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泰亨
楊泰亨,浙江慈谿人,字履安,又字理庵,號問衢,同治四年進士,官檢討,同治九年,十二年兩次任湖南副考官。——《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P277
楊泰亨(1824一1894),字問衢,號理庵,清慈谿(今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人。同治四年(1865)進士,宮翰林院檢討。生平勤學好問,至老手不釋卷。熟於掌故,收集鄉邦文獻,不遺餘力。光緒《慈谿縣誌•附編》謂其“工詩文,精書法”,著有《飲雪軒詩文集》,編纂光緒《慈谿縣誌》。
(慈谿新聞網 慈谿文化)
楊泰亨(1826—1894),字問衢,號埋庵,清慈谿人(今屬寧波市江北區乍山鄉)。鹹豐八年(1858)舉人,同治四年(1865)進士,官翰林院檢討。生平勤學好問,工詩文,精書法,至老手不釋卷。熟於掌故,搜采鄉邦文獻,不遺餘力。著《飲雪軒詩文集》8卷。
(浙江省中日關係史學會中日地方志比較研究課題組《慈谿修志人物》http://www.fangzhiyanjiu.com/fangzhirenwu/show.asp?id=178)
光緒縣誌,楊泰亨主修,馮可鏞纂,陳繼聰、孫德祖、劉風章、費德宗、葉意深分編。光緒五年(1879)創修,光緒十四年(1888)纂成, 因經費支絀而藏稿待梓。光緒二十三年,楊泰亨次君繩孫約請歸鄉比部劉沚芬,集資奉稿促縣令忠滿刊刻,遂於二十三年秋設局,經劉一桂校補,至二十五年(1899) 刊行,附篇1卷為劉一桂纂。光緒志自創修至刊成費時二十年,今傳本尚多。慈谿市志辦藏有原刻本和台北同文出版社影印本。該志共24冊計56卷附篇1卷,分天文、建置、輿地、經政、職官、選舉、仕籍、名宦傳、列傳、烈女傳、流寓方外傳、舊跡、藝文、金石物產、前事風俗、叢談17門。其人物搜羅頗廣,體例安排盡力繼承眾志之長,選舉仿《烏程志》,名錄仿《華陽國志》,藝文仿《漢書•藝文志》,金石仿《嘉禾志》錄載原文等,另外又獨取仕籍、叢談列卷,頗有用心。卷前附圖注意實際測量,利於按圖索驥,已似近代地圖規制。全志資料豐富,200年間慈谿史事藉以錄存。楊泰亨,字問衢,號理庵,慈谿人,同治四年進士,官翰林院檢討。工詩文,精書法,著有《飲雪軒詩文集》。馮可鏞,字佐君,號舸月,慈谿人,鹹豐元年舉人,著有《句章徵文錄》《匏繫齋詩稿》《浮碧山房駢文》等。
(浙江省中日關係史學會中日地方志比較研究課題組《慈谿歷代修志略述》http://www.fangzhiyanjiu.com/difangzhi/?id=264)
由翰林楊泰亨創辦的雲華堂歷時半個多世紀,作為民辦的慈善機構,一直靠鄉賢們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得以生存。雲華堂收養棄嬰、孤兒和孤老,還兼辦有200位學生的國小。
楊泰亨先生的故居和故事
出於對家鄉歷史文化的愛好,我的案頭常常放著一些家鄉的縣誌。舊慈谿修志始於南宋寶慶前,到新中國成立前曾經十二度修志,而真正傳世的僅天啟、雍正、光緒三志而已。“光緒志”是三志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全志自光緒五年創修至光緒二十五年刊行,費時竟達二十年。《中國方誌大辭典》稱光緒志是“篇幅浩瀚,人物傳尤為突出。雖繁而不失清晰,為後人所讚譽。”該志由楊泰亨主修、馮可鏞總纂。我想,如此浩大的修志工程,牽頭者到底何等人也?偶然獲悉泰亨先生是楊陳人,加上家鄉一些老人常常說起楊陳的楊翰林,於是就有了去楊陳看看的念頭,想弄清大名鼎鼎的楊翰林是否就是泰亨先生。
頭夜的氣象預報說今天是陰天,所以儘管早上有小雨,以為馬上會停,一早還是與朋友驅車去楊陳了。到楊陳雨已下大,根本沒有止的跡象。問起翰林第,在一家超市避雨的人們七嘴八舌地說,“就是太史第,幾間破屋,有什麼看頭”。有人還哼起了順口溜:“太史第勢道大,後新屋銅鈿多。”其中一位叫陳國強的村幹部,見我們要參觀翰林第,就主動為我們帶路。
