武元寶”,變成了一種臆造品。挖補作偽的方法容易留下以下的痕跡:一是,嵌入的文字與其它錢幣文字風格不一致;一是嵌補文字的地方所留下的蛛絲馬跡,或用假銹遮蓋。前者只要熟悉一個時代一種錢幣文字的書法風格,還是比較容易辨識的,後者除了用傳統方法辨別外,還可以用現代科技的探傷儀器進行識別。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