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泗社區

楊泗社區

即在楊泗立廟祀奉,以紀念華佗一生為民治病,消除疫情之功德。 乾隆皇帝下江南(公元1500年前後),途經楊泗古鎮,親臨華佗庵拜謁。 清末(公元1911年),楊泗一帶流行瘟疫,民眾生命朝不保夕。

介紹

楊泗位於水陽鎮西部並與蕪湖和馬鞍山相交。總面積達23平方公里,總人口約65萬人(2004年)。以漢族為主。
地處皖南山區余脈與長江中下游沖積平原結合部。南部山丘起伏,北部江湖漣漪,是聞名江南的“魚米之鄉”、“河蟹之鄉”、“水運之鄉”。
楊泗鄉:長溝村、中興村、江庵村、後村村、惠民村乾興村、楊泗村、袁村村
郵編:242044。

楊泗廟會楊泗廟會
歷史

楊泗社區,古稱皇宿鎮,其歷史文化悠久,“相傳前明太祖微行宿此,故名有碑”(據光緒十四年(1888年)《宣城縣誌》載)。歷史古蹟——華佗庵,始建於三國時期(約公元275年)。系東吳屬地,傳說當地老壩頭是當年吳魏交戰的“戰陣灘”,也是東吳大都督周瑜的“點將場”。吳蜀聯盟打敗曹魏後,周瑜曾在此屯營紮寨,操練人馬,演習水戰。一次,吳將周泰、丁奉率軍北上與曹操魏軍水戰中,大將周泰中箭傷臂,經華佗療治痊癒。吳、魏兩軍水戰後,吳軍兵士普遍發生疫情,華佗以中草藥治療“胃實症”(即今急性腸胃炎),很快平息了疫情。不久,吳將周泰、丁奉得知華佗在北方被曹操殺害,感嘆不已。即在楊泗立廟祀奉,以紀念華佗一生為民治病,消除疫情之功德。
乾隆皇帝下江南(公元1500年前後),途經楊泗古鎮,親臨華佗庵拜謁。為追念這位曠古醫聖曾在此留宿,並為華佗庵撰書聯文。上下聯為:“未曾提斧被砍頭,曹操勢威拿刺客;實在用刀刮臂,關羽設宴饗先生。”此謂古皇宿鎮之由來。
清末(公元1911年),楊泗一帶流行瘟疫,民眾生命朝不保夕。其時疫區患者四處求醫,均不見效。傳說有一天,一位白髮長髯老翁,衣藍衫,穿草鞋,背葫蘆,挨門逐戶施醫送藥,老少病患者服用丹藥後立即痊癒。村舍民眾奔走相告,皆雲華佗神醫降世,普救黎民蒼生。百姓感戴神恩,復建廟宇奉祀。昔時廟貌宏偉,香火鼎盛,鐘鼓日夜喧鳴,香客絡繹不絕。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祖國各地呈現一派繁榮昌盛景象。改革開放百業振興,各行各業生機勃勃,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入世”、“接軌”與世界同行,復興中華三個文明。“倉庫實,知禮儀,國家治,重文明”,各地庵、觀、寺、院,相繼修復興建。千百年歷史古蹟,今天光輝異彩。值此之際,當地人民民眾和社會賢達人士,紛紛倡議重建古庵,悠思千古,緬懷先賢。廟會原由每年兩期(農曆三月初六和九月初六日)現改為每年一期(農曆三月二十四)。廟會期間,蘇、浙、皖各地民眾成群結隊而來,一為朝拜神醫祈福消災,二為交流物資發展商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