翰林第的西邊是一個面積不算小的池塘,雨點打在水面,激起一陣水霧。我忽然想起,不久前隨市歷史文化研究會考察紹興古城時發現,大凡官府豪宅,宅第周圍總會有這樣的池塘,譬如紹興的呂本府第、王陽明府第,這個翰林第概莫能外。翰林第至今還算完整,朝南開著五個門,居中的雙扇大門有“翰林第.江北區文保點”的金屬牌匾。大門前是一溜長條石板,陳國強說:“這叫‘連夜石’,大概是翰林第還不夠隔河豎旗桿的規格,獲悉已經有人參本,朝庭要來欽差查處,就連夜將長條石板蓋上了,門前的小河也就成了今天的陰河。”他繼續介紹:“聽老人們說過,原先正門兩側有一對石鼓,石鼓前面是一條小河,五座小橋對著五個門,過橋是一對威武的石獅子和高高的旗桿”。果然,這格局有點像天安門,應該是當時的朝庭所不能允許的。
參觀完裡面的建築,陳國強建議我們去採訪一位叫楊棣臣的老人,他說老人是楊翰林的後代,什麼都知道。正在理髮、今年八十六歲的楊棣臣老人聽說有人採訪,鬍鬚沒刮就趕回家,其熱情好客讓人感動。老人說,“翰林第由北而南,曾先後有過四進房子,先是平房,為太太公楊慶槐從鄞遷入時所建,在長毛造反時燒掉了。毀後舊址南面又建的也是平房,前幾年毀於火災,還剩西邊一間。第三進是太公楊泰亨所建,是七間二弄。第四進也是太公楊泰亨在其第五子楊家驥中光緒十六年恩科進士後所建,並修了門樓和兩側廂房,形成現在看到的二十四間走馬樓的格局”。老人介紹,原先正門門楣懸掛“太史第”金字匾,兩旁石鼓,進門甬道,前廳正中掛有慈禧御賜的“歲歲平安”匾額,左右柱聯分別是大學士張倜初、浙江學政瞿鴻基、浙江督軍盧永祥所書。尤其是“壽母堂”,樓上有大量的文房四寶和梅調鼎等名家字畫、楹聯,樓下有曾國藩手書石刻碑文、檐前宮燈流蘇,一派江南世家氣派。據史志記載,楊泰亨為同治四年(1865)進士,翰林院檢討,其父楊慶槐,以泰亨貴封奉直大夫(從五品)。楊泰亨五子楊家驥進士出身,官至翰林院編修,泰亨以子貴累封至通奉大夫(從二品)。
說起往事,老人開始滔滔不絕,他告訴我們,府第前的道地,曾有過四對旗桿夾,分別屬同治四年乙丑科進士楊泰亨、光緒十六年庚寅科進士楊家驥、同治十二年舉人楊家騋、光緒十五年舉人楊家騊等父子四人。父親的旗桿是方的,兒子們都是圓木的,大約有二十來米高,旗桿在抗日戰爭爆發時抬到偏屋收藏,在公社化時搬出去派用場了。道地上高大的照壁、旗桿夾、石馬、石獅以及家中的匾額、古籍大多毀於文革中的掃四舊運動。老人說:“除了‘太史第’宅院,楊家還陸續建有楊氏宗祠(善慶堂)、壽母樓、墳莊、旃檀庵等建築。自太太公道光初年遷赭北定居,楊家在同治、光緒兩度崛起,兩代進士、父子翰林曾在四鄉八都傳為佳話。”據有關史料和實物佐證,楊泰亨曾兩主湖南鄉試,光緒元年(1875)楊慶槐去世,楊泰亨請左宗棠為其父寫了墓志銘,可見名第之顯赫。楊棣臣老人最後說,“我的爺爺家騵是太公的第三子,曾任江蘇溧陽、常熟兩任知縣,在赴任兩湖道台途中病殞,因為拔貢出身,所以沒有旗桿,與其兄弟們相比要遜色好多。”聽完介紹,我再次走進翰林第,站在大門口南望,想像著當時道地上旗幟飄揚、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熱鬧景象。
根據史料和當地流傳的故事,楊泰亨因故致仕後,不僅講學月湖書院和餘姚龍山書院,主持編修慈谿縣誌,還熱心於公益事業,創辦了“榮華堂”和“楊村公學”,是為家鄉父老鄉親做過一些好事的。雲華堂歷時半個多世紀,收養了無數的棄嬰、孤兒和孤老,至今人們還記著泰亨先生和秦潤卿、秦子敬、董恆祥、陳章夫、葉志康等眾多鄉賢的恩德。楊村公學一直辦到1914年,早期共產黨人、烈士應修人就是從這所學校走向社會、走向革命的。
楊陳之行不僅驗證了楊翰林即是光緒《慈谿縣誌》提調楊泰亨,還參觀了泰亨先生的故居,聽說了他的一些故事。故居、故事都是過去式,從所見所聞中還原泰亨先生是不可能的,但憑著它們,泰亨先生的形象在我心中豐滿了許多。鄉親們現在雖然以“幾間破屋”來描述翰林第,但我還是贊同適當的修繕方式,儘量真實地保留過去的建築。因為不加修繕僅掛牌匾的所謂保護,只會加速古建築的消失;而大規模的修繕,新得讓人無法將歷史人物代入其中,也會失去保護的意義。
(河姆渡原創文學網 作者: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